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一個曾有失敗婚姻的哈佛教授:離婚教我的事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心靈成長

一個曾有失敗婚姻的哈佛教授:離婚教我的事

一個曾有失敗婚姻的哈佛教授:離婚教我的事
哈佛榮譽教授 霍華.史蒂文生
哈佛榮譽教授 霍華.史蒂文生 (來源:霍華.史蒂文生提供)
撰文者:單小懿
商周茶館 2014.01.06

哈佛商學院教授霍華.史蒂文生(Howard Stevenson),《富比世》譽為「創業家之獅」,他發現幸福不在於統統拿A,求圓滿不求完美,最快樂。很多成功的人並不幸福。但為何會如此,卻很少有人深究過。不過史蒂文生做了,也因此改變自己對人生經營的態度,甚至,在瀕臨死亡的那一瞬間,他可以這樣告訴自己:「我,沒有遺憾!」 商業周刊在兩周前刊登了史蒂文生的故事,以下是商周記者單小懿與其訪談的全文:

問:你是如何得到這些想法的?

答:我在人生很早的時候便開始問自己問題,因為在一個小鎮長大,來自一個相對偏僻的地區,你開始會問世界是甚麼樣子,然後嘗試著回應它。我來自於猶他的Halliday鎮,那是一個農業社區。我很幸運取得了史丹佛的學歷,那是一個很不一樣的世界,每一次你改變了世界,你開始問自己,該怎麼做?然後我開始對怎樣過好生活(what is a good life)感興趣,我開始研讀哲學和數學在史丹佛的時候,哲學上給的答案,跟生活上遇到的有所背離,但是好像又很適合我。

廣告

問:那你改變了社會幾次?

答:我沒有經常改變。當你心裡有一個疑問關於,是否有個天堂,你可能很早問了這個問題,但是你不可能到很後面才會知道答案,因此你必須問自己,我到底要過怎樣的生活,我的結論是:我想要過著每一天就好像我活著的最後一天,直到我面見神的那一天,我可以跟他說我這一生盡量做了認為對的事情。

雖然我在基督教信仰家庭長大,但是我不是基督徒。很多有堅定信仰的人,認為他們對此有答案,但是我看過很多宗教經典,東方到西方,裡面有很多關於生活原則,然後得到一個結論:如果你想要得到特定的結果,必須行為有方。有位偉大的猶太哲學家說:如果不是為自己,那要為了誰?如果我只是為了自己,那我是誰?如果不是現在,甚麼時候呢?對我來說都是很好的建議。

問:跟其他談快樂的書比,你的比較是經濟的角度談快樂嗎?

廣告

答:我對人生有新發現,是在我寫了本書名為「八分滿幸福」(Just enough),在梳理我們採訪了很多成功人,看起來很有趣,我們發現他們本身充滿了矛盾,成就(achievements)—我該如何達成外在目標,金錢、權力、名望,是一種成功的型態;快樂—對自己和對生活的感受,這是另種成功的型態,是另一種成功的型態;意義(significance)—我做了甚麼可以幫助別人,而別人也覺得這很重要,是另外一種;legacy—我現在做的事情有那些會在我死後繼續留下來。

但是彼此之間經常互相牴觸,很多有成就的人並不快樂,快樂的人並不成功,他們躲在牆角微笑,像我的祖父,是個成功的童軍團團長,死後沒有甚麼錢,但是在童軍界享有很高榮譽,你也可也想想馬克思,為後人留下豐富的遺產,他很有名,但是他在生前受家人虐待,也是一個酒鬼,應該也活得不快樂。這4件事其實互相矛盾的,因為背後牽涉到不同的情緒和情感。所以當你決定我的生命裡要這些互相矛盾的東西時,就要問自己:我該怎麼做?單純擁有事業成就者,沒辦法像海明威、瑪莉蓮夢露那樣自我實踐,所以你會問自己,我該怎麼管理?這不算經濟學的角度。

每一個成功背後的動機都不同。假如快樂是有關於滿意和自我實現,未必有助於你完成成就;如果意義的動機是關愛,未必會因此而快樂;legacy是有關於普世的,有時候你得把成就別人先於成就自己。

至於成就,成就不是成功的枷鎖,而是說每一天你都想要更多,想要成就更多,要更多錢、吃更多食物,如果你不控制限制自己,你永遠無法享受別的事情。

所以我想要說有一個人生法則是,只為每天設定目標(setting for today)以給自己動機,一旦完成後自我感覺良好,就可以往下個目標移動,好比我認為自己工作已經夠了,可以回家與家人同樂,但是如果我不為每天設定界線和目標,永遠有做不完的事情。

我是想要說,在成就上有很高成就,未必會為你帶來快樂,要管理的是,你要賺多少錢才夠?如果你覺得夠了,就算還不到你想要的金額,就算你只有30歲,你也可以說,我已經賺夠了,我想把我的成功分享給別人,你得到了成就感,同時也得到分享的快樂,我知道我永遠當不成比爾蓋茲,有人會說我覺得我很窮,因為蓋茲比我有錢1000倍,但是好歹也有個好幾百萬美金,但是也有人很窮但是因為幫助別人感覺很開心。

問:你怎麼看待自己呢?你在這四方面很平衡嗎?

答:我不會用balance這個字,我會用joggle them。因為當你想到joggle,就好比你有4個球,手上有1個,空中有3個,當joggling的時候,手上的是你認為最重要的球,你不能讓他掉下來,我認為人生就是要接住掉落的球(catch the falling ball)。你看很多成功的人,通常接不住家庭的球,也有人為了顧家庭,讓成就的球掉下來。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寫書的時候強調從結尾開始,他們必須想像到最後的時候,生命會變成怎樣,然後從那時回推到現在,從現在開始投入。

問:你是個成功的人,也見過很多成功的人,成功者的關鍵似乎就是無止盡的動力,但是你現在卻說「八分滿」就好?

答:是啊,因為你今天滿足的標準,未必是明天滿足的標準,而且你有長遠的目標。舉例來說,你一開始很窮,然後你希望幾年後會有很多零的存款,時間到了,你比預定的標準來得更好,這會讓你對自己滿意,但是對於長期目標而言,你可能並不會感到滿意。

這就像我遇到很多成功者的秘訣,就是吃掉1頭象:你一口一口慢慢吃。不過要注意背後有幾件事:第一,我們不會每樣事情都成功,我就不會是成功的棒球明星,我必須選擇成功的領域。選擇寫書,意味著你就沒時間打網球。

要成為成功的射手有兩種方法:一是練習練習練習,一是先射箭再畫靶心,很多人選擇後者,先射了箭再畫靶然後說我做得很好,我覺得這是錯誤。相較於一個人想要有美好的生活,就去思考究竟美好生活的元素是甚麼,然後持續地量度該怎麼達到。想想很多成功者的例子,年輕時毀掉他們的家庭,到八十歲再取個年輕老婆。

問:年輕人還在成功的路上,想不到這麼完整?

答:你要趁早開始想。我想說的是,要趁早開始思考人生的目標,其次是不要欺哄自己。我很喜歡打網球,每周都打,但是我並不擅長,為什麼我喜歡打網球?因為我喜歡跟人在一起,也運動到了,所以這結合了兩件事情。一是運動有助於健康,另個則是讓我有機會跟朋友再一起。我選擇網球而沒選高爾夫,因為網球只要打一個半小時,高爾夫卻要玩上三到五小時,那會占用周末我跟家人相處的時間。

問:你很了解你自己?

答:我想這是亞里斯多德等很多哲學家所說的,起點從認識自己開始,誠實面對自己。因為很多人用各種技巧欺騙自己,他們欺騙自己想要甚麼。

問:你有騙過自己?

答:我想我一定有,但是同時也盡量避免不要這麼做。我也經常對我學生說,有時候欺瞞世人沒甚麼關係,但是欺瞞自己很危險。因為會誤導你往幾個方向:你會告訴自己只要再多努力一點就會成功,好,我覺得我自己很努力,但是我怎樣也沒辦法成為籃球隊員,因為我太矮…(成功的謬誤)

問:2007年的心臟病發你沒有甚麼遺憾,你對人生應該很滿足,如何評估自己很滿足?

答:我以剛剛講的那4樣做為評估。

1.成就—我還可以,我有好幾個面向,同時專注在自己擅長的面向,

2.意義—我努力讓自己對家人產生意義,並且平常多做慈善活動,我最樂於協助科學家,因為她們最有機會改變世界,我也熱中於環保運動,因為我們對地球有責任。

3.快樂—我覺得我是快樂的人,因為我知道怎樣可以讓自己開心,諸如我知道我自己不喜歡雞尾酒派對,但是我喜歡共進晚餐或午餐,因為我喜歡對大眾演講或者面對少數人講話,但是我不喜歡在一群人裡面社交。

4.遺產—有幾門課是由我開始的,然後有後面的人承接。

我攤開看四樣,我雖不有錢但是足夠,在學術圈也有適當的名聲,或許我不如同是來得投入,但是我試著串連校園內的學者和校外的聽眾,同時為學術期刊和大眾讀物寫文章,所以綜觀這四項,就算沒有跟蓋茲一樣有錢,但是我沒有漏接任何一個球。

每一個面向也都有選擇,知道每一個選擇該如何面對,但那同時也意味著你知道甚麼你不要做。

問:你如何看這些事情這麼清楚?

答:有句話說:好的決定出於智慧,智慧出於經驗,經驗來自於壞的決定。我有個優勢在於我的專業,看了很多個案,這就是所謂的「導師」,選擇你想要emulate的人,但是不要成為複製人,好比有個人經營家庭很成功,你可以效法他經營家庭,另外一個人事業成功,因為他懂得如何取悅消費者,你就可以效法他這方面,

就像拼馬賽克一樣拼起自己想要的生活,以你所看到的好榜樣危機處。但是最重要的是,不要欺騙自己。

問:誠實很困難嗎?

答:要誠實有很多外在壓力。時尚雜誌裡面經常有標題為「你可以全部擁有」(you can have it all)這樣的文章,這是謊言。因為時間有限,你不可能全部都有。因為我固定運動,我身材很不錯,但再怎麼好也當不成香奈爾模特兒。我想自知之明(self-knowledge)讓我們會選擇適合的學習對象,生活會比較輕鬆。另外,你看別人犯錯,自己也可以避免。

問:你比較聰明啊~~~

答:恩...我想不是,我覺得是因為我比較懶,而犯大錯要花更多時間和力氣才矯正得回來,所以我寧願跟別人學習。

問:這就很經濟學了~~

答:是!

問:心臟病突發有改變你甚麼嗎?

答:沒有。我繼續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回到學校教書。不過到是最近我開始不做某些過去會做的事情,最近我在家後面蓋了些東西,因為可以跟我兒子一起工作,兩個人都很開心。或許有件事情有改變,我沒有像從前那麼常旅行,截至目前為止我到過70幾個國家,這不是說現在我就不搭飛機出國了,而是不會像過去一樣,搭到哪裡突然心血來潮去晃個兩三天,這應該是最大的改變。還是有想去的地方,但是我不確定會去,我可以多看看周圍的事務。

假設我出國在阿根廷的山上,然後突然心臟病發,對我來說沒甚麼,但是家人會很難過。因為死就死了,就算船運回家也不過一個盒子,但對家人而言則是劇變。我家人是很棒的人,當事情發生時,你看到她們的反應,就會想怎樣縮小對她們的影響。

在我們的社會裡,人經常為了工作忘記家庭。

我曾經當過一陣子單親爸爸,當時我可以跟其他人一樣的做法,把很多事情外包,或者放棄工作,覽起家中大小事,會失去很多賺錢的機會,我選擇後者。但是20、30年後,我很以我小孩為傲,很欣慰當初選擇跟他們在一起,協助它們成長。因為當時那段時間對我很艱辛,但是對他們而言也同樣艱辛。

問:當時如何感受?

答:壓力很大。當時我有一個公司,我也是教授,還要照顧孩子,你沒辦法3個都做,必須選擇。之前所講的要設定終點,你設定一個終點目標,這樣你就用不著一直追逐更高的目標,賺更多的錢,的確賺更多的錢不錯,可是我會因此而改變我的生活嗎?不會。當然有很多很好,可是要有更多,你也必須拿甚麼東西交換。

問:你甚麼時候開始對自己的生活滿意?

答:我一直都想辦法活出自己的樣子,所以我死的時候,應該是把能夠做的都做了,我從很早就開始這麼做,然後我持續做。然後你朝著目標前進。之前我曾經和一位共同作者爭辯,我說我的人生沒有遺憾,她說不可能,沒有人的人生沒有遺憾,我說,人生不可能沒有壞事發生,但縱然壞事發生,你也可做出好的決定,因為世界不會朝著你所想的方向走,我會因為做出壞決定而遺憾,但是不會因為結果而遺憾。當我評估一項投資的時候,通常有五種狀況:a. 情況非常遭:你投資的對像得了癌症、自殺;b. 好的決定但是壞的結果:好比賽馬,可能有人比我更懂馬;c. 安全;d. 決定下在順勢;e. 幸運:天時地利人和都具備。好比weather channel,我讓他們放上網路的。

問:一般人很難下決定?

我經常對我學生說,沒有決定也是一種決定。你必須下決定。就像找工作,你用不著每天問自己,但是每一年至少問自己,我是否朝著目標前進?這問題很重要,因為你得知道你待在現在的狀況是否是個好的決定?當然這還是要靠自知之明還有你的效法對象。同樣也適用於你選擇不做甚麼,你會看到別人怎麼做,你要問問自己是否可以做得比他更好,如果不是,為什麼我要跟他競爭?

我因為高中數學很好,分數很高,進了史丹佛,我發現有人比我更厲害、有些人比我更熱愛數學、有些只選擇以數學為生的工作,我開始問我自己為什麼要跟這些人競爭?雖然我表現也不錯,但是我看看周圍這些人,我不可能比他們更好。

問:你怎麼知道?

答:你看到他們解題比你快,也有人為了解題整晚不睡,我沒辦法這樣。我對其他事情更有興趣。葛拉威爾的《異數》提到一萬個小時,我同學就是這樣的人,可是我沒辦法,

問:這是你第一次認識自己嗎?

這應該是最大的一次,因為從那以後我都過得不錯,想嘗試的都嘗試了,我了解如果你真的要比較,應該跟目標相同的人比較。好比我喜歡運動,但是我只把運動拿來當興趣,那我就該找同樣把運動當興趣的人來比較,有件很重要的事情,把要做的事情放對4個項目中,是成就?快樂?還是甚麼?好比打高爾夫,我沒辦法打得很好並不意味著失敗,只是擺到快樂的項目而已。

問:在史丹佛壓力很大嗎?

答:是啊,我來自於一個農村社區,當地每個人同質性很高,然後你突然來到史丹佛,這裡有人富有,我周末要打工,可是有人一度假就去夏威夷,你可以說我真的很想賺錢。這不是嫉妒與否的問題,而是我的確認為我同學有良好的生活條件,我不希望生活在為錢緊張的環境裡。

問:為何申請史丹佛呢?

答:我哥哥非常聰明,他19歲就大學畢業了,我不想跟他走同樣的路。我如果念家附近的大學提早畢業,就跟我哥一樣,所以我說我想挑戰更好的大學,但是我要慢慢讀。我其實當時對史丹佛沒有特別印象。

1. 以終點設定目標
2. 誠實面對自己
3. 拼出人生導師
4. 要看長遠

有趣的是你必須同時想到短期和長期的目標,因為你沒辦法說如果你最後錢不夠,還是過得很開心,或者是說你只要有錢就會過得很開心。

我對年輕人的建議是,每一天都要活得像最後一天,但是你得知道明天你還是要起來。(you have to liVe eVeryday as it’s last,but you have to remember you need to wake up tomorrow.)

問:離婚教了你甚麼事情?

答:第一是你必須跟個快樂的人結婚,因為你沒辦法把不開心的人變開心,第二課是,我覺得當時我對她賦予了足夠的關心,但是我前妻是個沒甚麼企圖心的人,她可以整天耗在海邊很開心,我只能待10分鐘。我們是不同類的人。當我們年輕的時候還比較相似,但是隨著時間過去,你們朝不同方向發展。

問:這讓你更了解自己嗎?

答:我想是。第二次的婚姻,我找了比較像我的人,她有自己的事業,她對家人很活躍,我們很多事情很相容。價值觀、年紀、找樂子的方式。

問:你會給年輕的人甚麼婚姻建議?

答:一定要找個開心的人,每天起床都覺得事情會變得更好,而不是一直想著過去。第二,要真的了解對方。我知道對自己很了解,對方也要對自己了解,諸如我那四個指標,大家對錢的看法如何?甚麼讓你每天微笑?是不是也會讓我微笑,那我們可以一起做某些事。第三,你在意甚麼?我沒辦法跟對小孩沒辦法的人在一起。我跟我現在的太太都認為小孩是很重要的遺產,所以願意投資時間、金錢到他們身上,讓他們可以變得更成功。

我認為用這4個方向不只可用來評估成功,也可用來評估關係是否合適。

問:你希望別人在喪禮上怎麼說你?

答:某方面而言,這是別人的問題不是我的!

我希望人們說我是個給予者。充滿想像力的人,讓世界有所不同。誠實對待自己和別人的人,也許如同法蘭克辛納屈的歌:I did it my way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哈佛 婚姻 佛教 失敗
商周茶館
商周茶館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每個星期四,熱騰騰的《商業周刊》準時上架。一周出刊一次、一年有52個星期;可是,還是有好多採訪幕後,還有好多現場第一手觀察,還有好多只有記者才看得到的小花絮,在一年一萬多頁的紙本雜誌上,你看不到。《商周茶館》開張,吃完了雜誌主菜,再來茶館喝喝茶;商周記者們把藏在報導背後的許多小故事,和讀者分享。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