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好陷阱:心理師的情緒解方-有些人無論如何都不會滿意,那就別再嘗試討好他們
艾瑪.里德.特雷爾Emma Reed Turrell
停止討好行為,就算稍微不討人喜歡
你還是能照常過生活,甚至過得更好
★各界感動讚譽:「如果能早點知道這個道理就好了。」
★授權巴西、中國、德國、荷蘭、義大利、波蘭、羅馬尼亞、俄羅斯、台灣等9國版權
★英國亞馬遜生活風格、放鬆治療、青少年教養類暢銷書
你是否因為
→拒絕別人的請求會有罪惡感?
→讓別人失望的時候會感到不自在?
→極力避免發生爭執的場面?
→對他人的意見很不耐煩,索性全部拒絕假裝不在意?
或許你發現自己不論怎麼做都徒勞無功…
那麼,你也落入了討好的陷阱中。
本書告訴你該怎麼做才能繞開討好陷阱!
作者艾瑪身為心理師,分享多年臨床實務和無數次治療服務, 帶你看穿討好的真相:討好不是體貼周到,討好只是一種策略!一種掌控別人反應的策略,一種避免被討厭的策略。然而,當討好成為情緒的困擾、壓力的根源時,便落入了討好的陷阱中卻不自知。
她歸納出四種討好側寫:
A. 典型討好者:能夠把事情辦好,對圓滿達成這些任務感到自豪,從他人的肯定來獲得滿足。
B. 影子型討好者:認為有些人的重要性更高,受他人的地位與成功吸引,是狂熱的追星粉絲。
C. 安撫型討好者:以不激怒對方為原則,會安撫、平息他人的強烈情緒,以免引發不愉快的感覺。
D. 抵抗型討好者:刻意偽裝自己假裝不在乎,以反對、否認、拒絕來保護自己其實太在意的情緒。
停止討好他人,允許討好自己,你可以找到情緒最佳解方:
不再討好父母 》》》 我們可以走出一條新路,擔任自己小時候所需要的那種家長。我們希望家長對我們說什麼,那正是我們必須對自己說的話。傷心是自然的治癒過程,能幫助我們逐漸接受世界的混亂,以及人生的高低起伏。
不再討好伴侶》》》如要追求真正的平等,那我們既可以表達自主,也要能展現脆弱。外頭還有很多宜人的池塘,如果強迫自己忍受滾燙的熱水,你就永遠無法轉換到更適宜的環境,讓自己感到自在、成功。
不再討好朋友 》》》朋友不必一輩子綁在一起,彈性也是友誼的美妙之處,我們隨時可以主動畫下句點,這樣才能騰出空間,讓合適的人走進我們的人生。有時候,我們得拒絕別人對我們的要求,承擔令對方失望的風險。不用擔心別人會怎麼想,因為他們幾乎不會想到你。
不再討好老闆、同事 》》》只要讓別人知道你也有利齒,你就會發現其實不常需要用到它們。你不一定要採取行動,因為你的界線已經很明確,別人自然會予以尊重。
你需要討好自己》》》我們本來就應該不斷成長、改變,傳統不該把我們禁錮在過去,而是應該與我們一同與時俱進。為今天的自己創造新的傳統,依自己的需求調整傳統。
閱讀這些案例故事,都能引起你的共鳴,並汲取對自己有所助益的建議。每個章節提供反思問題、見解與技巧,幫助你深入瞭解自己,認清討好的陷阱,為人生指引一條更好的路。
本書教你如何向願意珍惜你的人付出關心,而這,就從你自己開始。
◎本書特色
1. 實際案例提問、反思
依臨床實務經驗,從案例中提問、討論,讀者可能在各種側寫中認出自己,進而反思,從案主治療的經驗中學習如何停止討好別人,轉而討好自己。
2. 具同理心且實用的建議
提出的討論與建議深具同理心且有實質幫助,沒有高高在上的價值判斷,不責怪每個人不同的選擇,讓人可以安心閱讀。
3. 智慧金句俯拾即是
探究討好者心理真相一針見血,只要一個轉念情況便會有所不同,有同樣情況困擾的人很能引起共鳴,找出打動內心的一句話。
◎好評推薦
阿滴|YouTube 頻道創作者
周慕姿心理師|心曦心理諮商所
陳之華|作家
雪兒Cher|作家
蘇俊濠諮商心理師|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初色心理治療所副所長、心理師想跟你說共同創辦人
◎各界讚譽
倘若二十多歲看到這本書,我大概會視為救命恩人,不必轉身遠行也可以找回自己,書中許多的案例,告訴你依循感受,才能掙脫討好他人,傾聽自己的感受才是討好自己的關鍵。──雪兒Cher(作家)
這本書裡很有意思的談論了許多人際相處裡的主題與關係,剖析了人們對於與不同關係互動時,可能擔憂恐懼的結果與反應。若能理解書裡的解方與分析,必能在自我與周遭的人際與環境中,取得更完善的平衡點和愉悅的生活。──陳之華(作家)
透過本書引導,可以重新看見、理解成長路上累積的某些傷口,並一步步試著採取行動、做出改變。期待有一天,我們都不必戴上討好的面具,而能用自己真正的模樣來與他人相會。──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本書說明不同討好者該如何停止討好、適應被討厭、引導療癒的練習──但願它能討好你,去學會理所當然的討好及愛惜自己,這是心理治療工作者由衷期盼的利益!──蘇俊濠(諮商心理師)
這本書的每一頁都隱含真相炸彈,每一句話都是智慧金句。如果你是一個總想討好別人的人,那麼本書將改變你的生活。我唯一只婉惜一點,那就是這本書沒有早日問世,否則它就可以免去我──和每一個人──很多的麻煩。──伊莉莎白.德依( Elizabeth Day,《慶祝失敗》作者)
這是一本很有幫助且令人放心的書,讓你發現你的拒絕比接受更要有價值,過程中你將發現你更喜歡你自己,而別人同樣更喜歡你。──茱莉亞.山繆(Julia Samuel,心理治療師、作家)
即便你不認為自己是一個討好者,但事實就是你全部的生命都是在討好別人。請為家庭的真相和生活改變的建議做好準備。──柯夢波丹雜誌(Cosmopolitan)
實際、不做價值判斷,且是真正有幫助的:讓你挺起脊椎的單程票。我花了十年時間去學著討好別人,然後再停止這麼做。感謝艾瑪.里德.特雷爾,讓你不需要等這麼久。──珊曼.貝克(Sam Baker,作家、雜誌編輯)
身為一個總是落入討好陷阱的人,我絕對喜愛這本書,不只訊息量豐富,也很適合做為休閒讀物。──艾瑪.甘儂(Emma Gannon,英國暢銷商業書作家)
|推薦序|
依循感受,不用轉身也可以掙脫討好魔咒──謝雪文(雪兒 Cher)
在討好與反抗中間,存在著一個平衡點──蘇益賢
用心感受,才能無懼地掙脫「陷阱」──陳之華
沒甚麼理所當然──但討回自我的好,理所當然!──蘇俊濠
|前言|
討好的原因/討好的陰暗面/關心重質不重量/討好的眾多面向
第1章 四種討好側寫
早期討好者/埋下討好的種子/長期討好者的養成/依循感受,掙脫討好/重拾自己的感受/依循感受,採取行動/為什麼裹足不前?/碧昂卡的討好側寫/討好者的復元之路/你身為討好者的誕生
第2章 討好家長
「把外套穿上」/過度服從/去蕪存菁,只保留家長觀念中符合現況的部分/理解家長的環境背景/抵抗型討好者的反抗/感受埋藏的情緒/你心中的「孩子」有何感受?/祕密與謊言/保護與接納的回應/神奇的話語/聽取其中的一絲道理/論平衡,如何拿捏分寸?/關於被討厭
第3章 討好朋友
朋友不是家人/共生友誼/我們的人生電影/注意一再上演的劇碼/播放預告片/結束友誼/友誼中的嫉妒/嫉妒的討好者/永遠最好的朋友
第4章 討好伴侶
吐露真相,卸下重擔/異性相吸/當異性開始相斥/雙贏局面/放下僵持不下的繩子/一個故事,兩種說法/全然接受,而後回歸理性/揪出自我破壞者/不執著在「良好」的關係/草叢中的騷動/保護自己
第5章 職場中的討好
職場不是學校/當個職場成年人/溫水煮青蛙/測量鍋中水溫/百分之五十的責任/討好的對價關係/區別過去與現在/你沒有幫助任何人/苦撐錯誤的關係/強化負面行為/消極的討好/發現自己的消極行為
第6章 為人家長的討好
未能討好其他家長/家長的薄臉皮/創傷與討好者/重新踏上復元之路/討好子女/當家長分居時/說到做到的原則/後見之明、自知之明與先見之明/漠不關心的傷害/因為關心,所以拒絕/符合現狀的教養/面對青春期子女,你害怕什麼?/悲傷與討好者/教會自己面對失去
第7章 特殊時刻的討好
精心規畫的佳節/記取節慶疲憊的教訓/訂製聖誕節/聖誕節的陰謀/罪惡感與討好者/收拾行李,踏上愧疚之旅/人生中最快樂的一天/討好貴賓/兩家規範的碰撞/合適的積極選擇/預防討好的前置作業
第8章 網路上的討好
討好者在網路中遭遇的問題/社群媒體動機/幻想與現實/取消追蹤之前/投射自己的缺憾/感到挫折的動態/戒除網路有用嗎?/無聊與焦慮掩護了深層的感受/潛藏的需求是什麼?
第9章 女性的討好
溫柔友善的制約/女性的維京之道/把自己置於優先地位/遵從女性教養/別怕惹麻煩/認清自己的想法/看清暴力關係/憤怒是改變的動力/憤努是益友/女性謬誤
第10章 討好與男子氣概
把一切藏在心中/害怕失敗/關於身為男性/羞愧與隱瞞/羞愧感與討好者/感受的許可/完美紳士/當心廣告不實/你如何宣傳自己?/自以為的自由/建立親密關係
第11章 被討好的壓力
「被討好」的問題/無條件的接納/壓力與憂鬱/述說故事與排解厭力/不在乎對方是否認同/你可以獲得接納/保留稱讚/收起光明面/稱讚的牢籠/練習討好自己的關係圈
結論:討好你自己
不拋棄感受/健康的警告/真相有時令人難受
致謝
依循感受,不用轉身也可以掙脫討好魔咒
謝雪文(雪兒 Cher) 作家
你是個討好者嗎?必須說,三十歲前,我是典型討好者,索取別人眼光而活的奴才,卻從來沒發現「我根本不需要這麼卑微」。
《討好陷阱》根本就是命中討好者紅心的字典。我幾乎能在四種討好類型中尋找到過往生活的痕跡,例如學生時代討好老師、職場工作討好主管、家人相處討好母親的期待,感情中討好另一半到失去自我。
過度的討好,是壓垮靈魂最後一根稻草。尤其當一再被喜歡的人否定時,你又無法從長期討好者脫身,最後對未來失去目標,對生活失去熱情,就像失去水的魚兒,每一口呼吸都感覺刺痛。逐步進入憂鬱想死的階段,認為生活再也好不起來。
倘若二十多歲看到這本書,我大概會視為救命恩人,不必轉身遠行也可以找回自己,書中許多的案例,告訴你依循感受,才能掙脫討好他人,傾聽自己的感受才是討好自己的關鍵。
給想分手,卻分不了手;想離職,卻離不了職;想離家出走,卻怕回不了家的人。此書會告訴你為何裹足不前,卡在泥沼裡的困惑。正因為沒有人告訴你該如何為自己挺身而出,並察覺憤怒,復元之路或許艱難,但不去了解過去的缺憾,就不會明白現在應該追求什麼。
其中針對討好朋友這個章節,我特別有感觸。裡面文章一段敘述「結束友誼需要勇氣,但如果這段關係已經自然而然走到盡頭,或是出現無法化解的衝突,結束友誼並不代表失敗。就像蛻皮,如果友誼像是不再合身的外殼,你可以蛻去這段關係。」
大人活到一定的年紀,最害怕失去。失去親人、失去愛情、失去友誼,但一定的年紀後你會發現,某些人會自動消失在生命裡,永遠最好的朋友可能是在過去,但絕對不會出現在一輩子裡。
感情、職場都一樣,你必須離開某個地方或結束某段關係,才能真正面對自己。如果你都把重心都放在他人身上,剝離自我的期待,就像走在鋼索上的人,每一步眼神都望向他人,沒有掌聲就無法前進,一旦被責備就宛若世界末日般黑暗降臨。
《討好陷阱》剖析了討好者許多無助都來自擔心別人怎麼想,唯一解脫就是認清自己的想法,而且排除別人對你的情緒勒索或是暴力相向,不要因為希望獲得接納,而失去了原本的初衷,更不要否定自己的存在。反觀你若是被討好者,也別依賴著掌聲而活,允許自己把情緒說出來,不要害怕被質疑或否定。
曾經,我活在網路評論的恐懼中。畢竟身為半公眾人物,醒來就會被酸民所包圍,也為評論區中的負評耿耿於懷。看完此書真的有種找回自己的感動,真實離開稱讚的牢籠,並開始練習討好自己的關係圈,希望《討好陷阱》能幫助你解脫人際關係中難受的情緒,重要的是,開始討好自己吧!
(本文作者著有《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等書)
--------------------------------------------------
在討好與反抗中間,存在著一個平衡點
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打開教育部國語辭典輸入「討好」二字,映入眼簾的釋義是「迎合人意,以博得他人歡心。」頁面上還放著幾個相似詞:巴結、逢迎、奉承⋯⋯不知道這樣的解釋與讀者們的印象是否一致?對多數人而言,討好一詞時常會被貼上負面的標籤。
儘管如此,這種人際互動現象,卻時常出現在你我的生活中。翻開《討好陷阱》一書,你會看見這類現象廣泛存在於親子、伴侶、職場,即便在「虛擬」的人際場域,也就是網際網路上,也十分常見。
在逃出討好這種陷阱並做出改變前,做為導讀,本文想邀請讀者先來認識一下「討好」行為最初的本質──其實,討好是我們小時候必須學會的一種生存技能。
故事回到我們呱呱落地,剛來到人間的那時候。剛出生的嬰兒以「唯我獨尊」的姿態和父母互動,父母耐心地回應嬰兒的所有需求,從吃喝拉撒睡到情感上的撫慰,無一不包。
但這種狀態會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而有所改變。長大的孩子開始能夠透過父母的語言、非語言等線索發現,原來我並不是「獨尊」的。不僅如此,我其實還必須順從爸媽的教養與規則來行動。不然,爸媽可能不會回應我的需求;我很可能會失去這個讓我感到安心的所在。
透過這一來一往的過程,我們變得懂事與聽話,也逐漸內化了這樣的人際歷程。聽從父母指示的同時,我們也逐漸理解怎樣的行為是可以的、怎樣的行為是不好而會遭受懲罰的。從人類發展的角度來說,這種順從與討好,其實是我們必須習得的任務。
然後,在我們來到青春期,稍微意識到自己有些「能耐」的時刻,我們又會想要去挑戰自己過去習慣的討好模式。這也是青春期孩子常被貼上叛逆、愛挑戰父母的原因。
理想上,當一個人走過動盪的青春期,慢慢成為「大人」之後,他應該要能將這一路上所學到的人際互動歷程進行「整合」。作者舉了一個「穿外套」的例子,是個很好理解的隱喻。在我們還是小孩時,天冷時會聽從爸媽指示把外套穿上(這樣的「順從」會獲得父母的鼓勵與增強)。來到青春期時,為了爭取自主權、控制感,我們時常選擇唱反調,即便外面天氣很冷,還是不想用穿外套來「討好」爸媽。
那麼,「整合」是什麼意思呢?它是指,你既不刻意討好,也不故意反抗。你理解到「爸媽的好意與出發點」(關心你、擔心你感冒),也同時考量到「自身需求」(依據自己對身體的了解、客觀評估現在的天氣)。完整參考這些資訊之後,替自己做出最好的決定。並在過程中,同時顧慮到對方以及自己的感受。讀完本書,你會發現,極端的討好與不討好(反抗),都不是最佳解。
理想是這樣,但說實在的,整合並不容易。因為我們在學習「討好」、「反抗」的過程中,很可能受過一些傷。因此,有人長大之後成了「不敢反抗」的討好人,又或者是「總是反抗」的要求者。在閱讀書裡不同案例時,相信讀者能慢慢看見所謂的「舊傷」是如何在「此刻」隱隱作痛,而影響到了一個人成年後的人際關係。
在修復這些傷口前,看見它們的存在,理解它們「其來有自」是很重要的第一步。對於討好議題深感共鳴的讀者,可以透過本書引導,重新看見、理解成長路上累積的某些傷口,並一步步試著採取行動、做出改變。期待有一天,我們都不必戴上討好的面具,而能用自己真正的模樣來與他人相會。
(本文作者為初色心理治療所副所長、心理師想跟你說共同創辦人)
--------------------------------------------------
用心感受,才能無懼地掙脫「陷阱」
陳之華 作家
多年前一場演講會,家長問我有關於「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概念。我當場回覆,若說規、矩為輔助工具,缺少它們,確實難以畫出方、圓。但教養與成長中的規矩養成,在方、圓形塑前,若能讓孩子理解到更多的所謂「規矩」,知道背後因素所為何來,知其所以然,才能打從心裡而為之,並非因為規定而一味遵守與被要求,那「規矩」將更顯其意義,也更能被珍視與認同。
我總以為,做為大人,我們不該為了規定而規定,為了要孩子遵循所謂的行事標準與原則,用嚴厲、恐嚇、嚇阻、威脅、利誘的方式對待,而應以溫和、理性、堅定、誠懇、尊重的態度說明,跟孩子講述為什麼有這些規矩,你們可以共同去理解,如果沒有這項規則,會產生什麼狀況?如果大家沒有遵守規定,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如果大家沒有準時到來,那事情又會如何?如果人家從你面前搶走你專屬物品,你當下會有何反應與感受?
成長中,總會遇到許多不同的外在壓力與要求,如同本書作者所舉的「把外套穿上」為例,再日常不過的實際狀況;很多大人總以自己認為的好,執意要求晚輩、孩子、學生等接受命令,在雙方未充分溝通與理解下,必然會不時引發爭執與衝突,尤其是面對成長中的生命。
沒給對方足夠時間、空間去思考為什麼?或容許對方一個能選擇要或不要,或能依自己感受做決定的機會。
被迫要求與毫無溝通、選擇的接受,瞬間自我感受被隱藏,久而久之,自我認知薄弱便成慣性,隱約中成為某種形式的「討好者」,在逐漸失去自我中,綑綁於難解的各式關係中。許多強勢要求的主導方,多數不會在乎你的所謂感受,也極少樂見任何衝突的發生,因為他們多數未有這樣的成長經驗,或自我檢視的機制。他們以為,反正你以後就會懂、會知道了,或說,事情就是這樣子,我們依循的就是一種傳統、規範,一種一切都是為了你好的好。
養育生命過程中,若輕忽了溝通與諒解,一個未能被足夠理解的童年,其青春期的衝突與反叛,必然可見。但衝突與叛逆不足以懼,因為勇於面對關係裡的任何狀況,不僅是親子間的課題,更是孩子成長後,足以面對不同關係的勇氣與能力。
這本書裡,很有意思的談論了許多人際相處裡的主題與關係,分析了各種不同類型的討好模式,剖析了人們對於與不同關係互動時,可能擔憂恐懼的結果與反應,不論是身為父母、朋友、伴侶、女性、男性等,書裡都有很深刻的著墨,同時也對面對特殊節慶、職場工作、網際網路與面對自己等,眾多現代人容易被迫接受的情感綁架狀況的解說與分析。
很認同作者說的,做自己和討好自己,是一種不為反抗而反抗,不為服從而服從。不討好他人,並非胡作非為,也不等於觸怒對方;也就是討好自己,和討好別人,不一定是對立的。作者也提到,面對建議,必須要有自主判斷的自由,才能挑出具實用價值的建議。過度服從、規矩行事,會讓自己困在服從的階段中。此外,你可以表現悲傷,傷心是很正常的,傷心將會消逝等的概念與認知。
這些看似難度不高,卻讓人們裹足不前,難以真正全然體認到的內心感受與觸及達成的各種良好微妙關係,這本書都有解答,為你提供反思與提示,書裡提及的面向很廣,得由大家閱讀後一一檢視。若能理解書裡的解方與分析,必能在自我與周遭的人際與環境中,取得更完善的平衡點和愉悅的生活。
(本文作者著有《沒有資優班,珍視每個孩子的芬蘭教育》、《預習世代:無懼未來的青春教養故事》等書)
--------------------------------------------------
沒甚麼理所當然──但討回自我的好,理所當然!
蘇俊濠 諮商心理師
我們為何要討好他人呢?討好必然是為了得到某種利益。從最直接的金錢和名望,到渴望在關係裡被看見與認同、避免被他人討厭,乃至使互動維持在特定的樣態、控制反應以防止不悅感的產生等。
以討好行為換取利益,人類在生命之初早已學會。做為觀察者,小孩觀察著身邊的大人正在觀察自己、對自己感興趣;可以說,是由於察覺到自己被觀察的同時,「我」的概念才正式誕生。因此,人類最先學會的是觀察別人的反應,把反應與現象作關聯,繼而調節「我」的行為,以印證他人對此的反應。而別人對我最初的反應,總是與喜不喜歡、高不高興相關,小孩內攝(introject)這些批評態度,由此猜想及檢視對方希望我怎樣做/我怎樣做能夠影響對方──討好,一項生存的必備能力便應運而生。
由此可見,討好既是發展的生存能力(不會討好大人的小孩可能也是生病的),又是焦慮感無所不在的印記。從潛意識的角度思考,討好行為的核心「成為別人喜歡的樣子」,其實是與存在感(being)綁定的。這種原初定義的討好,在不夠健康(如精神官能症)的個體身上尤其明顯。若是不演出他人喜歡的樣子,焦慮感便隨時要沖毀自我的存在感,教自己不能定義自己、自己也否定自己。
在諮商裡,總會看到早期家庭的教養與關係問題,引發人們的存在焦慮而不得不去討好。不慎踩到情緒地雷,媽媽便暴走式發怒;要是沒準時備好晚餐,爸爸便不斷臭罵小孩的品性和能力;一天沒有用力撒嬌和搞笑,父母的臉上便只剩下恆常的憂愁與死寂。無論父母有意或無意,他們的情緒都「理所當然」地讓小孩來處理,又只有處理後,父母的反應才是安全可預測。
「理所當然」是最傷害人的!帶著這個潛意識創傷,人們理所當然地滿足別人而犧牲自己、扛下別人推卸的爛攤子、當一位好好先生或小姐,然後像我的案主所說:「我好像只能一直做別人喜歡的那個自己,因為我連自己是誰也不曉得,但我覺得沒有被聽見、沒得到尊重,我心中忍受很多的憤怒,不知道怎樣表達。說到底,也許是我不夠愛惜我自己……」──「理所當然」不是一個能安身的「位置」,如僅有一個選項,又有何自由?討好者不只失去了安放真我的內在位置,還喪失了自重、自憐、自愛的能力,卻變成自己討厭的人。
最後,理論地說:討好他人,在原初意義的目的,亦是要討好自己。我們把好的自我(溫柔、體貼、愛慕)投射出去,期待對方以預期的方式回應(讚美、認同、保護);但在理所當然的關係裡,投射成了沒有回報的日漸掏空,不只討不回「我」的好,甚至被當作情緒垃圾的掩埋場。久而久之,人格中形成某種攻擊與受虐態度及複雜的防衛機制,以保護有所求卻啞口的真我。
我的專長是精神分析治療,它探究人性幽微,理解潛意識慾望,照料未言的情感,卻不太給予人們該如何生活的建議。恰好本書作者從伴侶、親友、職場、性別、社交網路等方面,說明不同討好者該如何停止討好、適應被討厭、引導療癒的練習──但願它能討好你,去學會理所當然的討好及愛惜自己,這是心理治療工作者由衷期盼的利益!
(本文作者為「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創作者,「女人迷womany.net」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