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你是家人還是客人?》女童淚崩影片的啟示:別讓孩子活在「我不乖爸媽就不愛我」的陰影中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4/16(二) 晚上7:30直播看這裡!【高效率跨世代管理快論壇】
至頂箭頭

職場 | 教育趨勢

你是家人還是客人?》女童淚崩影片的啟示:別讓孩子活在「我不乖爸媽就不愛我」的陰影中

你是家人還是客人?》女童淚崩影片的啟示:別讓孩子活在「我不乖爸媽就不愛我」的陰影中
圖片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溫朗東
教育online 2017.04.13

剛看到一段鬼扯連篇的親子教養影片,叫什麼「鰻魚家家酒」的,大意是幼童哭著懺悔(活像被綁架的人質認罪影片),說知道錯了,我是家人不是客人,家人會幫忙做家事等等。

我不知道一個幼童為甚麼要被決定成為家族演藝事業的主角,她有充分的自由意志與選擇空間,去決定要不要接受這份「工作」嗎?把親子的教養透過自媒體劇場化,與新媒體簽經紀約,把缺乏自主能力的人類當成是內容產品的產出工具,這不是當代的「楚門的世界」嗎?

廣告

這段教養的主旨是「親子溝通」,光影片中母親的一句話就不是溝通了。「我們家不需要住在我們家的客人,是嗎?」拜託,這是溝通嗎?如果你老師跟你說,我們教室不需要不會唸書的學生;如果你老闆跟你說,我們公司不需要沒有產值的員工…這是命令恫嚇,這是最後通牒,這不是溝通。

學生遇到這種老師,可以轉學。員工遇到這種老闆,可以轉公司。幼童可以怎樣,可以轉家嗎?

溝通的前提是雙方就算有些權力不對等(在所難免),但高權的一方不能動用權力威嚇。自願放棄權力,尋求話語權的平等,才是溝通的開始。恫嚇可以得到表面的順從,溝通才能獲得內心的尊重。

你說,孩子很難教,有這粉專不錯。我覺得奇怪,有必要教出「完美的孩子」嗎?孩子不是產品,你也不是產品經理。是人就有優點有瑕疵,有貢獻也有適應社會的困難之處。孩子不想做家事,那是人之常情,我也不想做家事,長大不得不做而已。孩子願意做,就稱讚他。不想做,就由他。現在不會做,以後他自己有需要就會做。

廣告

長大不會做家事,不會成為什麼人生跨不過的門檻。但去承受一份有條件的親情,不成為「完美的孩子」就無法獲得至親的愛,會是一輩子的陰影。

人的成就,不應該來自於「會教小孩」。你的成就是你的,小孩的成就是他自己的。你對人生有甚麼不滿,就自己去實現,只要盡力,至少也無憾了。孩子出生在哪個家庭,自己無法決定,不要拿無從選擇的孩子,去作為滿足自己成就的工具。

教養責任是甚麼?有個溫柔的心,不要出於私利傷害他人,對世界永遠懷抱著希望與好奇,這樣就夠了,真的這樣就夠了。什麼幾歲就這麼會講話、家長好會教,那一點意義也沒有。

成人世界喜歡比來比去,那是人類競爭的天性。這場無盡的賽局,我們自己苦痛自己慶祝就好,不必把小孩牽扯進來。我上大學前幾乎沒掃過幾次地、沒洗過幾次碗,也沒成為生活白痴。我很慶幸,幼時從來沒聽過「我們家不需要住在家裡的客人」這種話。

家人,不需要證明。

本文獲作者同意授權,原文在此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是家人還是客人 客人家人 家人客人 客人 家人 客人還是家人 家人 客人 家人還是客人
教育online
教育online
作者共筆
展開箭頭

這是一個提供教育新知、議題、現象的討論平台,從親子的教養話題到教育的哲學思辨,協助關心教育的讀者探觸更多精彩的內容。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