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力求表現」不會成功!20歲後,你就該捨棄的7個錯誤觀念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心靈成長

「力求表現」不會成功!20歲後,你就該捨棄的7個錯誤觀念

「力求表現」不會成功!20歲後,你就該捨棄的7個錯誤觀念
撰文者:四角大輔
精選書摘 2014.10.17

二十幾歲時沒有負擔,想做什麼都可以放手去做。你有機會變成你想成為的大人;從事只有你能做的工作,過著豐富自由的生活;與志同道合的夥伴熱血沸騰地挑戰;邂逅最愛的人……對於一切,你都可以盡情地作夢。

想是這樣想,但多數二十世代的年輕人,卻逐漸變成自己不想成為的那種大人。為什麼呢?你難道不覺得奇怪嗎?

不論是誰,都不想被他人制定的規則、旁人的評價所限制。在每個人的心底都期盼能「自由自在,活得像自己」。無論到了幾歲,皆是如此。

廣告

二十幾歲的你追求自由的想法更是強烈,努力想要掙脫綑綁、奮力遁逃。問題是,踏入社會開始工作,過起社會人生活之後,想要逃走的想法反而逐漸淡去。

我也工作了15年之久,有過許多同樣的經驗。我曾經歷痛苦的人際關係;親眼見過有人為了出人頭地,用盡手段;非常了解鬼打牆的會議、無止盡的加班,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我當然可以繼續逆來順受,繼續仰賴還不錯的收入過著穩定的生活;但是,我捨棄了這一切。

我選擇了自己想要的道路。現在的我經常往來東京和紐西蘭的湖畔,並過著悠閒的遊牧生活。

廣告

在東京,我接受夥伴們的刺激,同時以大學生為對象,舉辦生活風格講座,並為企業提供品牌規劃的建議。

在紐西蘭,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院子裡栽種的蔬菜和剛釣起的鮮魚,從大自然擷取靈感,寫書、寫雜誌文章,也進行戶外休閒用品的開發。多虧科技的發達,不管是待在都市,或是生活在原生林環繞的湖畔,我都能夠自由自在地與夥伴聯繫、取得資訊。

看到這種工作方式的人,多半會對我說:「你的日子過得好愜意。」然而,事實又是如何呢?

圖片來源:Guillaume Cattiaux@flickr, CC BY-SA 2.0

沒有自來水的森林,生活絕對不輕鬆,年收入也比過去在公司工作少了許多,就連現在也不見得收入穩定。但是,若工作有萬一,我還有備案,我不會回日本,而是繼續待在紐西蘭,過著半自給自足的生活。一年只要有150萬日圓,就足以生活。我已經擁有足夠的智慧與活下去的能力。

因此,我不害怕失去工作。無論什麼工作,我都不會輕易妥協。

很多人對我說:「我無法像你那樣過生活。」

真的是這樣嗎?

我相信無論是誰,只要有心,都能夠過著理想的生活。

然而,決定能否辦到的差異,究竟是什麼呢?

那就是─你在二十幾歲時,能夠捨棄多少自己不需要的東西?

能不能捨棄的關鍵,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多數的二十幾歲年輕人,喜歡收集許多東西,全新的人際關係、全新的物品、全新的價值觀、全新的世界……這都是非常理所當然的事。因為你剛出社會,拚了命地想要跟上一切,你甚至認為,這就是「轉大人」。

新的事物,最好趁著能吸收的時候盡量吸收。但是,當你將一切看得太重要時,就會變成問題。這時才會驚覺,自己竟在不知不覺間變得無法割捨。

我能夠由衷地滿意自己現在所過的生活,也是因為我能夠做到徹底捨棄,並將自身的欲望降到最低,也盡可能不接受多餘的東西。

在我二十幾歲時,周遭的人不斷地告訴我:「要聽從長輩的話」、「要和其他人一樣」,強迫我接受這些老舊的價值觀。不過我還是叛逆地堅守自我,下場當然是非常悽慘。不過,也正因為如此,我才能每天享受充滿刺激的生活。

不追求新事物、沒興趣擴展人脈的年輕人,往往被認為缺乏活力、沒出息;但我一點也不這麼認為。

「我想要那個,也想做這個」……像這樣漫無目的地增加選項,只是浪費寶貴的人生,不曉得該如何善用時間罷了。

二十幾歲時,要學會捨棄。

若你認為這東西無法為今後的自己加分,就乾脆將它捨棄掉吧。丟掉愈多,愈能清除視野和思想上的雜訊。能更清楚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麼。

人生,就是刪除多餘的東西,一步一步地找回自己。

丟掉愈多,愈能提高專注力,引導出真正的潛能。

一、捨棄「提高生活水準」的想法

讓情感脫離金錢的束縛。

成為社會人之後,能夠自由使用的金錢一旦增加,多數人都會將它用來提高生活水準。然而,為了提高一階的水準,所需付出的整體開銷也會隨之提高。也就是說,只要收入稍微下降,生活就會失去平衡。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因為你會跟著收入的增減或喜或憂,每天過著戰戰兢兢的日子。為了脫離金錢的束縛,試著養成「最低生活成本」的觀念。生活一年所需的最低開銷是多少呢?要擁有多少錢,才能提供自己或全家人健康的飲食,以及擁有舒適睡眠的地方呢?只要掌握這點,每當遇到關鍵時刻,就能夠狠狠割捨。

「會因為失去而感到莫名害怕。」像這樣的人無法接受挑戰。

沒有挑戰的人生,還有什麼意義呢?如果能夠清楚知道失去之後,你害怕的是什麼,就能堅持到最後,不會輕易妥協或迎合。

當事有萬一,隨時都可以回到起點。沒有人能預知一決勝負的時刻,何時才會降臨到眼前。然而,為了迎接這樣的時刻到來,能夠將「生活成本」降低到什麼地步,事關重大。

當你確信「無論如何我都能活下去」的瞬間,你就能脫離金錢的束縛,重獲自由。

從「生活水準要符合收入」變成「生活水準不受收入影響」。

二、捨棄力求表現

將結果想得太樂觀的人,多半不會成功。

「我馬上做!」「請交給我!」

只要回答時有朝氣,聽者就很容易被取悅。二十幾歲,是必須表現朝氣的年紀。剛進公司前5年的我也是如此,所以我很了解。但是,總有一天,這個朝氣將會適得其反。

為了得到想做的工作,有時必須裝腔作勢。但,若將工作評估得過於樂觀,而訂定過早的交貨期;或是真心覺得辦不到,嘴上卻說「可以」的話,在做出約定那一刻,早已背叛了對方的信賴。

想要憑著運氣突破萬難,是很危險的行為,因為,必須對手上工作負責的人,是未來的自己。老是推卸責任,其他人對你的看法只會愈來愈差。當時的我就是這樣。

請經常列出自己手上的工作,以及擔心的事情。接下他人委託的工作很簡單,拒絕卻很困難。因此,為了幫助自己能夠好好地判斷,最好隨時以眼睛能夠看見的形式,掌握自己能背負的工作量。

也許你不希望對方露出失望的表情;但是,仍需鼓起勇氣,盡早告知正確的狀態,即使情況不利於你,也要表明。工作上需要的不是沒頭沒腦的努力,而是確實抵達預定的目標,即使花時間也無所謂。會這麼做的人,就不需要上司的管理了。

從「總之,我會努力做」變成「以確實達成工作為目標」。

三、捨棄待辦清單

「必做之事」真的是「自己非做不可的事」嗎?

真正「必做的事」,指的是現在不做的話,會危及你的立場,像這種程度的事情,究竟有多少呢?忙碌時,你會突然注意到自己只是在埋首「消化」待辦清單,待辦事項一增加,就會減緩「接下來沒有其他事要做」的不安。

此外,減少待辦事項的舉動,本身就能讓人產生快感。然而,這份與「由衷想做的事」沒有直接關連的清單,其實就是人生中的雜訊。一旦生活被待辦清單給束縛,這一切將變成你的「人生」。你就會像不斷在轉輪裡奔跑的黃金鼠。

你真正該重視的不是待辦清單;而是「想做的事清單」。

奪走你自由的「待辦清單」,會在沒注意到的外在任意孳生。

解放你人生的「想做的事」,只能源起於自己的內在。它的聲音很小,一旦你聽見了,就要馬上記下來。

不能做其他任何事時的「最差精神狀態」之下,正是增加妄想和欲望的好機會。或者是趁旅行、露營等,體驗非日常經驗的時候,放大沉睡在心靈深處的聲音。想要去的地方、想要見的人、想要看的電影......全都記錄下來,整理成清單吧。

「想做的事清單」就像指南針,能引導你自由設計出屬於自我的人生。我們就是為了從事自己想做的事而生的。每個人在出生時應該都是如此。試著回到這個「起點」吧。

從「怎麼做才能消除不安?」變成「怎麼做才會更雀躍?」

四、捨棄依賴多數決的習慣

只要覺得可行,去做就對了。

工作無法單靠一己之力去完成,有些工作不但無法獨力執行,還必須仰賴專業能力。工作是透過不斷互相確認、注意彼此立場並互相支援,結合眾人之力始得完成。

但是,光是用心是沒有意義的。在場的眾人一起討論新企劃,陸續採用大家的意見,這樣做的話,一定能整合出一個符合眾人需求的功能。然而,以結果來說,這樣的過程十分耗費成本,也沒有值得一提的過人之處,只是製造出滿足眾人、卻絲毫不會讓人感到興奮的產品罷了。這道理就如同八面玲瓏到了最後,仍得不到任何人的愛一樣。

我認為多數決是最糟的做法。最好不要做這種只為了徵得所有人「勉強同意」的爛差事。

如果你的心大喊著:「這麼做可行!」,就不要去在乎他人的眼光,評估好所有情況,徹底檢視「心靈的聲音」,同時,也要做好扛起所有責任的準備,理性思考是之後的事。

結果固然有些美中不足,卻擁有無與倫比的魅力。這個超棒的產品,是基於某個人的「狂熱」而具體成形;被一百萬人聽見的歌曲,是為了某一個人而創作。只有這樣的東西能夠改變世界。每個人在一生當中,都有一個值得賭上一切挑戰的事情。

從「獲得所有人的認同」變成「相信自己的感受」。

五、捨棄忍耐的觀念

爬山不只是為了抵達山頂,也要懂得享受途中的一切。

許多人喜歡同時處理多項工作,否則無法善罷甘休。

成為社會人之後,總是在追求短期成效,不知不覺間,背負的工作量已經超過了極限,每天不斷地累積、勉強自己。若繼續這樣「勉強」下去的話,就會變成「習慣」,而「習慣」最後就會成為「常態」,漸漸地,你會愈來愈弄不清楚自己現在是痛苦還是疲倦。儘管工作再有趣,懂得在精疲力竭之前休息,這才是持續享受工作的訣竅。

登山時,假如你忽略身體發出的些微警訊,很可能便會喪命。呼吸一亂,就應該休息或減速;覺得膝蓋沉重,就要做做伸展;出了汗,就應該脫掉一件衣服,舔舔鹽巴;在山上,當覺得口渴時,其實已經脫水了。

只要你能全方位地觀察絲毫的異常變化,就算走一個禮拜的山路也不覺得累。登山很辛苦,直到站在山頂上眺望絕美景色之前,不管路途上多艱辛,也要憑著毅力繼續前進。這點,與社會人學到的價值觀一樣。

然而,時代變了。

「睡眠不足、身體不適都應該忍耐!」這種事根本不可能。每天都應該注意自己的身心靈,掌握細微的不對勁,才是闖出一番事業的最佳良方。

假如你以為忍受重擔活下去才像個大人,那麼,你將永遠無法體會路途上美好的景色。

從「怎麼會這麼辛苦」變成「該怎麼做才能夠更加樂在其中」。

六、捨棄「道歉」的盾牌

別立刻充滿防備。

凡事都承認是自己的錯,就會很輕鬆。

就算開會遲到五分鐘、弄錯文件的簽名、看漏帳單的數字,只要以堅定的眼神說句「對不起」,多半就能夠獲得原諒。

但是,說了太多次的「對不起」,會讓人停止思考,說出來的話不再有靈魂,言語輕浮,以致喪失旁人的信賴。不僅如此,你也會變得無法相信自己。

每個人都會犯錯,只要覺得有錯,就應該立刻道歉。然而,問題出在於你想用一句「對不起」來粉飾太平。這句「對不起」,背後隱藏著「打馬虎眼」,因態度過於輕忽所引發的問題,並無法透過道歉來改善。

不要輕易說出「對不起」,對不起不能拿來當作藉口。

「究竟是哪裡錯了呢?」
「難道我的心中沒有信念嗎?」
「應該為了什麼事道歉呢?」

釐清這些問題之後,再低頭認錯。

唯有能夠打從心底真心道歉的人,才值得信賴,並賦予更好的機會。

從「就當作是我的錯吧」變成「我究竟哪裡沒做好呢?」

七、捨棄「放棄」

順從小小的欲望。

真正想做的事,不存在於你看也沒看過、聽也沒聽過的地方;而是只存在於自己的內心。與自己的根彼此連結,回溯到眾人為你的誕生而歡呼的瞬間。

小時候令你興奮不已的事物、你一直都想知道的事物,是什麼?想起那個極為渺小的「衝動」,即使是無聊的事情也好,請把衝動轉化為行動。只要想做,立刻動手!別讓「理性思考」參與了這項決定。

「我想要多看幾遍喜歡的電影」或是「我想凝望著夕陽西下,直到夜幕降臨」。順從內心小小的欲望,這些欲望就會帶來其他欲望,最後,你會慢慢明白自己真心想望的是什麼。

事實上,夢想多半是被遺忘,而不是被放棄。過慣了安定的生活之後,許多外在的誘惑讓你覺得這樣下去也不壞。然而,就是這些雜訊讓你遺忘了真正的夢想。因此,要隨時在生活中打造不忘記夢想的機制。例如,在客廳裡擺著與「夢想」有關的畫;在床邊放著連結「夢想」的大幅地圖;手機或電腦的桌布使用象徵「夢想」的影像;書櫃上最好的位置擺放用來接近「夢想」的書籍;公司辦公桌上貼著與「夢想」有關的明信片;將能夠讓你想像「夢想」的歌曲編輯成一個播放清單。

只要超過十年沒忘記,持續維持同樣的心情,就能夠吸引「夢想」靠近,而且一定會實現。

從「嘴上說說」變成「記住想做的事」。

書籍簡介


書名:為了自由,20歲就應該捨棄的50件事
作者:四角大輔
譯者:黃薇嬪
出版社:悅知文化
出版日:2014/08/28

四角大輔 Daisuke Yosumi

Lake Edge Nomad Inc.的代表。在唱片公司擔任製作人的時期,曾榮獲七次百萬暢銷紀錄,CD銷售量累積兩千萬張。目前以紐西蘭湖畔與東京為主要活動據點,往來大自然及都市之間,過著遊牧生活,同時擔任創意公司、戶外用品公司、與紐西蘭相關企業的顧問。

此外,還在上智大學、京都精華大學、慶應大學、立教大學、獨協大學、法政大學等多所大學舉辦「生活風格設計/自我企劃」為主題的講座;也活躍於登山雜誌,為多本自然休閒雜誌撰寫連載專欄。

相關著作:《不做也沒關係,辦不到也別在意》、《FLY FISHING TRIP(合著)》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20歲工作 捨棄 錯誤 力求 觀念 20歲可以幹嘛 生活
精選書摘
精選書摘
出版社
展開箭頭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