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伊波拉病毒肆虐,「機器人醫師」出頭?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產業動態

伊波拉病毒肆虐,「機器人醫師」出頭?

撰文者:Sharon Shih
有物報告 2014.10.27

本文獲有物報告有物報告授權刊登,原文出處

機器人與伊波拉病毒之間的戰鬥

伊波拉病毒至10/10為止造成8,399人感染、4,033人死亡。嚴重疫情迫使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宣布伊波拉病毒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廣告

伊波拉病毒棘手部分在突變快、無特定治療方式,且高度傳染力。即便是防疫人員也有5%機率感染與死亡。近日更傳出8名防疫團成員宣導疫情時,遭認定伊波拉為外來陰謀的民眾殺害

防疫人員同時面對疾病和民眾雙重壓力,使行動更加困難。九月初,來自美國的醫師Jeff Deal,帶著兩名機器人TRU-D前往賴比瑞亞協助醫院消毒,防止伊波拉病毒蔓延。TRU-D機器人又被稱為「伊波拉殺手」,其配備紫外光,能將部分病毒及細菌等病原體結構打斷,無法再攻擊人體。

機器人與病毒大戰的勝負未定。但在兩者之間,人類醫師的位置恐怕越來越小?

一鍵執行的手術

廣告

2014年心臟外科權威渡邊剛醫師用一台手術機器人─達芬奇(Da Vinci)完成手術。渡邊醫師在手術過程中,人在控制臺內操作機械臂,並利用監視器觀看3D影像,從頭到尾不須站上手術台。

▲手術機器人─達芬奇(Da Vinci)。來源:Intuitive Surgical官網

渡邊剛醫師的野心更不止於單一手術,他大膽建議記錄機械臂的方向、力度與手術影像等資訊,分析後建立手術模組。未來,醫師只要事先瀏覽解剖影像,輸入手術模組,然後壓下按鈕,機器人將自動完成開刀。

未來,我們的醫生在哪裡?

2013年1月,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核准RP-VITA遠程感知機器人。RP-VITA模樣很逗趣:機器人頭部是大螢幕,呈現醫生臉部影像。身上有視訊問診的工具,如麥克風和揚聲器,還有攝像鏡頭,用來檢查病人身體徵兆。另外也有麥克風蒐集病人的心音和肺呼吸聲。

▲RP-VITA機器人醫生。來源:InTouch Health官網

靠著 RP-VITA,醫師不需要親身巡房,只要透過機器人螢幕就能跟病人打招呼、詢問病況,查閱電子病歷。醫師再也不用擔心分身乏術,事實上還能照護更多病房。

最重要的是能實現遠端醫療。即便在偏鄉醫院,醫生能透過RP-VITA機器人協助偏鄉醫療。

不只治療身體,也治療心

機器人也能給予溫暖。住過院的人都知道在醫院裡很難遇到醫生,而護士又總是忙碌。最需要關注的病人,在醫院中卻像是被推來推去的局外人。

舊金山的慈愛醫院(Mercy Hospital)雇用大批情感機器人(Empathy Robots)幫忙。這些機器人能詳細回答所有對應的病況條件、照護方式。最貼心的是,機器人還能「看」到眼淚。當它發現你難過傷心時,會給你擁抱、微笑,甚至遞出面紙。

這並不荒謬—人類對機器人也能有情感的連結。德國埃森杜伊斯堡大學發現當播放「機器人被虐待」的影片時,人腦大腦的情緒區塊也會隨之反應。

這些發現給了少子化國家希望。日本、韓國正面臨少子及人口老化,將需要龐大的照護系統。療癒系機器人又強壯、又聽話,似乎是不錯的選擇。

微型機器醫生

前面提到大型機器人對抗伊波拉病毒,另外也有較接近病毒體積的微型機器人準備上陣─奈米機器人(Nanorobot)。

2014年1月,韓國科學家開發出世界第一個抗癌奈米機器人。它能將沙門氏桿菌置入約3微米的機器人,然後注入人體。奈米機器人會在組織器官內遊走,直到找到特定癌細胞,自動釋放化療藥劑。這種瞄準獵殺病灶的概念,能降低藥物對於正常組織的傷害。

科技,讓世界上最小的機器人,攻擊世界上最大的殺手。

大型全面的機器人醫院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re)預測2025年時,醫師、律師及會計師將被人工智慧給取代。

未來,當你不幸搭上救護車,醫生將藉由機器人的螢幕問診。進了醫院,將由服務機器人負責掛號,帶領你至治療區。再由護士機器人感測呼吸、脈搏等生命指數,並偵測聲波及臉部的變化,還很貼心地匯集病例給醫師。

病人獲得了精確、及時、毫無流程浪費,又完全以病人為本的醫療;但病人可能不會見到任何人類。

台灣-醫療機器人的大好市場?

也許有些人會嚷嚷:『台灣不可能由機器人取代醫師!』

不過,全台灣超過6成鄉鎮沒有婦產科醫師接生,且平均執業醫師為53歲。過往5年,原來選擇內科、婦科、外科與兒科的新進醫師,高達3成會在受訓過程中,選擇轉科

新血補不進來,多年臨床經驗醫師又紛紛出走,或改投入其他科。台灣西醫四萬多人中,竟有一萬人從事醫美。

令人擔憂的是醫師養成困難。一旦人才無法銜接,斷層會達十年以上。同時醫療需求只會增多不會減少。當全台灣醫生愈來愈少、愈來愈老,病人卻越來越多時,由機器人看病,似乎也不那麼荒謬。

只是機器人醫生的好處,在台灣可能只有有錢人能享受。達芬奇手術機器人一台要價3,000到7,000萬台幣不等。使用一次,自費額高達4-20萬不等。傳統手術健保卻只給付3-5萬,還可能被核刪罰錢。租用一台遠端感知機器人RP VITA一個月也需15萬台幣。這種數字,連年虧損的台灣健保不會買單。因此,經營者當然寧願跳出健保經營。

再加上機器人的科技形象鮮明,深受消費者信賴。2011年美國健康照護品質報告(Journal for Healthcare Quality)統計美國41%的醫院網站已開始廣告「機器人醫療」,高達8成放在網站首頁。例如台灣的馬偕醫院也有專門介紹達芬奇機器人的頁面

▲馬偕醫院介紹達芬奇的頁面。來源:馬偕醫院官網

因此就算短期內機器人不會取代醫師,但有可能先吃掉部分健保醫院的利潤。

醫生的演化

危機就是轉機,機器人醫師的出現可能是醫療崩壞下的一種解套。

首先,醫師的角色將改變。機器人出現,讓醫生的角色更像是設計工程師或是操控者,不須大量臨床治療時間。醫生不僅減少勞力,能更專注在醫療的研究和發明。

有了機器人擔任第一線,外科醫師不再需要親手切下病人組織,而是操縱機器執行。內科醫師也不是親自診治,而是藉由機器人錄像檢查、比對數據作出診斷。

神話中的隱憂

然而要發展成熟,醫療機器人會先帶來三大危機:

1.醫師能力退化
2.電腦與人類的文化誤差
3.資訊安全

一旦醫師需求量減少,醫療上反饋進步的速度就會減緩。當醫師過度依賴科技,將導致醫師能力的退化。

其次,醫療機器人的技術總有個上限。畢竟電腦無法像人類般掌握語言、情緒與文化,而且病人的需求會隨時代變動,這是機器不容易跟上的。拿外科為例,光外科就有超過1,500種類型的手術,還不包含同個名稱下不同的手術模式。即使是超級電腦,要建立起這麼龐大精確、層次複雜,需要大量資訊、反覆辯證的人類經驗資料庫,仍然極為困難。

最後是機器的安全性問題。好萊塢女星豔照外洩事件,再次提醒人們要懷疑雲端的資訊安全。人類醫生負有醫患保密義務,如果違反義務將受刑責。如果違反義務者是個機器人,該如何究責?

同理心的價值

尖端的設備、先進的人工智慧將能逐步提高醫療的準確性。完美的醫療程序將都是A,然後B,再來C,每一步都有大數據跟研究支撐,而且由穩定精準的電腦執行。

但是,醫療中那種體貼病人的心呢?在醫療體系工作的人員,提供的每一個簡單、細緻而微小的照護,都出自一種責任感與信任。如果有天這種體貼失去存在空間,例如被科技給淹沒;或者,醫生真被機器人取代了;那麼在病人生命中最脆弱、最需要關懷與貼心的時刻,出現在身邊的都將是無機體了。

作者簡介_有物報告

有物報告取名自「言之有物」,是一個內容深、觀點多、有時帶點幽默的網路媒體。我們聚集了科技業的業內人士,從專業的角度探討科技業有興趣的議題,包括國際合作、新科技、領袖、商業策略、遊戲、動畫、法律、職場生活、以及創業等。有時這裡的讀者留言比原文更精采,是令作者們又高興又不好意思的特色之一。

「有物報告」專欄文章列表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機器人 醫師 伊波拉病毒
有物報告
有物報告
有物報告
展開箭頭

有物報告取名自「言之有物」,是一個內容深、觀點多、有時帶點幽默的網路媒體。我們聚集了科技業的業內人士,從專業的角度探討科技業有興趣的議題,包括國際合作、新科技、領袖、商業策略、遊戲、動畫、法律、職場生活、以及創業等。有時這裡的讀者留言比原文更精采,是令作者們又高興又不好意思的特色之一。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