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在印度追公車讓我學會:「不等待完美,通往更多可能!」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生活 | 旅遊

在印度追公車讓我學會:「不等待完美,通往更多可能!」

撰文者:鮑伯‧米格拉尼 Bob Miglani
閱多.閱好 2014.10.04

在孟買搭便車上班
專注自己的行動,在混亂中成功

與其將精力放在所有令人煩心的生活事物上,不如把心思放在自己身上,致力服務他人。如今,我不會因為想了解或改變他人而煩惱;我努力改變的,是自己。

有時,我們覺得停滯不前,好像不管哪一天都有太多太多的事要做。一家人趕著吃早餐,趕著去上學、趕著避開車潮去上班,然後應付老闆的所有要求。我們能否趕上6:45那班火車回家?還是得多等一個小時錯過晚餐?上週怎麼忘了打電話給老爸老媽呢?那張處方箋丟在藥局兩天該怎麼辦?為什麼我從不自告奮勇在週六擔任小孩的足球教練呢?不敢相信,我才跑進乾洗店兩分鐘,就收到一張停車繳費單……接著,有一天,你看著自己的孩子、另一半,或照著鏡子,發現20年的光陰已然匆匆流逝。

廣告

每個角落都有令人煩心的事物和挑戰,所以你很容易覺得自己在窮忙。當事情已經多到做不完了,要如何擠出時間面對更多的風險、冒險與未知?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

有一個人,他有一份幾乎不可能達成的工作──上下班路途艱辛萬分,每週只休息一天。在印度最忙碌、也可能是最複雜的城市,我與這位業務代表相處了一整天,讓我明白,擁有目標、服務他人與持續前進,是多麼重要的事。

伸出援手──明天,她會等我
服務貢獻,讓人前進

廣告

他並不好高騖遠追求更偉大的志向,也不知未來有什麼,卻相信有人可能因為他的努力、他的工作和他的人生而受惠,即便只是微乎其微的助益也無妨。

挑戰排山倒海而來,我們有時幾乎感到絕望,因為生活周遭充滿著好多好多的難題,而我們根本束手無策,只能站在原地,不知如何度過重重難關。然而,在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著鼓勵自己向前穿越混亂的線索──我們渴望與人、與超越自身的事建立具重大意義的關聯,這份深切的寄望,就是穿越混亂的線索。

工作與日常生活充斥干擾的聲響,世事充滿未知數,因而我們忽略了一樣給自己喜悅滿足、鼓勵自我前進的東西──為他人做具有真正意義的事的能力。

盡己之力,穿越混亂

我一直考慮在印度做志工,因此向帕泰爾醫師詢問他的慈善計畫。帕泰爾醫師是一名退休的美國海軍醫官,住在馬里蘭州,目前繼續在貝塞斯達海軍醫院看診,但大多數退休生活都在擔任志工,改善印度農村地區的衛生保健。大約四年前,由於朋友捐獻,以及一家企業慷慨贊助,帕泰爾醫師成立了一個新的慈善組織,致力協助古吉拉特邦(Gujarat State)偏僻村落的村民獲得基本保健和衛生設備。

在美國海軍服務時,帕泰爾隨著船艦與賑災組織到世界各地幫忙,他的慈善計畫就是仿效這種模式─他找來28位可靠的村民組成核心小組,擔任鄰居的社工兼衛生人員。這些人接受訓練,學會測量血壓、檢測糖尿病與如何教導民眾維持草屋及居家的衛生與通風,然後在沒有醫護人員或受過訓練的醫療專業人士的地區提供支援。

多虧古吉拉特邦亞美達巴得一位當地朋友的幫助,他們現在有四名區域總召,帶領大約七組地方Sevak。在印度語,Seva是「服務」或「造福他人」的意思,他們計畫以當地村民組織一個能服務28個村落的志工團。

回想這一切時,一名高瘦戴眼鏡的男人面帶笑容,朝我的車子走來。普拉卡什35、6歲,穿著白色長袖襯衫、藍色牛仔褲與球鞋;那雙鞋看來在各個村子已經走了不少的路。我們跟著水牛走過半排的屋子,拜訪一名婦人位於爛泥路上的家。普拉卡什一面敘述她的情況,一面查看前幾次拜訪所做的筆記。

我們挨家挨戶拜訪,從一個小屋走到下一個小屋。沿途,我們看見一個罹患腦性麻痺的10歲男童;一個有高血壓的59歲男人;一個新寡的婦人,她感謝普拉卡什協助她家裝了生平第一個馬桶。一個小時一個小時過去,我感到不知所措,光是這個印度小村莊就有這麼多問題,我可以想像普拉卡什的感受。

不過,似乎沒有任何個案讓他煩惱,普拉卡什看起來冷靜,而且刻意展現誠摯的態度,專心在整齊有序的文件夾內記錄個案,念出血壓等等數據給我聽。我們開始回頭往車子走去,他得意地列舉Sevak在這個村子的幾項成績。

「起初,村子裡只有5%的人家裝有廁所;我們協助填寫政府的制式表格,現在20%的村民有廁所可用。」我點著頭,繼續朝車子走去。我注意到太陽要下山了,所以加快腳步,不想天黑後才從村子開車回去──窄路與黃昏時刻冒出的大卡車,容易製造交通事故。

感謝幾位前來為我們送行的村民後,我問普拉卡什要怎麼回家。

我提議送他一程;經一番勸誘後,他接受了。我心情極為低落,一股悲觀的情緒湧上心頭,不知這些個案的病痛要如何好轉,他們要如何活下去。普拉卡什是怎麼做到的?我必須問一問。

「普拉卡什,我不得不問:你為什麼會投入現在的工作?你不是醫師,沒有受過醫學訓練,無法診斷這些人的病情,只能替他們量血壓、檢查糖尿病,然後帶他們去很遠很遠的地方就醫,而他們可能付不起醫療費用。村民的這些問題難道不會讓你受不了嗎?」

「先生,我明天要去看一個太太。第一次見到她時,她的血壓是160、110,她吃藥,但沒有按時服用。我明天應該要去看她。」

我想,透過翻譯可能沒有完全傳達我的意思,因為他沒有回答我的問題。他給了我一個特定的答案,但大概沒聽懂我問的是層次更高的問題。我還是想更了解他從事這份看似吃力不討好的工作的目的和動機,於是換了一個角度切入,問起他的家庭,以及他是怎麼開始做這份工作的種種。

「我在報上看到Sevak計畫的廣告,剛好正在找工作,所以打了電話過去,結果就被錄用了。我不清楚工作內容,但待遇好,可以在自己的村子工作,還能同時做別的事。」

普拉卡什的月薪大約100美元,但工作並不穩定,如果美國少數幾個贊助者停止支持計畫,他的工作就沒了。儘管如此,他似乎很滿意這份工作,即使條件極端不利,他看起來並沒有壓力和擔憂。這是他的生活目標嗎?

「那麼,你為什麼做這份工作呢,普拉卡什?」我想了解他的核心動機,找出讓他早上起床的動力。「我不明白,你沒有穩定的工作,你不是醫師,你不能解決所有村民的問題,你的工作環境非常惡劣,沒有廁所,沒有資源,也無法知道下個月還有沒有工作,為什麼要做這份工作呢?」

「那個有高血壓的婦人……」

噢,不,我心裡想,不要再解釋她控制住血壓,現在病情好轉了。

普拉卡什緩緩露出無比的真誠,第一次直視我的眼睛說:「那個有高血壓的婦人明天會等我,我一定要去看看她好不好,她在等我。」

這一次,我總算懂了。縱使在惡劣的環境中,普拉卡什還是繼續服務,因為他受到超越自我的責任感的驅使,這份責任感不是從後方往前推他,而是在前方拉著他心上的繩線,讓他往前走。普拉卡什能夠熬過每日面臨的挑戰,因為他希望可以影響他人的人生──一個人的人生就好。他並不好高騖遠追求更偉大的志向,也不知未來有什麼,卻相信有人可能因為他的努力、他的工作和他的人生而受惠,即便只是微乎其微的助益也無妨──這份信念讓他每日的行動有了焦點。

儘管面對巨大的難題,普拉卡什每天早上不得不起床,因為有人需要他──那名婦人需要他,她正在等待他。

學追公車,不等待完美

「那趟公車之行真正美妙的是,我正朝向某處的喜悅……任何地方都沒關係,我不再邊等待邊打算採取行動──我已經採取行動了。」

採取行動,通往更多可能

生活中,有許多時刻我們忍受著等待的難題。我們等待完美時刻、等待適當時機、等待存夠了錢之後、等待孩子大一點之後、等待退休之後......。我們等待適合的情況、適合的人、適合的一句話、適合的工作、或適合的環境。我們等待情況如同我們所預期之後,等待事情符合我們對於完美的敘述之後─我們等待能夠完全掌控的時刻。

但,那個時間永遠不會出現,我們虛擲了所有重要瞬間。

沒有完美,只有重要剎那

等待完美,讓我們一事無成,只是引起更多擔憂、焦慮和壓力,因為我們正在等待的是一件不存在的東西。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工作,沒有完美的夥伴,沒有完美的職業,也沒有完美的時刻,只有人、工作和重要的剎那。如果我們想將「理想」情境加諸於生活,只會在緊張焦慮中等待許久。

在我不知不覺有了這種想法的那一天,我很想做印度當地人做的一件事──追公車。

「我不敢保證這是個好主意。」我的表哥維沃克說。我請他帶我搭公車,體驗一下在新德里坐公車的感受,而他如此回答我。那一次,我跟家人來印度遊覽。印度文化充滿了混亂,我興致勃勃,想再次沉浸在這種我愈來愈懂得享受的文化。我想了解日常生活各個方面,不要只做一名觀光客,我想像一般印度人體會生活,畢竟我在全世界最艱困的城市──紐約工作,有什麼是我不能承受的?至少我是這樣以為。

表哥露出嚴肅的表情,像是一個父親對想開車的小孩可能顯露的表情。他回答:「下次再說吧。」我堅持不讓,懇求他帶我去搭他每天上班搭乘的公車。最後,他終於讓步了。我們穿過毗鄰建築的工地,沿著小路,走了大約1/4英里,然後跟著20個左右的人在公車站牌耐心等待,等待一輛赫赫有名的「德里交通公司」公車開來。約莫15分鐘後,維沃克說:「OK,開始跑吧。」我一頭霧水看著他,問他幹嘛要跑。「公車來了。」他說。

所以呢?

「快,開始跑。」他一定要我跑。

我轉頭一看,公車來了!車尾揚起陣陣塵土,整車滿滿都是人,好像沙丁魚罐頭,甚至滿出來了。有人從外面攀著車身,緊緊抓牢車窗鐵框,車門附近還有幾個年輕人疊羅漢。

我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一個聲音在腦中響起:「你上不了那輛公車!太多人了,太危險了,你會摔下來受傷。別開玩笑,你來這裡不是想喪命的。鮑伯,你那麼弱,你知道怎麼追這輛荒謬的公車嗎?這種事你做不來,你動作太慢,你不是他們之中的一分子,太野蠻了,你已經沒那本事了。知道嗎?搭公車,你是受不了的,你已經知道搭公車是怎麼一回事了,何必費勁?叫輛計程車就好了。」

隔著髒兮兮的擋風玻璃,看不清楚司機的臉,但我猜他根本沒打算停車。快到站時,他略微放慢車速,接著,開始加速!大約20個等車的人──包括噸位較大的乘客──通通開始奔跑,一面跑,一面伸長手臂,抓住諸多車窗中的一扇或是一塊金屬──抓住公車上任何一個可以抓住的地方都行。

「這也太扯了吧!」我忍不住大喊一聲。這場畸形秀看得我目瞪口呆,愣在原地。這不是在開玩笑吧,現在又不是交通尖峰時刻,這些人是要去哪裡?

「危險,」我說,「這樣會有人受傷,我絕對上不了那輛公車。」維沃克發現這個紐約來的表弟不準備追車子,停止了奔跑。

「不能等下一輛嗎?」我天真地問,「一定有公車是有位置的吧?絕不會每一輛都這樣吧?不然老人家怎麼擠上車呢?難道沒有人因為追公車而受傷嗎?一定有一輛沒坐滿的公車。」

「所有公車都是這麼多人。」維沃克提議往回走,叫一輛計程車;而我堅持繼續等待,看看下一輛是不是仍然這麼多人。他微笑同意。

下一輛還是這麼多人,公車來了又走,我吸進一團團它留下的灰塵,這些塵土暗示我沒有行動能力。我有一點害怕受傷,但在氣自己鼓不起勇氣抓住之後,意志卻變得堅定起來。突然間,腦子出現一個明確而單一的目標:追上那輛公車。

「夠了。」第三輛公車來的時候,我對自己說:「不要再等了。」我拋開自我懷疑的叨念,一隻腳立刻跨出,開始奔跑。管它車子是不是擠滿了人,那不重要,我就是要上去。

本來應該是車門的地方,又塞滿了人,我朝那裡追上去,在扶杆上找到一個可以握緊的空間。我差一點滑倒,接著卻感覺有兩、三隻手伸過來扶我。我站穩腳步,兩隻手都握到了杆子。我正要微笑慶賀成功追上公車時,注意到身旁站在車門口的那個人。他放開一隻手伸出去,協助一個跑在後面想上車的人;此人安全上車後,換他伸出手,協助另一個人上車。

我緊緊抓著擁擠公車的扶杆,發現自己已經讓腦中自我懷疑的聲音安靜下來。不可思議,太振奮人心了,我想體驗更多這種感受。

表哥確定我安全上車後,也上來了,含笑看著我,對我豎起大拇指。他朝「沙丁魚罐頭」裡面擠,示意我跟著他走。我勉強鑽了進去;我們站在中間,與無數人並肩而立。我默默微笑,歡喜著跳上車的小小成就。

那趟公車之行真正美妙的是,我正朝向某處的喜悅……任何地方都沒關係,我不再邊等待邊打算採取行動─我已經採取行動了。

我也放下對事情原有的執念,欣然接受事情的本貌。看見一樣東西出現,無論它看起來有多少缺點,伸手採取行動,你會享受到真正的歡喜與自由。此外,要抱持信心,只要開始奔跑,緊緊抓牢,自助者往往會再獲得援手的。

接受不完美
紛亂,生活的原貌

接受、放手,不再企圖控制就在那裡的混亂,讓我們控制內心的混亂,每日採取行動。

接受生活充滿變數,無法預料;接受生活是複雜且快速的;接受無常與瑕疵;接受成功與失敗。人生其實沒什麼秩序,學著不再將我們對秩序與完美的想像帶到其實沒有秩序的生活中,那麼我們就能再次開始一步步過生活。

接受世上沒有完美的工作,沒有完美的人,沒有完美的人際關係,沒有完美的生活,只有工作、人、人際關係和生活。接受一切的原貌─好、壞、起、伏、偉大、不足、糟糕、瘋狂,以及所有介於中間的狀況。

生活總是紛亂無序,當世界進步發展,人口愈來愈多時,生活會變得更為複雜。那就讓我們習慣這樣的生活吧。接受我們無法控制生活,只能控制自己─控制我們的思想、語言和行為。接受我們永遠可以選擇:換個方式想,採取行動,往前邁進,動一動自己的雙手,設計,創新,出力,生活。

放下所有過去的包袱,放下自尊,放下以往的習慣或你對於事情的設想。

放下已逝的感情、過去的工作方式,以及必須依靠某件已不存在事物的需要。別再費心把你認定的秩序和期望帶到外面的世界;別再試圖控制不期而遇的事物,掌控自己就好。

我明白這種接受很難做到─沒有幾個人能夠徹底或完美付諸實行。有些人或許要練習一輩子才能做到好;而很多人甚至會批評這種「接受」的做法,是消極、軟弱或失敗主義的行為。話說回來,我們難道不該卯足全力抵擋困擾我們的事物嗎?

「接受」是「試過再來批評」的那種原則。接下來的故事會告訴你為什麼。

打破思考框架,開始生活

印度到處充滿著極端、矛盾與不公的事物,但它會讓你意識到生活的真實。來到印度,我明白一件事:印度人生活非常匱乏,而我們在美國卻擁有那麼多資源,應該心存感激才是。然而對我來說,印度的迷人之處,不在於它提供以上的觀點,不是「小子,乖乖吃花椰菜吧,印度小孩在挨餓呢」。如果把印度當成訓練場,其魅力在於─儘管硬體設備搖搖欲墜,多種不同種姓、文化和語言構成了複雜的社會,大多數百姓窮得要命,生活條件艱苦,但他們還是很快樂。他們繼續過日子,繼續工作,偶爾眼露喜悅,心懷善意,熱情地付出努力。

回頭看這20年在印度的經驗,我開始學習成長。觀察,讓人得到見解;見解,讓我更了解印度人如何不抱野心、期待或推測,在生活和工作中前進。

當我開始留意讓印度人在日常生活中相互配合的無形框架後,我立刻感到壓力減輕,不再那樣擔憂自己的生活。我開始察覺自己鑽牛角尖想太多,並提醒自己,放開過去的觀念,繼續往前走。在思索我所領悟的道理後,借鑑這些珍貴的經驗,我不再那麼擔心未來,反而更積極投入生活。

在職場上,我恢復創造力,提出新點子和對策,並在老闆的支持下實踐那些想法,做出顯著的成效。在家裡,我更放鬆,盡情享受與孩子的每日冒險、陪他們做功課、教他們運動,充分把握每一刻。

雖然生活依然變化莫測,充滿未知數,但我學會以更好的方式面對。最後,我明白學習擁抱混亂無關調整生涯跑道,或辭去工作到某個沒有混亂的遙遠島嶼居住(雖然聽起來很吸引人),對我來說,擁抱混亂其實是學習採取行動、參與生活、接受混亂─無論我是否許可─會繼續存在於現代生活,並決定在任何情況下都提步向前。

書籍

書名:我在印度,接近天堂也看見地獄:擁抱混亂,停止多慮開始生活

作者:鮑伯‧米格拉尼(Bob Miglani

出版社:大好書屋

出版日期:2014103

印度逾十二億人口住在只有美國三分之一的領土上,這個國家的混亂和擁擠,簡直可以「瘋狂」來形容。然而,在一項國際評比「幸福星球指數」,印度的幸福度卻遠高於美國。本書作者鮑伯.米格拉尼在全世界最競爭的城市──紐約工作,卻在號稱全世界最混亂的國家──印度,找到人生方向。印度,這個看似紛亂、煩雜的國家,究竟藏著什麼幸福祕密?跟隨鮑伯走向印度,在紛雜事物中,重整「心」秩序,發現快樂真相及內在的靜定力量。


放下壓力,停止焦慮,學學印度人過生活的態度吧!這是按下生命新開關的契機,跟隨自己的思想和行動前進。在混亂印度,我們踏上從未走過的路徑,激起原本就存於內心的力量。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完美 公車 追公車 印度 印度 公車 印度公車
閱多.閱好
閱多.閱好
出版社
展開箭頭

閱讀使人生豐富,看不到的風景、吃不到的食物,就用閱讀補足吧! 在這裡我們為您挑出五花八門好文,讓您生活“閱”來越豐富。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