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清晨採橡膠少女的悲歌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生活 | 時尚藝文

清晨採橡膠少女的悲歌

清晨採橡膠少女的悲歌
橡膠種子
▲橡膠種子 (攝影者:王毓雯)
撰文者:王毓雯
商周茶館 2012.01.02

商業周刊第1249期,除了轟動一時的封面故事《阿共、銀彈、虱目魚》,還有一篇「不情願接棒,他卻把下腳料變金山」。資深記者王毓雯前進馬來西亞,專訪輪胎大廠的供應商。橡膠,曾經馬來西亞是全球最大出產國,在橡膠、土地和經濟之間,還有一些不為人知,卻影響深遠的故事......

清晨三、四點,多數人還在熟睡時,馬來西亞的橡膠林卻早已甦醒過來。

印度人、華人拿著圓刀、銼刀,先在一株株的橡膠林上,綁好一個個容積2~3百公克的小碗,再沿著樹皮斜斜劃過一圈,一滴滴原膠樹汁順著刀痕流進小碗裡,等待工人回頭採集。

這一切,都得在太陽出來前完成。因為橡膠汁液一遇到太陽,就會開始凝結;下雨也不成,汁液不僅太稀,還會隨著雨水四處流,「全都浪費掉了!」橡膠農說。

採集橡膠的過程太辛苦,工人們得對抗滿天飛舞的蚊蟲、不時咬上一口的蛇類,還曾發生過印度女孩在採集時遭到強暴的惡行。膠農俯身從地上拾起幾顆如鴿子蛋般大小的橡膠種子,讓我們放在手上把玩,襯著天然橡膠淡淡的酸味,我極力想像著跟我年紀差不多的華人女孩,清早摸黑採橡膠以貼補家計的模樣,一位馬來西亞華僑朋友告訴我,那是她最不願意想起的回憶。

城鎮化減少了橡膠林種植的面積,餘下的橡膠林,也因為採集工人難找等客觀因素,逐漸改種油棕樹。油棕樹產出的棕梠油,可以拿來作成奶油、香皂等等,經濟價值遠比橡膠林要高,而且種植三年就可以開採;結果期間,每個月收成兩次,工人比較好找。但橡膠林卻得種上六、七年才能開始收割,每年除了十一月到二月的落葉期,其他時間裡,每兩天就得收成一次,需要大量人力。

也因此,僅管天然膠價格過去十年來上漲七.五倍,馬來西亞的天然橡膠產量還是不斷萎縮,從往昔的全球最大產國,逐漸變成第三大、落居在泰國與印尼之後,角色也從出口國轉變為進口國。這樣的轉變代表著馬來西亞國家的富裕,大城市裡彷彿永無止盡的塞車陣,因為免稅從各地吸引絡繹不絕的遊客,辛苦採膠的畫面,也逐漸被遺忘了。

延伸閱讀 不情願接棒,他卻把下腳料變金山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橡膠 馬來西亞
商周茶館
商周茶館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每個星期四,熱騰騰的《商業周刊》準時上架。一周出刊一次、一年有52個星期;可是,還是有好多採訪幕後,還有好多現場第一手觀察,還有好多只有記者才看得到的小花絮,在一年一萬多頁的紙本雜誌上,你看不到。《商周茶館》開張,吃完了雜誌主菜,再來茶館喝喝茶;商周記者們把藏在報導背後的許多小故事,和讀者分享。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