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你一天要面對多少個螢幕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產業動態

你一天要面對多少個螢幕

你一天要面對多少個螢幕
Screen
(攝影者:Schee)
撰文者:徐子涵 (Schee)
栩栩而行 2011.07.20

人生中第一個有印象的螢幕是什麼?

1950到1970年代出生的人,你問她這個問題,她可能會說是電視。1980年代的人,稍微幸福一點的,會答說是蘋果的桌上型電腦。1990年代,或許任天堂的手持式遊戲機才是第一個螢幕。而 2000年後才出生的,絕大多數是手機,搞不好還是中東 Thuraya 系統的衛星電話。

越近代出生者,被迫面對更多的螢幕。1950年代的人可以選擇只看最大的螢幕(電漿電視)和最小的螢幕(手機),電視所有人都相當熟悉,人機互動的介面只有數十年來如一日的遙控器。

廣告

現今流行的聯網電視,太複雜的介面肯定還會被這個族群所嫌棄。至於手機,也不過就是在面對自己的螢幕,就算無法善用每個功能鍵,也不會造成羞赧的社交危機。反正就是按幾個話鍵,再怎麼樣都可以快捷的掩飾數位落差。

但我輩如1970年代生者,事情就不是這麼簡單。各種螢幕琳琅滿列,即使目的不再是為社交,但工作上也幾乎都是標準配備。桌上一攤,手機兩支,螢幕兩顆、筆電一台,再加上時髦大促銷的平板電腦。30青壯的都市男女生活經驗,螢幕不只是螢幕,因為你我沒有了螢幕,就沒有了臉,也沒有了眼,沒有了感知世界的窗戶。

這是絕大的商機,也是絕大的危機。對於電子媒體、網路媒體、面板上下游產業鏈,以及雲端服務提供的業者,轉換的速度,割裂的使用者習慣,螢幕讓我們「面對面(tête-à-tête)」的時代應聲斷裂。

 

廣告

 

我的家族成員,年齡從三歲橫跨到九十歲。除了電視螢幕外,沒有其他全家人共享的介面。

不過過往的美好時光早已逝去,否則就不會發生放大假時,中老年人共享一個螢幕(電視),而年輕人都在用自己螢幕(手機、筆電)的奇特情境。即使買了支時髦手機給長輩,長輩也難以自己重現數位媒體的社交性(拍小孩後一起預覽比較有感覺)。介面期待的落差、使用者成長背景以及現場掌握等環節,都是影響無接縫使用情境的原因。

到了 PC 的年代,複雜且不俐落的介面(傳輸、視覺、人機),除了男主人之外,我想應該沒有多少家庭成員會願意使用。手機出貨量早已超過 PC ,各家搭載 Android 或是 iOS 系統的廠商,透過社會的中堅份子重新劃分螢幕區隔。

日用品化(commodity)的 LED TV,不管販售的訴求對象是「個人」還是「家庭」,是另外一股把「多重(many)」往「單一(one)」拉回的趨力。手持型載具和家裏最大的那一顆螢幕是什麼關係,台灣的電子業要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或是電子媒體本身要如何看待與自處,不禁令人遐想非非。

大多數熱門消費性產品(或服務)設計者的生長背景,都早已脫離過去大家族的年代。當然這在各區域會有所不同,但以整個人口統計的數字來看,低戶籍登記戶量(人/戶)的狀況顯然是無法避免的。

年輕的產品設計者或許難以體會跨世代分享的渴望,只好繼續在強調自我的消費趨動下,把手機、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以及其他的數位影音產品等,持續往「我」的方向發展。

於是乎,因此假期一到,電視就成了尷尬的螢幕或是突顯世代差異的爆點。可是電視如此強大,完全依賴電視而成長的世代,全球或許已經達到人口數量上的飽和。但電視的主動、簡單和直接,在東南亞至少也還會有二十年的好光景。

在低價消費性電子產品橫掃的市場,如中國、中南美、非洲、中東和南亞等地區,電視這個螢幕的威力,一時三刻絕對仍屬於強勢。否則茉莉花革命的異議份子,就不會以佔領國營的電視台拿下媒體播映權為第一要務。

螢幕和螢幕的接縫,手機與電視的聚合,在亞洲的發展可能遠比北美更值得期待和研究。

作者簡介_Schee

徐子涵,高中畢業,15歲時單人摩托車橫越澳洲,網路上以 Schee 著稱。近十年曾在尖端網際網路、中央學研單位、跨國品牌製造業、主流電子媒體、非營利機構以及本地建設集團等產業擔任產品開發和行銷要職。對兒少數位教育議題特有興趣。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介面 電視 手機 螢幕
栩栩而行
栩栩而行
徐子涵
展開箭頭

徐子涵,高中畢業,15歲時單人摩托車橫越澳洲,網路上以 Schee 著稱。近十年曾在尖端網際網路、中央學研單位、跨國品牌製造業、主流電子媒體、非營利機構以及本地建設集團等產業擔任產品開發和行銷要職。對兒少數位教育議題特有興趣。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