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職災知多少》上下班忙盲茫…交通事故職災比例最高 每日平均42.7人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焦點 | 時事分析

職災知多少》上下班忙盲茫…交通事故職災比例最高 每日平均42.7人

職災知多少》上下班忙盲茫…交通事故職災比例最高 每日平均42.7人
年造成我勞工職災傷亡的最大「殺手」,並非危機四伏的工地高樓,或是鋒利無比的機械,而是所有藍、白領勞工都有可能遇到的上下班交通事故,尤其是大多數勞工的機車族。(風傳媒資料照,吳逸驊攝)
撰文者:黃天如
風傳媒精選 2017.05.02

不過就是上個班,你能想像在台灣光是因上下班導致的交通事故,每年平均就要斷送200多條人命嗎?「因為急啊,薪水已經夠低了,若上班遲到還要被扣錢!偏偏國內尖峰時間交通亂得像打仗,機車族要在大車夾縫中求生存更是險象環生,這種情況下與其說大家是在謀生,不如說是在舔血更貼切!」上班族阿翔道出基層勞工最深層的無奈。

上下班交通事故 藍、白領勞工都可能遇上

據勞保局統計,國內每年約有5、6萬件職業傷害案例,且造成5、600人死亡,與部分未將上下班交通事故納入職災事故處理國家不同的是,年年造成我勞工職災傷亡的最大「殺手」,並非危機四伏的工地高樓,或是鋒利無比的機械,而是所有藍、白領勞工都有可能遇到的上下班交通事故。

廣告

以2015年為例,光是上下班公路交通事故,當年就造成國內1萬8306名勞工傷亡,包括導致663人成殘、208人死亡,達全年勞工傷亡總人數3分之1強。更甚者,若將非上下班的公路交通事故,也就是勞工為了跑業務、拜訪客戶,不慎在途中發生傷亡的人數也加進去,則全年傷亡人數為2萬2187人,更占了全年勞工傷亡總數的逾四成,平均每天42.7人在上下班路上受傷、成殘、死亡。

勞保局官員分析,台灣地狹人稠,多數基層勞工的上下班交通工具都是機車,但一旦發生交通事故時,俗稱「肉包鐵」的機車族因為少了車體包覆緩衝與保護,傷亡往往也最慘重!統計顯示,若能將上下班交通改為火車、船舶甚至航空等非公路系統,則勞工職災傷亡機率不但可望大幅降低,有的年度甚至是零。

廣告

趕時間上班打卡 工作過勞也是原因

除了趕時間上班打卡之外,勞工常在上下班、尤其是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亦不能排除與過勞有關。

在出版社上班的小斑說,因為自己是個「菜鳥」,深怕在工作上出錯,所以常留在公司加班反覆校對負責的稿子;待下班騎機車回家時經常已是深夜,且常在等紅綠燈時瞬間睡著,「所幸目前為止我都是被後面的汽車叭醒,要是哪天被撞飛都不知道,那可就糟了。」

工作現場喝酒精性飲料 專家:匪夷所思

台灣職業健康安全連線執行長黃怡翎表示,國內職業傷害人數近年雖呈下降趨勢,但只要跟歐美國家相比,就知道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多!「好比包括台灣在內的許多東南亞國家勞工,至今還是很流行以『提神』為由,在工作現場大喝含酒精性的飲料,這在歐美國家就是完全被禁止,甚至是匪夷所思的事。」

因工殉職 僅獲得45個月薪水勞保給付

此外,國內勞保職災補償額度太微薄,也一直被各界廣泛討論。多數人或許不知道,依現行法令,台灣勞工即便順利被認定因工殉職,一條命也只能拿到相當45個月薪水的勞保給付。

黃怡翎強調,諷刺的是,職災勞工若因職業傷害「導致失能」,勞保給付雖然會比「致死」好一點,但目前即使是「一等殘」(職災傷殘依程度共分15個等級),也就是幾乎相當植物人的程度,也只能獲得1800天日薪的給付,這對一個形同徹底淪陷的職災家庭來說,仍是杯水車薪。惟若要另循民、刑事管道,要求雇主給予損害賠償,過程不但勞心勞力,更是曠日費時,那種生不如死的日子,根本不是沒錢沒勢的勞工家庭「熬」得起的。

呼籲修訂《職災保險法》 幫助弱勢勞工

因此,包括職業健康安全連線、勞工陣線聯盟等許多勞工團體,都強烈主張立法院應盡快修訂《職災保險法》,全面調高由雇主百分之百負擔的勞保職災補償金保費與額度;透過雇主互保機制,一方督促所有雇主更加落實各項勞工安全措施,另方面也才能讓弱勢基層勞工免除抱著神主牌位糊口的恐懼。

【相關報導】職災知多少》賣「命」工作!台灣職災平均每天1.6名勞工喪命、8人成殘 

※本文獲「風傳媒」授權轉載,原文:http://www.storm.mg/article/250241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0 上下班 交通 事故 職災
風傳媒精選
風傳媒精選
風傳媒
展開箭頭

擁抱美麗新世界,堅守古典老價值。風傳媒,一個有國際觀、專注揭弊、觀點犀利的新媒體。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