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週末小旅行》[桃園大溪].永福龍山寺步道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生活 | 旅遊

週末小旅行》[桃園大溪].永福龍山寺步道

週末小旅行》[桃園大溪].永福龍山寺步道
撰文者:Tony

永福龍山寺步道位於桃園大溪永福龍山寺後山方,是大溪近郊一處容易親近的賞桐景點。 龍山寺坐落於台3線約32K永福派出所旁,創建清同治7年(1868),是一間古廟,主祀觀世音菩薩。 現在的寺廟外觀,是民國71年(1982)改建後的模樣,已失古貌,廟內牆壁鑲崁石匾碑文,記述龍山寺的興緣起及開墾永福有功的黃龍安兄弟事蹟,內容寫得很詳細,可說是一篇永福地區的開發簡史。永福,舊稱「烏塗窟」,先民來此拓墾時,挖到黑土,可能是當地煤脈淺層外露的烏黑礦土。黑土,閩南語發音為「烏塗」,因此稱這處山谷就被稱為「烏塗窟」了。

烏塗窟最早是由黃氏兄弟所拓墾。黃龍安、黃龍松、黃龍蕙兄弟,福建泉州廈門人,原定居於滬尾(淡水),經營「德春行」,賣賣致富, 清同治4年(1865),黃氏兄弟請得墾照,組成「黃安邦」墾號,同治7年(1688),率眾入墾烏塗窟。

入墾之初,受到當地原住民的反抗,泰雅族出草殺人,墾民人心惶恐。 於是從艋舺龍山寺朝拜割火分靈至此地建廟,仍名為「龍山寺」。 後來順利闢地千餘甲,召募墾戶七百餘戶,烏塗窟形成聚落,設立永福庄。

廣告

廟的左右兩側都有步道可以通往廟後方的登山口。我從面向廟的左側進入,繞往廟後方, 來到登山口,這裡有六棵百年荔枝老樹,枝葉荿盛,形成濃蔭大樹。

這些荔枝樹是清朝同治7年時,黃安邦墾號進入永福地區時,從家鄉移入一百多株荔枝幼苗, 在當地的公館、虎豹坑及龍山寺等地各種植三十餘株,如今僅存龍山寺後方這六棵荔枝老樹,樹齡已達140年以上。

從荔枝老樹所在的登山口出發,有左右兩條路線,形成環狀路線。我選擇從左線石階路上行, 沿途有白色的油桐花叢點綴於林間。水泥石階路一路爬升,不過每級石階落差小,踏踩較無負擔,邊走邊賞景,不覺疲累。

約十來分鐘,左線與右線會合,續爬一段石階路,即抵達步道最高處的壽山亭。 壽山亭是步道終點,涼亭所在的小山頭名為「壽山」(長壽山),所以永福龍山寺步道又稱「壽山步道」。 站在亭前,從林間開闊處,可以眺覽附近的鴻禧山莊及金面山,油桐五月雪點染青巒綠叢,景色如畫。

廣告

永福龍山寺步道當當簡短,從龍山寺出發,約一、二十分鐘即可登抵壽山亭。 過壽山亭,有稜線山徑可續往烏塗坑山、二鬮山等。我繼續前行,走了六、七分鐘,林間小徑,路況不錯,幽意更勝永福龍山寺步道的水泥石階路。 稜線山徑途中有左岔路可通娘子坑產業道路,出台3線,繞回永福龍山寺。不過後續路況不明,所以我只走一段稜線山徑,即循原路折返。

回程改由右線下山。右線途中有祿山亭、福山亭兩座涼亭,出口返抵龍山寺的另一側。 若老幼體力稍差者來訪永福龍山寺步道,建議可以選擇走右線上山,沿途有福山、祿山及壽山三座涼亭,可以逐段行走,在涼亭休息賞景。 這裡是桃園的賞桐路線之一,沿途有不少油桐樹。每年四、五桐花盛開時,是最佳造訪時機。

原文請見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小旅行 大溪 週末 桃園 大溪龍山寺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Tony
展開箭頭

Tony,1961年,台北市人,一位熱愛山林的文史工作者,長期在北台灣各地旅行、登山、探索古道,著有《台灣古道地圖》、《台灣郊山地圖》、《大台北自然步道》、《桃竹苗自然步道》《宜蘭自然步道》等書。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