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環遊世界的英語課》不論幾歲,學習永遠是進行式!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生活 | 旅遊

環遊世界的英語課》不論幾歲,學習永遠是進行式!

撰文者:楊筱薇
閱多.閱好 2014.09.20

巴黎  一杯販賣機的咖啡

索蓮來到我的辦公室時,非常積極而熱切地用英文表達她的意願。但我愣了幾秒鐘,才聽懂她的意思。

她看我安靜沒有反應,更急更快地努力表達。她23歲,大學剛畢業,已經在歐洲旅行了一圈,來到紐約,她希望可以藉由到我教室的實習,一方面把英文練好,一方面讓她回到法國時能夠找到下一個工作。60%我聽得懂,但40%我必須用猜的。

廣告

通常來到我教室的人,像這樣背包客般的實習生,最長一、兩個月就會離開。而在我眼前的索蓮,不是因為勇敢而表達講英文,而是如果她害羞一句話不說,我對她一無所知的話可能會拒絕她。她說自己有六個月的時間可以在教室當義工,並且會用最節省的方式把自己照顧好,不需要付她薪水。我接受了。

我們常常喝即溶咖啡,她會去自動販賣機也幫我買一杯,在我的印象中,她善用在有限的經濟範圍內,與我分享她可以分享的一杯咖啡。

六個月後索蓮回到法國,然後九年過去了。我們沒有再見過面,這次的旅程,我和她約在巴黎,她工作的小鎮見面。我想知道在紐約的六個月,對她的影響是什麼?印象中她有一頭金髮,瘦瘦小小,當時戴著眼鏡,不知現在戴不戴?我們約在小鎮車站,她因為遲到了一會兒,讓我極度興奮的心情把每個經過我面前的人都誤以為是索蓮……

後來是索蓮叫了我,飛奔過來給我非常熱情的擁抱。

廣告

在旅程中我經常問自己,為什麼要做這趟旅行?我想除了找到自我成長以及另一種在職進修的方法之外,我更想用旅行來驗證在課堂上上課的方法是否正確?我給學生的教導與概念是否可以產生效果?一輩子待在教室裡,學英文的人需要跟老師學,但有沒有辦法將從老師那兒學得的東西,可以運用在自己生活中,或者做一些可以從教室獨立的學習?

索蓮,很顯然她從教室獨立了。而且她的英文變得越來越好。

她說,在紐約的六個月,她找到了熱情。社工系的她回法國之後投入了新移民工作,但在巴黎三年的經驗,讓她發現大系統當中一些無法改變的事實。這也是過去我們會碰到的難關,而我們的解決方式是,當我們無法去挑戰一個龐大體系時,我們可以一次改變一個人。

就像在教室裡,我們讓義工老師可以專心帶領三個學生,這是因為每個學生都將成為未來21世紀的一份子。另一方面每個老師都會講兩種以上的語言,而且這個師資團隊有各種不同顏色的人,這點對我來說也非常重要,我要讓學生知道現在講英文的人已經不只是白人,也不會盲目去跟從只有白人講英文這種刻板想法。

索蓮把一張新移民家庭畫給她的卡片跟我分享。這個家庭有六個小孩,索蓮幫忙做家庭訪問,幫忙安排學習法文,雖然都是社工應該做的工作,但她用的方法就像在紐約實習時,我直接帶他們去買衣服,不是只在教Size怎麼講,而是讓對方知道自己是S尺寸,還是M尺寸。如果遇到語言障礙,溝通會打折扣的情況下要先確認幾個keyword是對方也聽得懂的,教他們寫作業,帶他們上街認識方向路徑,用關心與體貼,而不是口頭說說讓新移民團團轉,因為他們根本搞不清楚哪裡是哪裡。

當時我到紐約一、兩個月便開始到教室上課,對紐約一無所知的情況下,面對從四面八方來的學生與義工,我們一起從教室出走去認識紐約。而索蓮用的也是同樣的方法,也許當時我們只是花了五分鐘去做那件事,可是卻能夠讓她發酵一輩子。

我協助學生找到方法,但我不會告訴學生這是一個方法;我協助學生準備自己,而這個準備可以讓學生使用在各方面。就算是每天穿的鞋子,天天穿高跟鞋的話,那麼有沒有其他的選擇呢?有一天我穿了五趾鞋上課,學生說,老師那鞋好像青蛙腳!對了,像青蛙腳,那麼你知道這個鞋為什麼設計得像青蛙腳嗎?五趾設計連在一起的用處是什麼呢?每樣可以呈現在學生眼前刺激的東西,都是我可以教學的創意思考,當學生說像青蛙腳時,其實他已經在跟想像力連線了......雖然只是一個改變,或者是短短的五分鐘,但我常常提醒自己願不願意經營這五分鐘?

索蓮送我到車站時,她又去自動販賣機買了一杯咖啡給我。雖然相隔了九年,但我看見那六個月的時光與她的熱情,透過這杯自動販賣機的咖啡,我明白培養一顆種子是何等美麗的工作,有一天她會變成大樹繼續長出更多更多的種子。

英國 蛋糕棒棒糖:引導者的角色

跟著潮流找教學點子的我 ,幾年前我們在教室裡實驗Cake pop的作法,就是把蛋糕做得像棒棒糖。最近發現,2013年《Oxford Dictionary》裡,將Cake pop列為21世紀的新增字之一。跟據牛津字典的官網解釋,一個新發展的產品或概念要經驗2至3年的不衰考驗,才會被放進Oxford Dictionary裡。想到這裡,原來跟學生做這個Cake pop,學了這項手藝,也在參與Cake pop 存在的潮流。學生們也對這個產品質疑,它是蛋糕還是棒棒糖?

很多讀者一定覺得老師不就是在教室裡扮演著一個帶領學習的領導角色,教室外,便由父母來帶領孩子。我服務於另類的教育單位,除了不是在主流的教育體系,我是一個老師的身分,也是一名社工,出了教室,很多學生是回到空無一人的家,更有些沒有家可回去。社工性質的出現是在輔助學生們教室外的需要。當兩個角色重疊時,會有一個含糊地帶,我是老師還是家人?

不知從哪年開始,學生會為我慶祝母親節也慶祝父親節,一年有兩天我成了學生的爸爸和媽媽。我喜歡學生為這兩個節日帶來的熱鬧也沒特別阻止他們,後來越搞越盛大,結業的學生幾乎每年不缺席。每年他們的感言從早期謝謝我的溫暖照顧短短一句話,發現最近的感言,篇幅加長了。內容添加了他們的人生歷練裡我對他們的影響,他們也在我的字典裡加了一個新字,「Student-child」,學生孩子!

引導學生孩子透過這個舊法新吃的Cake pop,找出自我認同,以做好的蛋糕為主,在製作過程中對Cake pop的了解,他們自我認定蛋糕棒棒糖就是Cake pop,就像他們認同,是我的學生也是我的孩子一樣。我們經過數年的考驗,透過慶祝的節日,來告訴我,「teachermother」,老師媽媽,這個新字的存在,就像這個Cake pop,當我們用這個字跟學習製作它,我們已為這個字開創存在的機會,學生孩子們也會一代代地交棒下去。

過去我在英國念碩士班時,不但要實習同時又兼差三份工作,時間分配變得格外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要成為自己這個位置的領導者。當我清楚地把時間分配出來,做每件工作的同時讓別人可以看到我對工作的認真態度,相對的同事與朋友們看我分配時間,有人覺得我很上進,有人覺得我需要幫忙,便會主動調整他們的時間來配合我。這並不是利用他人佔便宜,而是每個人在自己的位置上都可以是領導者,「領導者」不是工作上的職稱,而是一種嗎?是否發現她還想放洗衣粉?然後去操作洗衣機?如果是的話,放心讓她操作嗎?

我相信很多父母會帶著孩子操作一遍,但不一定下一次放心讓孩子獨力完成。

其實對於我的學生,當老師的角色結束了,另一個社工員的角色必須關照起居生活的時候我又變成是一個母親。但終究我不是學生的母親,因此為了避免這個含糊地帶,我把母親這個角色用課程來解決,不是我來當媽媽,而是讓教室的其他學生來當媽媽,每個人在這個教室裡像兄弟姐妹一樣互相關心。我引導學生在課程的互動中找出自我,營造環境也鼓勵學生可以用我的方式繼續引導帶領其他新同學,當他們離開教室各自發展,這個團隊會連繫著一條絲線,即使分開再久也不會中斷聯絡。

現在很多家庭教育資源豐富,讓孩子很早就能夠獨立,有自我的空間與安排,但如果能夠試著透過把基層的位置再升遷,讓基層變成資深,讓孩子了解原來我已經可以扮演這麼重大的角色了,我的能力可以在資深的這個職位做發揮,便是讓孩子開始走向領導者的第一步。

一小塊蛋糕棒棒糖,是管理者媽媽讓海蒂慢慢調整適應,吃太多糖對牙齒和身體不好,所以只要一小塊就好。當管理者願意放心交棒,如同我也放心讓學生安排這次旅程的細節,我們都試著一步一步在學習把主權與決定權交給下一代,只要養成的時機夠成熟,便沒有什麼放心不下的。

波蘭蘇聯邊界 一杯熱巧克力:流利英文的定義

十年在紐約的教學經驗,讓我對「身分」這個字詞非常敏感。每個來到教室裡的人都需要有證件,但我的學生有的沒有「身分」,有的「身分」已經過期。因為「身分」問題所衍生的輟學、家庭暴力,讓我明白這是來教室上課之前必須優先照顧的重要關鍵。

這次「環遊世界的英語課」的行程,簽證事件,讓我們大大吃足了苦頭。

當我們離開德國前往蘇聯,火車開了將近15個小時,離開波蘭時慢慢停了下來,我即刻問了Athina我們還會去另一個國家嗎?我們有沒有簽證?(在這次的行程辦理簽證也是訓練的課程之一,我將大的地點需要的簽證辦妥之後,剩下的工作就交給同行的學生處理。)

當Athina回答我說:我們只是經過而已,不會停留,所以不需要簽證……我的心裡開始產生不祥的預感。不管我們有沒有停留,只要我們經過的是陸地國境,除非我們在空中飛行,照慣例都需要簽證。Athina拿的是美國護照,所以對她來說,簽證這件事沒有太多經驗。

等火車完全停下之後,荷槍實彈的阿兵哥陸續上來,要我們一一從臥鋪出來,他們牽著獵犬嗅聞有沒有走私品,搜查每個房間,最重要的是查看我們的簽證……我的心一直往下沉……這時不需要所謂國際語言,也不需要多麼流利的英文,只要講Yes!No!Go!就已經達到溝通的效果。

而現在,我們就是下車,Go!被遣返!

這裡是位於波蘭與蘇聯之間一個很小的國家白俄羅斯,貝魯斯(Belarus)。每年簽證費不斷提高,最令我擔心的是,曾經有媒體寫過,「白俄羅斯是歐洲的北韓」,我很確定我們是因為沒有簽證,而被迫中途下車,但不敢篤定我們只有犯了這個錯。當時並不知命運為何,被送上沒有窗的廂型車,坐了滿滿的軍人,隨著我們兩個對罪刑無知的「囚犯」,他們也悶不吭聲……

Athina才發現原來一個小小的「自以為是」,造成了我們必須改變後續的計畫。這並不一定是疏忽,而是因為不懂所以覺得不重要。有時候以為自己會講英文,反而對很多事情太放心,以至於造成疏忽。

我自己在事前準備工作是必須到處「讀」別人的經驗。當你進行一件沒有經驗的事情時,必須先去了解別人是否會有相同的分享。開始走這一趟行程之前,我會先去讀已經有經驗的人所分享的心得,在網路上可以找到許多分享的文章,不管是法國人、德國人,他們也會用英文來發表,等你一讀再讀之後,也等於在還沒開始行程之前,已經先跟大家環遊一遍了。而Athina是讀了,但她選擇忽略,而我疏忽了行程前的確認。以至於發生這趟被遣返的意外行程,因為白俄羅斯的阿兵哥全副武裝,我嚇得腿軟,走得很慢,阿兵哥大方出手幫我們抬行李,當下我感覺他們沒有敵意,有小小的放心。

沒有簽證的我們,與另一個德國人,一起被遣送到離波蘭最近的一個車站,這時我才放了心,我們接受的懲罰,就只是人走就好。

就在我們商量應該怎麼走下一步時,跟我們一起被遣返的德國人用英文表達他會說德文、俄文和一點波蘭話、英文,可以跟我們一起走。此時英文成為我們之間的溝通工具。從旅程開始到現在,流利英文的定義不是透過考試,而是遇到危機處理時,你怎麼解決問題。當英文很糟時,我們可以比手畫腳,想盡辦法讓對方了解,而當英文很流利了,如何把英文轉換成最簡單的東西傳達出來而達到溝通的目的也是一個考驗,同時你能不能在很快的時間之內,讓想知道的結果利用各種其他輔助方式,彼此確認之後得到明確答案?我很慶幸這位德國朋友會說英文。其實我們只用了非常簡單的句型:Let me help you. I speak English. You don’t have visa……

使用的字彙也是最基本的1,000字之內,airport、visa,很多人認為1,000個字彙不夠用,但當你能夠把這1,000個單字用到極致,不一定要想出很冗長的句子,而是善用已經知道的字,去達到溝通的效果。人在面對面說話時,我們的表情、肢體語言也是講話的一部分,如果你懂得去反映各種輔助技術,也會讓語言變得更流利。

德國朋友查詢德國網站的資料,然後用僅僅有限的英文與我們解說,我也馬上打電話請求美國學生協助,問哪家航空公司可以直接買便宜機票。在危機狀況發生時,可以透過語言讓對方知道我們的需求一模一樣,可以馬上求助,不管跨越多少國家,我們同在一條船上,也像在進行一場三個人的國際高峰會議,一起找出解決的方法,這也是面對21世紀,我們必須要學習,但學校無法教你的東西。

很多時候,不知道是因為英文交了朋友,還是英文解決了問題,增加了麻煩?當德國朋友提出幫助時,老實說我並沒有馬上答應,在當時的情況下,我必須了解他為什麼要幫助我們?當自己暴露在必須得到協助的情況下時,能不能用語言來判斷與分析,究竟安不安全?究竟可不可以?而會說英文的德國朋友,說明自己是以難民的身分到德國的,把自己的出現交代得很有邏輯,讓我們放心他的出現不會為我們帶來其他的危險,接下來我們必須經過的地方都是公共場所,況且我們有兩個人,他是單獨一人……這些判斷是旅途中非常實際的一環。

最後我們訂到了飛往莫斯科的機票,他也預訂了自己的班機,為了答謝他的幫忙,我為他付了一夜旅館的費用。準備離開時,身上還有一些波蘭錢幣的他,說要盡「地主之誼」,用他僅剩的波蘭錢買了兩杯熱巧克力給我們。

Chocolate?

雖然只說了這個字,但突然有無盡的溫暖湧上來。坐了15小時的火車,折騰好幾個小時,零下的天氣溫度,喝完熱巧克力,似乎稍微舒緩了一開始的緊張與不安,我們說再見,繼續彼此該完成的旅程。因為英文,我們當下交了朋友。這次簽證事件過了之後,我們應該不會再有見面的機會,但因為那一杯熱巧克力,為這場交流畫下一個完美的句點。

我有時在想,什麼才是流利的英文?你把史上最強單字本全部背下來了,你把常用文法練習全部做完了,但不管懂的單字有多少,不管文法句型複不複雜,你碰到問題,知道如何解決問題,以重點溝通,你的英文便是流利了。

究竟你為什麼需要英文?

如果學習英文對電子工程師來說是現在所迫切需要的一項能力時,就不能當作只是興趣而已,而必須成為職業的必需品。

已經是中階主管的電子工程師問我,希望英文好一點,是不是應該出國念書?可不可以建議哪個語言學校比較好?像這類問題我並不陌生。回台灣後,無論家長,國中、高中、大專院校學生都提出這樣的問題。但我希望這位電子工程師能夠再次深度思考一下,提出他真正想要與我們交換討論的問題,同時也希望他的問題可以再更聚焦。已經有實戰工作經驗的他, 有既定的工作目標,也明確市場的需求,應該要從這些項目中再提出一個具體且核心的問題。

譬如說我的網球技術不好,但我並不常接觸網球,最多有過一、兩次玩耍的經驗,所以我的網球技術不好是應該的。但網球技術好不好對我來說並不重要,我要的只是偶爾打打,當作興趣好玩而已。如果學習英文對電子工程師來說是現在所迫切需要的一項能力時,就不能當作只是興趣而已,而必須成為職業的必需品。對於必需品來說,應該要講得越貼切越好。例如鞋子,就要區分是高跟鞋、平底鞋、涼鞋、拖鞋或靴子,更甚一點連材質也要考量。當你去找一雙鞋時,如果確切知道自己的需求,就能更明確地找到自己想要的鞋子。同樣地,當個人碰到工作上的需求,要更精準地了解個人的需求是什麼?

硬實力、軟實力、巧實力

哈佛大學企管系提出三種針對企業營運需要具有的實力,也就是硬實力、軟實力、巧實力。

硬實力包括硬體設備,以國家為例,便是看其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軟實力指的是文化、價值觀、意識形態跟民意;巧實力介於硬實力與軟實力之間,集合兩方的優點靈活運用,也就是所謂戰略、企劃。

以我自己為例,過去在紐約教室非營利機構工作時,常常需要巧實力。以寫企劃書為例,而企劃書的內容考量的是現有的資源(如教室、房租、水電、課桌椅)以及額外補充的資源統合,從硬體角度來思考就需要更多書、電腦等等,從軟實力來設想就是針對學生族群、學生對象等。而巧妙運用兩者,以搭配與調整的能力,在帶領學生學習的氛圍下,與巧妙的規劃之下,增加更多學生可以參與的過程,就是所謂的巧實力。

英文能力是升遷最大障礙?

電子工程師的英文能力困擾他許久,我們透過談論他過去的學習經驗與工作環境,了解他周邊資源與職場現況,進一步挖掘真正核心需求問題的所在。我發現第一個有趣的地方是電子工程師的公司名稱。

由於客戶大多在海外,但因為公司的英文名稱外國人不會發音,所以領導者改變了公司的原有名字發音。在國外老外不會因為你不知道怎麼說他的名字而改名,最多換個小名。就好像某個人叫James,因為你發不出音,所以可以叫他Jim,或者某人叫William,你也可以叫他Bill,改叫小名並不表示他們的名字不叫William 或者是James。所以無論國內或國外,名字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像電子工程師的公司做出這麼大幅度的改變,反映著這個公司企業對客戶採取了一種全力配合的態度。也就是說,公司的每個員工都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是這個企業的行銷武器,那麼「英文語言能力」的基本需求對這家公司來說就是百分之兩百的重要。

工程師與同事之間也出現升遷上的差異。

有些從美國回來的同事升遷上就比他這個本土訓練出來的工程師來得快,主要是他的語言能力沒有留美同事好,而且當他講英文時,翻譯人員會試著糾正他的英文語法,造成自信心受損。而某個程度上他也認為自己沒有留學,因此所有人的英文都比他好,這樣的預設立場造成他越來越不敢開口說英文,但其實他聽得懂英文,也有基本英文能力。他計畫留職停薪,帶著全家大小到美國或英國去加強語言能力。我感受到他強烈的失落感,當然對於這樣的魄力跟決心相當欽佩,但同時我懷疑這樣的決定是否確實針對他的核心需求?

建議方法:先找出自己的興趣

選擇語言學校的人,大部分有繼續升學的計畫,例如:碩士或博士,他們需要完成一個英文考試程度。當然,現在也有一些商業英文的課程,但是商業英文的課程較為制式化,例如:多益。

這名電子工程師已經有足夠的詞彙量和文法概念,基本的英文能力是有的,只是這些基礎都被放在一個非常防水的保鮮盒裡,處於一個非常密封保鮮的狀態。因此我們只需要設想一個辦法,來幫助他收穫這個果實。無論跟客戶談生意也好,或接待也好,都免不了人跟人之間的互動。人不是機械,人是有表情、聲音、味道及動作的,這些種種都會讓人的生活與他人息息相關。

我建議他有兩個方向:第一個找出個人興趣。第二個跟著他的小孩一起在家中營造出英文學習環境,讓他熟悉自己講英文的聲音,同時,他也能夠將已經知道的英文詞彙傳遞教育孩子。另外,在特別的時間與孩子一起交流,這些學習的型態包括上網、聽音樂等等。利用這些形式,使得英文單字和句子可以運用在我們的生活中。

我更建議電子工程師尋找幾個不同的網站,比較這些網站所發出的英文語調是否類似,如果雷同的話,就可以從中擇一來學習。由於目前使用英文對話的國家相當多,如:澳洲、紐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等等,這些國家都是使用英文來作日常會話,但語調都會有些微的差異,因此,在學習的過程需要明確選擇一個熟悉的語調來練習。這個過程也讓我們知道不同國家英文發音的不同調性,進一步妥善選擇後放入電腦裡頭,一再練習。除此之外,自己也可自行錄製個人練習的內容來練習英文聽講我非常確定他的英文程度足以教導他的孩子,其實家長可以運用所熟悉的發音及字句來練習,自然地活用在生活當中,並且將這樣的學習心態和模式傳遞給他們的下一代。

出國充電是要把你的電放掉

如果自覺講英文怪異,孩子也會覺得怪異, 這些怪異感其實都是被影響捏造出來的。當你自然地接受英文這個語言,它就會被你自然地接受,並且自然地說出口。

記得過去我在紐約教室教職員中文時,一進教室我就開始使用最熟悉的母語中文,這是我刻意營造的學習環境,我希望他們能夠體驗學習不同的語言。因此我計畫在辦公室花十分鐘來教中文,給予他們一個經驗。

每個人接觸一個陌生的語言時會有些尷尬,但基於信任關係,他們知道老師必定會想盡辦法讓他們聽得懂我所要表達的意涵。在這樣一個信任關係下,學生們就開始慢慢地接受老師的引導。因此,短短十分鐘內,我的學生及我的同事們開始學會使用中文唸出數字,從一講到十。

我認為在家中營造一個比較輕鬆愉快的語言學習環境,慢慢熟悉英文這個語言,進而在工作場所讓同事發現。其實自己是可以講幾個簡單的英文單字,循序漸進地解除對於英文的恐懼,然後開始與客戶接洽時,也能夠嘗試開口說出英文與客戶會談。

另一方面我建議,如果真的想要出國深造,最好規劃學習語言之外的專長或知識為主要目的,使得一家三口享受這個學習的旅程。不要因為個人沒有辦法升遷,沒有辦法轉換工作跑道而洩氣,興趣與喜好是可以被挖掘出來的。讓自己短期充電,把工作上的不愉快和壓力進行轉換,甚至是排解。充電最大的目的不是去念更多的書,充電是把你的電給放掉,讓你有更多的空間可以去補充能源,如果你的電池一直是滿格的,如何再繼續增加電量?同理,如果個人在其專業領域裡呈現飽和的狀態,將很難再有動力去補足所缺乏的元素。

這名工程師必須要改變他現有的工作內容和態度,運用語言這個軟實力搭配原有的學歷和經驗,巧妙活用他的巧實力來讓語言和自己沒有隔閡。語言的啟發,不能硬是透過工作的需要才去培養,這將會讓學習跌入一個痛苦的深淵。在現有的工作領域裡他已有專業,公司也認同他的專業,我們何不將語言當成另外一種興趣喜好來學習,自己營造一個和善的語言學習環境,也在未來為自己的工作加分。

書籍簡介

書名:環遊世界的英語課:從紐約出發到台灣的英文外賣走透透

作者:楊筱薇

出版社:大田

出版日期:2014/07/11

楊筱薇在異地25年;全球使用英文的132個城市中,她走過16的城市;待過五個國家念書;曾經錯過飛機3次,遇到5、6次罷工,受恐怖組織威脅7、8次;學習沒有終點‧2010紐約時報最佳英文老師‧告訴你什麼是全世界共同語言!這是一本可以啟發你,讓你有機會得到在21世紀生存,必備的學習力,工作力與創意力。想做一個不被淘汰的國際公民,讓楊筱薇老師的英文外賣到你家吧!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學習 環遊世界 英語課
閱多.閱好
閱多.閱好
出版社
展開箭頭

閱讀使人生豐富,看不到的風景、吃不到的食物,就用閱讀補足吧! 在這裡我們為您挑出五花八門好文,讓您生活“閱”來越豐富。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