原子技巧:小練習帶來大改變,早知道會更好的10種職場組合技
艾黛拉.蘭德瑞Adaira Landry, MD、瑞莎.盧伊斯Resa E. Lewiss , MD
職場的每步路,都是由小小的「原子技巧」累積起來
作對小事、避開小錯,持續練習就能累積大成果
—10種原子技巧,幫助你高效工作、照顧身心—
★ 作者保證 : 只要你在星期五買這本書,到了星期一你的工作表現將會有所提升。
★《心理安全感》作者強推:這是一本極具實用性的書,提供好多好多簡單的做法,可以幫助每個人提高工作效率。
你在專業領域拼搏、努力把工作做好,卻總是卡關,不是成績差一點,就是與晉升擦身而過?忍不住會懷疑——自己是出發點不如人、不會聞辦公室空氣,還是與職場規則格格不入?怎麼做會更好?
這樣的職場困境,艾黛拉與瑞莎這兩位出身底層的女醫師都經歷過,也曾如醫師找病因般診斷、攻克難題。她們在醫界這個嚴苛的環境中跌跌撞撞,摸索也領悟一套獨門的「原子技巧」架構,就是:職場中,無論想完成一個終極目標、實現一一個大成就,靠埋頭努力、盲目衝刺是達不到的,關鍵是做對許多的小事、避開許多小錯的成果。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就是「原子技巧」,練習「原子技巧」組合技,你的職涯將能加速闖關。
★「原子技巧」是什麼?
每個重要目標、複雜任務、健康習慣,甚至成功者的核心性格特質,都可以被拆解成簡單、具體、可衡量的「原子技巧」,能消化吸收、組合運用的工作者最聰明、最高效。
★工作已經忙不完,為什麼要學「原子技巧」?
少了「原子技巧」這套職場組合技,職涯更容易摔跤。練習原子技巧,你可以按需取用——需要協助時有人幫、有衝突時能停火、甚至被罷凌時有保障——才有走得快、走得穩、走得久的職涯。
★「原子技巧」具體有哪些?
艾黛拉與瑞莎總結出應對職場挑戰必備,但是沒人教過你的10種原子技巧,從照顧自身的身心、完成工作任務開始,到對外與人溝通合作、儲備人脈,再到職位晉升甚至成功……讀者能夠按部就班練習及應用。
★「原子技巧」怎麼應用?
你在面對龐大的任務、艱鉅的計畫、嚴重的問題、遠大的目標時,能暫停一下,思考這個情況,並拆解成小部份:把可以應用得上的原子技巧調出來,並採取行動。
★比方說,當我想要更多人脈,需要練習哪些原子技巧?
需要練習的有:?了解人脈的必要性與需給你的幫助;?不要來者不拒;?克服人際交往的不安感(針對內向者);?建立有意義且長久的人際關係;?善用現有的人脈來擴大社交圈;?向他人展現自己的專業能力;?避免社交失禮行為;?分享自己的人脈以幫助他人(精彩內容及案例參見第8章)
艾黛拉與瑞莎已將這套「原子技巧」傳遞給同行、學生與職涯各個階段、和過去的她們一樣迷茫無助的工作者,她們寫道:「這是我們在自己剛進職場就希望擁有的書。」學習和整合原子技巧,能將有助於你應對職涯的任何挑戰,達成渴求的任何目標。
◎本書特色
1. 沒有一本書這麼完整!解決所有職涯實務問題的大補帖
一本書,提供職場所需的具體技能藍圖——原子技巧總結了職涯的各個層面、各種難題,包羅個人成長到團隊合作。各技能相輔相成,綜合運用,能讓艱鉅的任務和宏大的目標都更切實可行。《心理安全感》作者推薦:「很少有書能提供如此實用且易執行的建議。」
2.學校沒教、早知道會更好的職場組合技!
作者說:「這是我們剛進職場就希望有人告訴我的事,這本書能成為你職涯的好隊友。」《原子技巧》讓職場對你來說更輕鬆、更透明、更直接,不再需要自己摸索、踩坑才學會。
3. 一本從基層向上、走的快又走得久的職場指南
不是富二代、沒人領路、沒資源的職場工作者,在處理繁多工作的同時,需要能整合所有職業成長相關資訊與技能的指南,作為隨時的幫助——《原子技巧》正是為你而寫。
◎專業推薦
艾美‧艾德蒙森(Amy Edmondson,《心理安全感》作者)
艾美.嘉露(Amy Gallo,《不內傷、不糾結,面對8種棘手同事》作者)
游舒帆(商業思維學院院長)
單小懿(商周CEO學院副院長)
黃麗燕(瑪格麗特)(WAVE中小企業CEO品牌/領導學創辦人)
《原子技巧》是一本極具實用性的書,提供好多好多簡單的做法,可以幫助任何人提高工作效率。這是一本操作指南,涵蓋了口頭溝通、有說服力的寫作、建立關係、簡化工作流程、甚至自我照顧等領域,很少有書能提供如此實用且易執行的建議。
——艾美‧艾德蒙森(Amy Edmondson,《心理安全感》作者)
艾黛拉和瑞莎合作撰寫了這本內容包羅萬象的書,讀起來也十分有趣!她們介紹了駕馭職場所需的關鍵技能,並提供清楚而實用的步驟。在她倆稱職的指導下,讀者必然會感到充滿力量。
——艾美.嘉露(Amy Gallo,《不內傷、不糾結,面對8種棘手同事》作者)
推薦序
引言 | 適合所有人的「原子技巧」
第 1 章 | 好好照顧自己的原子技巧
? 與你信任的人培養良好關係
? 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向他人表達感激之情
? 讓自己睡得好
? 刻意休息
? 管好個人財務
? 把自己打理得乾淨清爽
? 省去無聊或毫無意義的日常事務
? 用行事曆做好計畫
? 限制會議時間
第 2 章 | 管理任務清單的原子技巧
? 了解主管想要你做什麼、不做什麼
? 確定任務的優先順序
? 評估完成任務需要哪些資源
? 為各項任務設定合理的時間表
? 視情況調整截止日期並盡早通知夥伴
? 移除待辦事項中的任務
? 為會議設定明確議程
第 3 章 | 好好溝通的原子技巧
? 掌握個人的肢體語言,並解讀他人的肢體訊息
? 辨識語言隔閡和溝通障礙
? 直接講重點,切忌拐彎抹角
? 善用說故事的魔力
? 少說、多聽、分享發言機會
? 善用非同步傳訊方式
? 寫出讓人想閱讀的電子郵件
? 善用電子郵件功能:副本、密件副本和全部回覆
? 傳達負面情緒時格外小心謹慎
? 不要在非工作時間發送電子郵件
第 4 章 | 培養和守護名聲的原子技巧
? 重視截止日期並與團隊溝通
? 不要成天抱怨
? 分享個人的失敗、展現人性化的一面
? 明白說謊的負面影響
? 了解他人對你的投入的印象和評價
? 培養個人在團隊裡的口碑/聲譽
? 注意避免八卦
? 別自我膨脹
? 聲譽受損時採取彌補行動
? 誠懇道歉,解釋自身錯誤
第 5 章 | 成為專業領域專家的原子技巧
? 思考個人想要發展的專長
? 運用不同的媒介資源來學習特定主題
? 與你的社交圈交換想法和意見
? 設定明確具體的目標並努力實現
? 與他人合作,提升個人技能並建立名聲
? 盡可能多加練習新技能
? 積極參與社群媒體
? 評估與專業領域相關的領導職位
? 申請個人專業領域的獎項和榮譽
? 學習成長和提升個人專業知識
第 6 章 | 掌握職場文化的原子技巧
? 自我介紹,並以姓名稱呼對方
? 了解他人的溝通方式
? 了解公司的組織架構/掌握公司的匯報層級
? 詳讀雇傭合約、員工指南、手冊以及人力資源政策
? 了解自我監督的重要性
? 察覺自己的社會優勢
? 捍衛個人和團隊的權益
? 在職場環境中謹慎社交
? 觀察不當行為的處理方式
第 7 章 | 當好隊友的原子技巧
? 向團隊成員表達關心
? 讚揚團隊的付出和成果
? 建立及加強心理安全感
? 與合作者溝通是否需要暫時退出
? 避免在別人的非工作時間安排會議
? 身體不適時請病假
? 提供友善、具體可行的回饋意見
? 針對特定問題尋求建議
? 為工作場所帶來正能量
第 8 章 | 擴展人脈的原子技巧
? 了解自己的人脈擴展需求
? 明辨對話和承諾的區別
? 克服人際交往的不安感(針對內向者)
? 建立有意義且長久的人際關係
? 善用現有的人脈來擴大社交圈
? 向他人展現自己的專業能力
? 避免社交失禮行為
? 分享自己的人脈以幫助他人
第 9 章 | 處理衝突的原子技巧
? 學習識別衝突
? 認清自己在衝突中的責任
? 為同事建立心理安全感
? 接受並反省回饋意見,繼續向前邁進
? 學習應對難相處的人
? 刻意訓練自己應對困難的對話
? 兼顧實力和自信心
? 保留文件證據
? 認清人力資源部門的服務對象
? 舉報或忽視不當行為
第 10 章 | 積極尋找新機遇的原子技巧
? 學習如何轉化自身技能
? 列出潛在的專業發展機會
? 學習自信地介紹自己
? 爭取極具挑戰性的機會
? 草擬自己的推薦信
? 接受機會之前先冷靜思考
? 承擔新機會時要關心團隊的後續運作
結語
致謝
註解
延伸資源
黃麗燕(瑪格麗特)
WAVE中小企業CEO品牌/領導學創辦人
我常常在想人的身體是一,其他都是零;不管是金錢,豪宅,美酒,旅遊,友誼,愛情……沒有一,再多的零都是零。但我們從出生到長大成人,卻沒有一本「人體使用手冊」,讓我們知道我們可以怎麼樣讓身體保持在最佳狀態,並因此能夠去追求最多的人生美好體驗。
看到這本書的內容,自己簡直驚呆了,雖然號稱是職場的工具組合包,可以提升工作效率,但我左看右看卻不止於此,根本就是「職場,生活的校準手冊」。
這本書是資訊,也是工具,更是最佳職場,生活調校器;在職場我們很容易因為一句小小的失言,不經意的應對,失了準頭,甚至因此讓機會一去不回頭。而這本書可以讓你透過對情境的了解,協助你調整觀看的角度,用些小技巧,讓你正確面對發生的情境,而不致造成困擾,變成個人的困境或絕境。小小的校準,卻讓你的人生有大大的飛躍。
自己一直在回憶,如果剛進入社會時,有這本書做指引,很多苦不必白吃,很多地雷也不用到處踩,炸的自己渾身傷痕累累。
但就算你是個人工作者,這本書也是幫助很大,與人溝通,照顧自己,建立好自己的名聲,成為專業領域專家,更是建立個人品牌重要基礎元素。
也只有出生底層的這兩個醫學博士,同時也是教育家,才能將職場和人生修煉場做得這麼詳盡的拆解,同時提出因應的技巧建議,並讓你事先看到可能會發生的困惑,以及可能有的為難與自我懷疑。在一個一個的技巧中,我看到了他們對人的「愛」與「慈悲」。
再好的習慣也需要對的技巧,不斷地練習,才能成為真正有益的習慣,感謝這兩位醫學博士的大愛,可以讓更多的人在面對問題與困惑時,有個安心,容易上手的工具書及顧問團隊,讓人不用在工作或生活中被卡住,並因此發揮原有的天賦,不斷快樂的成長著。
-----------------
推薦序_用原子技巧驅動改變
游舒帆
商業思維學院院長
這本書開頭的一句話,深深打動了我。
作者提到,許多書籍的觀念都很棒,卻因為沒考量到讀者的個別狀況,導致好觀念難以被實踐,而讀者也無法從中真正獲益。
這段話讓我回想起十多年前,我在一家大企業上班,在教室裡聽著台上的前輩授課,課程中的案例很有趣,前輩的口才之好,辯才無礙,外加妙語如珠也讓現場笑開懷。但我心裡始終有個念頭「前輩你真的很棒,但我學不會。」
前輩的性格是天生的,口才則學生時期參與演辯社練出來的,加上出社會後擔任業務,所以他的應變能力與口才是他數十年人生經驗的累積。所以當他提到面對客戶問題時需要隨機應變時,他腦袋中可能有無數個應對版本,而我,則是腦中一片空白。
我知道需要應變,但卻不知道如何應變。
幾年之後,我有幸被選為企業內訓講師,那時我就在內心告訴自己,我一定要把課程講到連專業基礎或先天條件不好的人都聽得懂。這樣的意念,跟隨我到現在,我所寫的每一篇文章、每一本書、每一堂課程,我都會盡可能將內容拆解清楚,輔生活化的案例,並提供有助於開始執行的模板,如果模板的使用難度還是太高,我會試著將步驟再次拆解,盡可能讓多數人都能理解。
我希望每個讀者或學生,都能透過我的內容而開始行動,讓改變在自己身上發生。
《原子技巧》一書的所提到的觀念與我一直使用的方法不謀而合。作者巧妙地運用了幾個關鍵技巧來協助讀者改變行為並建立習慣。
技巧一:拆解與盤點
從職場與生活的十個面向切入,並進一步針對各個面向盤點出 7-10 項不等的「技巧清單」,數十個技巧清單大致涵蓋了生活中常見的 90% 的問題情境。很多人看不見問題,或者面對問題時不知如何下手,往往不是因為問題太難,而是因為問題太大,太雜,導致我們不知從何下手,也不知可以做些什麼。
當問題被拆解了,變小變單純了,處理起來自然簡單許多,而當技巧被盤點清楚了,面對不同問題該運用什麼技巧自然也相對明確了。
技巧二:提高動機
在每個技巧清單中,作者透過「我們為何需要掌握這項技巧」的提問,來讓讀者們意識到這件事的重要性,並讓我們知道做好這件事能帶來什麼樣的幫助,藉此強化動機。
改變無法光靠紀律或意志力來支撐,驅動改變真正有效的方法是意願與動機,前者被迫,後者主動,哪個更容易達成應該是不言而喻。
除此之外,作者還另外提供了常見的失敗原因,一來是提醒讀者不要犯這些錯,二來則是一種體貼的表現,讓我們知道,其實有很多人都跟我們遭遇一樣的問題。當動機被點燃,心防被一層層卸下,我們已經為改變做好準備了。
技巧三:提供具體技巧與關鍵行動
動機有了,那我們要如何開始呢?每個技巧清單的最後都提供了關鍵行動,比如「與你信任的人培養良好關係」這項,關鍵行動就是「找出你信任的人」、「持續擴展你的人脈圈」、「設定切合實際的期望」…等七個關鍵行動。
十個面向,數十個技巧清單,數百個關鍵行動,這是兩位作者數十年經歷所淬鍊而來的人生智慧。
建議讀者們可以細細閱讀,看看自己哪些有做,哪些沒做,哪些地方卡關了,在書中找找,或許能找到你需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