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別再把「完美主義」掛嘴上,其實你有拖延病!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別再把「完美主義」掛嘴上,其實你有拖延病!

別再把「完美主義」掛嘴上,其實你有拖延病!
撰文者:韓星姬
暖心讀冊 2014.04.22

金副主任今天依舊兩眼放空,盯著電腦螢幕上不斷閃爍的滑鼠游標,組長吩咐他要交出一份新產品的行銷企畫案,已過了四天還是零進度狀態,眼看明天就要開會討論了,卻想不出任何能夠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點子。「怎麼辦?至少要寫出一點東西才行啊」,握著滑鼠的手已焦慮到滿是手汗,但電腦螢幕上的滑鼠卻是游向「本日熱門關鍵字」。

得到相同工作指示的鄭副主任,正在認真準備簡報資料。但金副主任心裡卻暗自不屑鄭副主任,因為鄭副主任做事總是粗心大意,即使每次認真做出報告,也是漏洞百出,常被組長訓斥。金副主任認為:「與其做成那樣,還不如別做。」最後,他在隔天早晨會議前十分鐘才終於交出報告資料。其實這次會議的主要目的在於,為了擬定行銷企畫案而請大家先蒐集各種相關資料,但是金副主任因為一如往常地堅持一定要產出一份完美簡報,反而沒能找出那些最需花時間蒐集的市場調查資料,所以最後他在會中還是被長官訓斥一頓:「你究竟前幾天都做了些什麼?竟做出這麼爛的報告!」

絕對別當完美主義者

廣告

心理學用語中,有個詞叫「拖延症」(morbid procrastination)。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毛病:明明隔天就要考試,今天卻還在整理書桌而不念書;截止日就在眼前,卻還在逛網站消耗時間。這樣的拖延行為很正常,往往出現在對於做出某項決定或某件事感到焦慮或壓力時;有些人還會因為拖延症狀太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這些人常會成為別人眼中的懶惰鬼,但其實他們內心充滿了壓力與焦慮感。

這些人往往是完美主義者,他們害怕失敗,不容許自己出任何差錯,以致許多想法僅止於空想,必須花費很長時間才能將想法付諸行動;深怕最終無法完美呈現的恐懼與擔憂,讓他們常會放大眼前的課題或任務。人類原有迴避或忽略壓力的本能,所以完美主義者每次只要接到任務,就會不斷做其他事或以拖延甚至睡覺來逃避現實。

當然,想把事做好並不是壞事,但是當過度完美主義時,只會覺得自己總被壓得死死的,人生變得痛苦不堪。根據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塔爾.班夏哈的說法,完美主義者會將人生這趟旅程想像成一條筆直道路,只將焦點放在最終結果,不懂得在朝目標前進的過程中享受樂趣,因此往往負面看待所遭遇的狀況,認為所有事情非黑即白,小小失誤也會被認定為失敗。對失敗的極度恐懼,使他們不敢嘗試新挑戰與新冒險;所以與其去嘗試某件事,他們會選擇先將事情

擱著,並以此為由放任自己懶散。完美主義者認為,自己只是還沒開始做,一旦做了一定會做出比別人更好的成果,加上為了達到完美結果,會不斷重複準備動作,最終則是落得什麼都還沒能正式開始,自己已經筋疲力盡的下場;最後就算達成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結果,也無法享受成功的喜悅。簡單來說,完美主義者是不幸福的,根據一項調查顯示,完美主義者的死亡風險比一般人高出五一%。

廣告

原本想端出完美作品,最後卻只拿出糟糕作品,這該如何解釋?無法容忍失誤與缺點的人,往往是因為小時候被父母過度要求,這些人大多是在成就導向的父母管教下成長,只有當自己完美達成某件事時,才會得到愛與認可;若沒能得到父母的愛,就是因為自己做錯事或沒做好。這些人會不知不覺養成一套信念:若要持續得到不變的愛,就要把每一件事都做到好。尤其現代社會不斷鼓吹年輕人要做頂尖人才,絕不可犯錯;但完美主義者如夸父追日,最終會落入「失敗者」的下場。

失敗無價

然而,世上是否有零失敗的成功呢?好比嬰兒學會走路前,會經歷無數次跌倒;學會清楚說話前,也要經過咿咿唔唔的階段;累積無數次失敗經驗,才會帶來成功的機會。史上最偉大棒球選手貝比.魯斯(Babe Ruth, 1895-1948),在三十年棒球生涯中,敲出了創紀錄的七百一十四支全壘打,也是三振出局最多的紀錄保持人;被選為最佳籃球員的麥可.喬丹(Michael Jordan, 1963-)也曾投出九千次以上的失誤,在將近三百場比賽中落敗;發明王愛迪生也是經歷無數次失敗後才成功,曾有人說他為了發明一項產品,經歷過一萬次失敗的事實,他答道:「我不是失敗,而是成功發現一萬種無效的方法。

當某人成功時,常被歸因於聰明或天分,但對成功者來說,成功不過是在無數次經驗中找出一項正確方法罷了。他們熱中實驗並且不停向下一關挑戰,雖然經歷種種失敗,依然相信所有挫折都能克服,並且充滿自信;因為他們明白,其實失敗根本不算什麼。

世界第八位成功攀登十六座八千公尺以上高峰的亞洲人、登山家嚴弘吉,在他三十八次的登峰紀錄中,只有二十次成功。在登山過程中,他曾目睹同伴死亡,也曾與死神擦身而過,但他仍舊朝山頂邁進,不是因為他戰勝了恐懼,而是因為他接受恐懼本身。「人們重視的是我成功登頂二十次的紀錄,但我重視的是過程中所經歷的種種失敗;人們重視的是締造紀錄的嚴弘吉,但我重視的是與我一同登頂不幸罹難的同伴;人們重視的是我與聖母峰的對決,但我重視的是與自我的對決,因為戰勝自己才是真正的成功。」

無論成敗,試過再說

失敗沒有什麼,失敗越多,成功機率便越高,因為他們同樣得到了那麼多經驗。與其追求完美,更應努力累積各種經驗;與其不斷空想,不如起身行動,不論結果好壞,那都是做了之後的事。某位大學美術老師曾出過一項作業,要學生一次繳交一百個草圖,因為比起苦心創造出一張畫作,從隨意畫出的一百張當中挑出好作品的機率更高。忍受未完成的狀態也是一種應養的習慣,一旦養成了先開始再說的習慣,之後再盡力修飾到完美,相對來說更為容易。

當我們面臨困難時,一定會感受到壓力,但完美主義者往往會把問題用放大鏡檢視,將自己壓得快要窒息。明明是同一盤披薩,他們不會看見可切分成八片,眼中只看見那一大盤,並擔心著「這麼大一盤,我怎麼吃得完?」

要是能將大問題分解成小問題,心理負擔會不會較輕呢?就像要解完一整本習題,如果叫學生先將偶數題答完,會感覺更容易下手一樣,無論多麼複雜困難的事,只要將它分成好幾個自己能夠承受的等分,一項一項處理即可。當累積許多達成小目標的經驗後,轉眼間妳就會發現自己已經抵達最終目的地。

有位年紀已長才開始學畫的畫家,他無論一整天多麼疲勞,也堅持要在畫板上至少畫一個點才能入睡,後來他述說自己能夠不斷推出新作品的祕訣,就是靠他每天的那一點累積出來的。聽了這句話,讓我想到我們的人生也正是如此,藉由一天一天的累積,才能完成人生這張畫作。在這幅畫裡,除了有開心、成功、希望的色彩,也充滿著痛苦、失敗、挫折的顏色。但是從遠處觀看這幅畫時,妳會發現所有顏色都很協調地融合在一起。

女兒啊,雖然什麼事都不做就不會失敗,但也不會成功的。而且人在死前最後悔的往往不是曾經失敗,而是那些自己想做卻沒能嘗試的事。所以希望妳不要自我設限太多,什麼事都先去試再說吧。就當作是為了日後不讓自己留下太多後悔,所以該將人生這幅畫多添一些不同的色彩,妳說是不是呢?

書籍資料

書名:心理醫師媽媽告訴女兒的31件事
作者:韓星姬
譯者:尹嘉玄
發行日期:2014/03/04
出版社:商業周刊

韓星姬(音譯)한성희

小兒科醫師及心理醫師、專業精神分析師。1956年生,畢業於韓國高麗大學醫學系。曾任職於國立首爾醫院21年,並擔任韓國精神分析學會副會長,以及大韓小兒青少年精神學會行銷理事。目前為高麗大學與成均館大學醫學系兼任教授,並開設YIHAN MIND CLINIC,專為心理受創的患者進行諮詢治療。

>>購買書籍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完美主義者 完美主義症候群 完美主義 英文 完美主義
暖心讀冊
暖心讀冊
出版社
展開箭頭

愛書人來讀冊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