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給年輕人的忠告:到澳洲打工,不如去大陸工作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國際 | 趨勢中國

給年輕人的忠告:到澳洲打工,不如去大陸工作

給年輕人的忠告:到澳洲打工,不如去大陸工作
(來源:novalei@ flickr CC BY 2.0)
撰文者:王明聖
有物報告 2013.06.06

不曉得是因為大學畢業季來臨,還是春天到了,最近不約而同有人問起該不該去大陸工作,產品如何賣到大陸,怎麼在大陸設公司等問題。我當然鼓勵去大陸工作,就跟到「國外」工作一樣,來自不同環境的體驗絕對是好事。大陸雖然語言通,但風俗民情真的是「國外」。

20年前的台灣傳統產業,流行一句話:「去大陸找死,不去大陸等死。」現在這句話很少聽到,可能是去大陸的已經死了(關廠),在台灣的也已經死了(也關廠)。反而現在台灣報章雜誌常聽到大陸崛起而台灣卻一籌莫展,深陷薪資停滯、經濟無法成長等難題。

那麼有志青年們該不該去大陸工作呢?我曾在大陸的美商大企業工作,負責產品線全中國的行銷業務,之後也曾在大陸設立公司創業。我的建議是:

廣告

要有大陸工作經驗,但請明白為何去。

為了什麼去大陸工作

我鼓勵到大陸工作,但首先請搞清楚「為什麼去大陸工作?」。你是去賺錢、結交人脈、創業、了解大陸,還是其它?

對在台灣上班的年輕人,不管是大學剛畢業或者是已經工作 5~10 年,雖然面對台灣薪資停滯,但並沒有 20 年前傳統產業「去大陸找死,不去大陸等死」的迫切感。即使台灣薪水不高,加薪幅度少,但台灣生活費也不高,生活品質又完善;因此去大陸工作是一個選項,但並不是「不去等死」的危急存亡關頭。

廣告

就像許多人去澳洲打工,說白了是為了賺錢,但還加上學英文這樣的小小願望,或者是拓展國際視野這種偉大的志向。

所以先想清楚,你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是去賺錢,那如何能夠最短時間賺到最多錢(多半心要黑)?如果要結交人脈,可能要讀 EMBA。如果要創業,就要多方接觸創立公司相關資源。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優先事項。

除了錢,What’s next?

對白領上班族而言,我認為去大陸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要有大陸經驗。而且是住在大陸當地的工作經驗。

為了賺錢去大陸,這想法絕對正確無誤。但生涯的規劃還必須看 What’s next?也就是說你的新工作能夠為下一份工作帶來什麼幫助?

以這個標準來看,去澳洲打工除了賺錢跟學英文、開拓視野,對找下一個工作幫助有限。去大陸一年絕對比去澳洲打工一年來得更有收穫。

當你在大陸當地有一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履歷表上就可以寫:曾在中國大陸負責某某工作。對你的下一份工作來說,不論是留在大陸、回台灣,或是亞洲的其他地區,這份在大陸工作的經驗都會為你加分,因為這是所有廠商都想去的市場。澳洲打工的經驗沒有這種效果。

因此去大陸不應該只是為了賺錢,而是著眼於這份居住在大陸的工作經驗,可以為下一份工作帶來更高的報酬。

良禽擇木而棲,哪種公司好呢?

要到台商公司、大陸當地企業(民營企業),還是外商大陸投資企業呢?
1. 外商企業
我優先推薦擇外商大陸投資企業,例如耳熟能詳的 IBM、HP、寶僑(P&G)、福斯汽車等。因為這些外商的許多規定沿用國外那一套,比較有制度,同時同事水準也比較高,工作上的不適應可以少些。

2. 台商企業
台灣人比較容易找到台資企業外派到大陸當台幹的工作機會,這部份 104 等線上人力銀行上有很多。

一般台幹都住工廠宿舍,幫忙管理工廠。但這類工作的效益就要多考慮。譬如說你到鴻海,它是一個巨型的自給自足工業區。台幹的生活範圍就是工廠跟宿舍。公司對台幹的照顧非常好,但也導致你跟真實大陸的接觸就少。

很可能你住的廠區交通不便,生活圈都是台灣同事。變成好像住在大陸,但過台灣生活。當然在城市如上海、北京的辦公室工作,就勝過到工廠上班,因為至少可以近距離的了解城市的運作。

3. 大陸民企/國企
大陸的國企多半要靠關係進去,從台灣去大陸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國企的機率很低。民營企業就很多了;但如果不是大型成功民企(像聯想),大陸的民企老闆作風,從台灣剛過去很難適應。

這就好像如果一個新加坡人到台灣的第一份工作,就到屏東的鄉下跟著當地老闆工作。即使公司很賺錢也付得起高薪,但老闆一邊工作一邊還熱情請他吃檳榔,恐怕這位新加坡人也不容易適應。這習慣沒有對錯,就是風土民情不同。

找對窗口,前往中國

決定去大陸大城市的辦公樓工作,你就可以準備好履歷。已經有很多文章在講如何到大陸找工作,我就不說太多,只介紹兩種方法:
Monster.com:Monster 是全球性的求才網站。我建議註冊成為香港版的會員。因為香港版是英文網站,許多外資企業想要進入大陸,或是尋找非大陸當地人才,都會把工作刊登在 Monster 香港版。

Linkedin:專業人脈網站,我就不多介紹。我建議拿它來主動出擊。例如你想去大陸微軟,與其去微軟官方網站填履歷表,不如去 Linkedin 裡面找在大陸微軟相關部門的人,主動發郵件做自我介紹,請他幫忙轉發履歷給人事部門。許多公司都有介紹新員工的獎金,所以他們幫你介紹只是順手之勞,還可能有獎金,當然樂於幫忙。

Welcome to China!文化衝擊

在大陸工作,一定要把它當作「國外」。只是正好語言文字相同而已。準備好遇上無數的文化震撼,可以參考田臨斌先生這篇「壓力、排擠、誘惑:台幹在大陸的應變計畫」,他說的非常貼切而且都是肺腑之言。

有些大陸同事自然的動作,在台灣人眼裡很難想像。舉一個例子,在北京或上海的地鐵,人們毫無台灣的排隊習慣,地鐵一來蜂擁而上。台灣人會說,這些人怎麼這麼沒水準。

但如果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大陸每年大學與大專畢業生超過 600 萬,2012 年就是 680 萬。如果你從小住在這麼多人口的地方,必定要費盡心思爭取自己的資源,不然就被淹沒了。因此爭奪、排擠別人都變得自然,這些態度台灣人都很可能在工作上遇到。

面對在大陸工作時遇到的不愉快,可以跟我一樣,心中告訴自己:「Welcome to China!」雖然很阿 Q,但既然為了得到最真實的大陸經驗,那麼就接受它的美好跟醜陋吧。

除了文化衝擊,更是深入理解中國的機會

田臨斌的文章也說了,在大陸工作如果一個人,生活非常苦悶,因此有許多花天酒地的誘惑。

下班後跟週末反而是可以用來更了解中國的機會。我在大陸工作那幾年,就利用這些時間,大量閱讀大陸 1949 年之後的書(那邊稱為新中國成立)。藉此了解台灣寫的反共救國歷史,跟大陸當地是如何度過大饑荒,文革等故事。同時也看了改革開放 30 年相關書籍,了解現在耳熟能詳的大陸企業,像是聯想、海爾等公司發展的脈絡。

空閒多讀書,不但可以排解一個人旅居中國的寂寞,還能夠增長見聞。我在大陸工作經常引用這些很本地的材料,例如三個代表學雷鋒農業學大寨等等,讓大陸人覺得倍感親切。如果跟我不熟,甚至不會發現我從台灣來。

闖闖看吧

如果你還在埋怨台灣薪水凍漲,經濟不景氣;豔羨海峽對岸大宅門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就去闖闖看吧!

去之前先想清楚,你求的是大陸當地工作跟生活的經驗。這一個全球注目的巨大市場,與台灣如此接近卻又如此遙遠。真實的與大陸同事來往,認識大陸的生活習慣,了解過去 40 年的文化差異。把自己融入大陸生活中。看中央電視、用微博、讀當地財經週刊、用當地人的角度去想問題,這樣才能真正擁有大陸工作經驗。

不論你最終是不是繼續在大陸發展,這大陸經驗將是你下一個工作的有力跳板。

本文獲「有物報告」授權刊登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大陸發展 到大陸工作 大陸工作 大陸 工作 大陸打工 去大陸工作 想去大陸工作
有物報告
有物報告
有物報告
展開箭頭

有物報告取名自「言之有物」,是一個內容深、觀點多、有時帶點幽默的網路媒體。我們聚集了科技業的業內人士,從專業的角度探討科技業有興趣的議題,包括國際合作、新科技、領袖、商業策略、遊戲、動畫、法律、職場生活、以及創業等。有時這裡的讀者留言比原文更精采,是令作者們又高興又不好意思的特色之一。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