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宏碁不是不重視創新,而是創新乏力?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產業動態

宏碁不是不重視創新,而是創新乏力?

撰文者:Odin Asgard
有物報告 2013.12.26

本文獲有物報告有物報告授權刊登,原文出處

編按:在年末,有物以檢討台灣最老的科技品牌之一—宏碁的危機,做為結束。

這陣子宏碁(Acer)管理層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大幅的變動。先是在2013年11月5日,CEO王振堂辭職。接著在11月21日,原定接任的翁建仁亦宣佈辭職,由宏碁創始人施振榮接手當救火隊隊長。然後施振榮在公開場合指「台灣科技產業病了,工程師不能從客戶角度去思考設計產品讓他相當失望」,惹來不少非議。

廣告

筆者不確定施振榮的想法。不過宏碁其實是在意創新的—至少口頭上很在意。眾所周知,宏碁的問題非一日之寒,其源頭要追至2011年宏碁前CEO蔣凡可.蘭奇(Gianfranco Lanci)的離職。

根據宏碁官方新聞稿,當年蘭奇的離職是「路線之爭」:

蘭奇與董事會對規模、成長、創造客戶價值、加強品牌定位、資源分配及執行方法的優先順序上有不同的意見。

究竟是怎樣的分歧呢?蘭奇自己說是「我很早就預見了PC市場衰退帶來的危機,想要投入更大資源在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上。但這與JT認知不一致。」但後來施振榮否認了蘭奇說法的真確性。

宏碁的研發預算太低

無論是宏碁老闆批評員工「工程師不能從客戶角度去思考設計產品」也好,或是蘭奇批評董事會「沒有投資在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也好,大家在爭論的是究竟宏碁有沒有預見過後PC市場,突破代工思維、重視創新?

廣告

作為「微笑曲線」的提出者,施振榮不可能漠視創新、技術。台灣Inside的Wye根據Asymco研發比重圖,提出了一種解釋:

我們可以看到宏碁孤零零地待在右下角,儘管5年經費平均成長100%,但最近12個月比起蘋果的研發經費卻幾乎毫無存在感,可見宏碁即使苦苦追趕,但少得可憐的基數難以回天。

換句話說,宏碁不是不重視創新,而是「創新乏力」—以目前宏碁的「創新」速度,再追五年也未必能追得上。

各大科技公司在五年內的研發費用增長率,以及與蘋果相比的研發費用金額。資料來源:Asymco

從上圖中可看出,資本雄厚的三星正好是宏碁的另一個極端。《Bloomberg》分析三星成功挾雄厚的資本、龐大的供應鏈,來作出各種快速的嘗試。當中引述三星全球通信部主管李健珩(Lee Keon Hyok)的說法:

…智慧手機確實正平價化(commoditized),就像1990年代的PC。「但…三星生產許多零組件,」他說道。「手機形狀可能改變,但還是需要AMOLED顯示屏、記憶體和處理器。我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來應對那些改變。」

宏碁不是三星,它不能以「國家資本主義」方式對抗。但當三星「已經做好充份的準備來應對」時候,難道宏碁增加的研發費用都只是拿來泡麵嗎?

宏碁並沒有缺席創新

我們盤點一下宏碁近5年冒起的新品種產品,包括:

● 智慧手機:Acer Liquid系列、Stream系列、beTouch系列
● 平板電腦:Iconia系列
● 超極本:Aspire S系列
● Chromebook:Chromebook系列

看得出宏碁這五年來並沒有在後PC的盛宴中缺席過任何一個場合。再細究,大家可能會更吃驚:目前已推出的Chromebook當中,宏碁就佔了一半(10席)之譜年初宏碁更表示它們旗下的Chromebook銷量比跑Windows 8的筆記本電腦還要多。可見宏碁比任何一所公司更積極的參與Google的Chrome OS計畫。

在平板電腦方面,宏碁也是2011年頭一批推出Android平板的廠商之一。據說當年宏碁平板的出貨量僅次於Galaxy Tab,佔全球平板出貨量的4.2%。而且在Nexus 7(2012)推出之前,Acer Iconia一直在北美的用戶印象統計裡排第二名,僅次於Galaxy Tab。

而在智慧型手機上,宏碁雖然不像宏達電老早就加入Android陣營,但它的第一台Android智慧手機Acer Liquid S1在 2009年12月推出,比讓Motorola回春的Motorola Droid更早,也跟宏達電差不多時間引入當紅的1GHz Qualcomm Snapdragon QSD8250處理器。

在平台上,宏碁也嘗試建立自己的平台。例如很像iCloud的AcerCloud,號稱與iCloud一樣透過與宏碁品牌的設備來同步。另外,Acer也曾不惜繞過Google而與阿里巴巴合作出所謂的「阿里雲」手機

大家或許覺得Iconia很爛、Liquid很不好用、Aspire S造工不好等等,甚至是眼高手低。但不可否認:

宏碁的確有嘗試去參與後PC 的浪潮;宏碁的反應也沒有比其它公司慢很多。

宏碁的研發費用(圓形大小)、利潤率增長(橫軸)並不特別差。銷售額增長(縱軸)。圖片來源:Asymco。

從營業額、利潤率來看,宏碁相比起其它「創新」的公司來出乎意料之外的「不太差」。相比起其研發經費,它的研發回報率並不低。反觀宏達電花了大筆研發經費,換來的是一直傳言會被收購。Nokia翻天覆地的變革,後來「賤價變賣」給Microsoft。曾被媒體聲稱將因Android而復活的Motorola被Google收購之後仍然連年虧損

研發不足不見得是宏碁落後的主因。

錢買不到創新

正如Asymco的Horace Dediu所言:「研發支出只是一個獨立的基礎,無論在絕對上還是相對上,與突破性的增長無關。基本上,你不能用錢買創新。」

正確的說,「買不到的創新」是媒體和創業專家口中的「破壞性創新」。破壞性創新永遠最響亮、最閃耀,好像不進行破壞性創新就會滅亡一樣;但這種破壞性的創新,往往都不是建基於靈光一閃,而是長時間的研發、無窮無盡的風險。而且即使進行了破壞性創性,仍然可能會滅亡。

《Inside Steve’s Brain》(按:暫譯「進入賈伯斯的腦」)一書的作者Leander Kahney,透露了蘋果當時研發iPhone時承擔的風險

「…它需要一個全新的硬體系統…也需要一個全新的使用者介面,而且這個介面必須要完全變得很直覺。」
「想像一下當中的風險,蘋果當時已經是一家非常成功的電腦公司,蘋果也是一家很成功的音樂公司,而他們卻仍然要進入這個被其他巨頭統治的行業…蘋果在這個行業裡,沒有名氣,沒有聲譽。」
McElhinny指出,他很確信如果這專案搞砸了,那將會摧毀蘋果公司。

宏碁也好、宏達電也好,他們不是Facebook或Twitter這種新創公司,也不是1998年行將就木的蘋果。Facebook或Twitter採用顛覆性創新搞砸了,他們nothing to lose。但宏碁、宏達電如果倒下了,不但管理層不會好過,下面一堆員工也不會有好日子,更遑論對整個經濟環境的影響。

他們沒有蘋果的財力、出色的工程師;蘋果有Jony Ive、Scot Forstall、Tim Cook,更重要的是Steve Jobs。你會相信Steve Jobs的孤注一擲,但你敢相信宏碁高層的「眼光」嗎?

蘋果、三星成功不完全是靠創新

蘋果現在也每天都被指「創新不足」,但人家一樣每年屢創銷量佳績。再退一百步吧,如果說蘋果是靠Steve Jobs的遺產,那三星就是因為「創新」而成功嗎?當三星在推出Galaxy S4的時候,就有分析師指三星會變成「另一個蘋果」。他們說:

「雖然Galaxy S4這麼多的強大特點,但仍然缺乏wow因素。」SK Securities的Choi表示:「三星的股價在發表會後並沒有大幅的變動,我認為大家可以採取較冷靜的態度來對待這次發表會。」
「…我本來期望他們會帶來什麼讓我脫帽致敬的新功能,」現況分析的分析師Avi Greengart在Galaxy發表會會後表示。「Galaxy S4…我仍然覺得它會取得很好的銷售成績,即使它沒有很與眾不同。」

在蘋果和三星的世紀官司裡,三星也某程度上承認自己侵犯了蘋果的專利。KDB大宇證券分析師James Song對三星的「成功」評價甚高,但指出其成功原因並非「創新」

「判決把三星描述成『抄襲者』,使我們再次重新衡量三星的品牌價值,」KDB大宇證券分析師James Song表示,「但無論是否抄襲,三星都在智慧手機上踏出了耀目的一步。」
「你看看像Nokia或BlackBerry等公司,他們都做不到三星做到的,」Song表示。
「三星也許缺乏創新能力,但目前為止,沒有人能像三星一樣地把握住這個機遇。」

筆者並不是要掀起誰抄襲誰的大爭議,我是想強調:創新,對於決定廠商成敗的重要性並沒大家想像中的那麼大。

追趕比創新容易

當其它品牌不停推出「創新」產品,宏碁的「創新」還有多少價值?蘋果搞了一個指紋辨識、64位元的iPhone 5s出來,馬上宏達電的One Max就加入了指紋辨識功能(雖然效果被指不太好),接著三星就宣告下一代的智慧手機會有64位元處理器

當三星推出了Phablet這種平板手機,一年後就滿街都是Sony Xperia Z Ultra、LG Optimus G Pro、Asus Fonepad之類的巨獸。

如果最紅的手機都缺乏足夠的「創新功能」來差異化,那是什麼決定了廠商的命運?

延伸閱讀:

作者簡介_有物報告

有物報告取名自「言之有物」,是一個內容深、觀點多、有時帶點幽默的網路媒體。我們聚集了科技業的業內人士,從專業的角度探討科技業有興趣的議題,包括國際合作、新科技、領袖、商業策略、遊戲、動畫、法律、職場生活、以及創業等。有時這裡的讀者留言比原文更精采,是令作者們又高興又不好意思的特色之一。

「有物報告」專欄文章列表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創新 三星 宏碁 重視
有物報告
有物報告
有物報告
展開箭頭

有物報告取名自「言之有物」,是一個內容深、觀點多、有時帶點幽默的網路媒體。我們聚集了科技業的業內人士,從專業的角度探討科技業有興趣的議題,包括國際合作、新科技、領袖、商業策略、遊戲、動畫、法律、職場生活、以及創業等。有時這裡的讀者留言比原文更精采,是令作者們又高興又不好意思的特色之一。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