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人生的悲劇從當個「乖孩子」開始!「做好事、得褒獎」是親子關係的陷阱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教育趨勢

人生的悲劇從當個「乖孩子」開始!「做好事、得褒獎」是親子關係的陷阱

人生的悲劇從當個「乖孩子」開始!「做好事、得褒獎」是親子關係的陷阱
圖片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加藤諦二
暖心讀冊 2017.03.10

某個「乖孩子」的悲劇

紐約的精神分析醫師溫伯格(George Weinberg)在其著作中,提到一位名叫伊蕾娜的女性的故事。

伊蕾娜是家中的第一個孩子,尤其受到父親寵愛。

廣告

在她五歲的那年,弟弟出生了。突然間,大家不再像以前那樣凡事以她為主,年幼的伊蕾娜眼睜睜看著父母的關注全都轉移到弟弟身上,讓她驚愕不已。雖然伊蕾娜感覺很受傷,但仍百般嘗試,想要挽回父親的愛與注意。

首先,她用發脾氣來吸引注意力,但父親對伊蕾娜的無理取鬧,態度還是相當嚴厲。接下來,她擺出一副病懨懨、虛弱無力的嬌態,不過這一招也沒有奏效。

於是,她改變作戰方針,化身為一個熱心幫忙的乖孩子。結果如何呢?這次父親終於對她展露出微笑。

這就是伊蕾娜開始扮演「乖孩子」的過程。

廣告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歷經各種嘗試,找出一套方法能讓自己得到想要的事物。人類行為的動機由兩個要素所構成:「目的」與「信念」。以伊蕾娜的狀況來說,她的目的是「獲得父親的認同」,信念則是「自己能夠幫上忙」。

一開始她用惡作劇來凸顯自己存在,或者大聲哭鬧、跟弟弟爭風吃醋。然而,伊蕾娜採取的這些手段都以失敗告終。最後,她終於發現一條能夠接近父親的道路:變成一個對父親有幫助的「乖孩子」。 對人類來說,從孩提時代養成的型態是很容易維持下去的。因此,幼年時期一旦選定了某種行為模式,即使成人後也不會改變。以伊蕾娜的例子來看,她就成了一個替男性做牛做馬的女子。

二十歲時,伊蕾娜與一名男性陷入愛河,但她卻滿懷恐懼,害怕失去男友。因為,她打從心底認為,自己是個毫無價值的人,所以絲毫不敢跟男友唱反調,也不敢有任何抱怨,甚至對男友要求些什麼都做不到。但她每天晚上都勤奮地為深愛的男友洗手做羹湯,或者幫男友將稿子輸入電腦。

她與男友的互動,套用了幼年時期自己跟父親的相處模式。伊蕾娜若不做些有益於戀人的事,便會覺得自己可能會被拋棄。於是,她便往自己身上添加了負擔。

伊蕾娜對男友掏心掏肺、鞠躬盡瘁,但兩人不久後還是步上分手一途。在那之後過了幾年,某一天她夢見了前男友,她對著他大聲怒罵,還氣到轉醒。她最震驚的發現是,原來過去她從不容許自己對前男友發火,即使那個人對待自己的態度很草率,她也不敢大發雷霆。

後來,她有了新男友,而這次她發誓,一定要盡己所能地滿足男友需求。就這樣,伊蕾娜被男人輕視、淪為釣餌,當作俎上肉來消費。

「作好事、得褒獎」的陷阱

請試著回想自己小的時候,大家應該都有幫忙做家事,受到大人誇讚,或者幫忙爸媽照顧弟妹而得到稱許,以及打掃庭院獲得褒獎等經驗。

滿足父母虛榮心時,也能得到父母的好臉色。同樣的道理,孩子只要學校成績好,父母就會開心;在運動會上拿到冠軍,就能取悅父母。只要孩子能讓父母自傲,就會得到疼愛。

不過,這種模式卻暗藏危機。由於孩子只有在幫忙父母時、滿足父母虛榮心時,才會得到讚美,孩子便會認為,要是自己不做這些,就會失去存在的意義。孩子們也會誤解成,如果自己一無是處、無法為父母帶來驕傲,就不會被父母所愛。因此,孩子會不斷努力使出取悅父母的花招,想獲取認同與疼愛。

這種傾向會隨著孩子年齡增長越來越嚴重。為了得到他人的愛,這樣的人被迫去滿足對方的虛榮心,而且還先入為主地誤認自己必須有助於對方。他完全無法理解,其實只要彼此能夠在一起就是有意義的。他隨時都覺得內心無法平靜且滿懷歉意。這種人面臨的罩門就是:深信「只要」自己能夠建功立業,就可以擄獲對方歡心。

孩子若年紀尚小,問題還不大。麻煩的是,當他長大成人,周邊的人事環境都改變了之後,故步自封,以為要得到他人喜歡,只要自己幫上忙就萬無一失,結果便一頭熱地為對方奉獻犧牲。

然而,話說回來,對方可不一定都希望你為他做牛做馬。

「我都做到這種地步了⋯⋯」

舉例來說,有些人因為小時候經常幫忙做家事而得到大人讚美。當他們有了家庭,仍然先入為主地認為:只要我把一切家事都料理好,就能夠使配偶感到歡欣。

可是,現實卻有落差,配偶毫不重視這些。另一方是希望,夫妻倆能一起行遍天下,或者希望配偶擁有成熟的情緒、期待對方具備享樂的能力。像是夫妻一同出去聽聽音樂會、喝點小酒,享受人生樂趣。

不過配偶的這些期望,對他而言卻是難以理解。因為,在他腦海裡早已有了預設條件:我「只要」做好家事就能取悅配偶。結果,配偶並未因此感到開心。如果能及時發覺事情不太對勁,那麼一切還有救。問題是,大多數的人反而更加徒勞地努力,拚命展現自己的功勞來討對方喜歡。

為得到對方喜愛而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當得到的效果並不如預期時,便會為此生氣:「老娘(老子)都這樣做牛做馬了,還想怎麼樣!」

「我犧牲奉獻全是為了這個家,你卻絲毫不懂感謝!」

到這種地步,這些人依舊無法理解,為什麼自己的努力換來一場空,想獲得歡心卻得不到稱讚。於是,他們開始感到不滿,對對方抱有負面情感。

要建立順遂的人際關係,不光是給對方帶來好處就能通行無阻,還需要個人的心理成長。不要期待自己的貢獻能讓對方多看自己一眼,而必須單純地為自己的貢獻感到喜悅。這樣,不但對方對自己有好感,有時候還會得到感謝,人際關係自然而然也就順利無礙。

不過,一個心理不成熟的人建功立業的動機卻不單純,他們的目的是要得到喜愛、好評。動不動就擺出一副自己是在施捨的模樣,只會惹得對方不快。問題就出在,這個人凡事刻意彰顯自己的豐功偉業。

隱藏的神經質愛情索求

有種人會一頭熱地貢獻自己,他們認為這是讓對方喜歡的殺手鐧,相信自己的鞠躬盡瘁,是贏取對方稱許、擄獲好感的終極手段。

對於在以自我為中心的父母身邊長大的人來說,的確是事實。因為凡事以自我為中心的父母,唯有當孩子對自己有益處,或是孩子的表現值得驕傲時,他們才會感到開心。

這些孩子因此走火入魔,逼著自己必須做出某些貢獻,否則罪惡感就會湧上心頭。他們一旦沒辦法對他人有助益,便會被罪惡感深深地折磨;與人相處時也絲毫無法放鬆。因為對他們來說,放鬆讓他們感到罪惡。

不幸的是,當這些人做這些會讓自己有罪惡感的事時,人們反倒對他們有好感。周遭的人也期望他能夠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

如同我多次強調的,他們努力取悅他人就為了獲得對方喜歡,從這個層面來說,其實這只是表面的。隱藏在底層的,是有精神官能症傾向的愛情渴求。由於內心對愛的渴求,使得他們為了得到喜愛而拚命地建功立業。

但付出努力不一定就會有回報時,這樣更把他們逼上絕路,人際關係也出現裂痕。

開朗又溫順的乖孩子是精神上的自殺者

對於人類的自我實現,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曾經有過深入研究,他在著作裡提到以下內容:

「如果要小孩在『讓自己開心的經驗』以及『得到他人認可的經驗』中二擇一,通常小孩會選擇『得到他人認可』。所以,他們扼殺了自身的喜悅情感,或者移開視線,逃離這些情感。對於幼小的孩子而言,世上最可怕的,莫過於失去周遭人們的心。這些孩子在他人沒察覺之下,開始懷著精神性死亡,邁向人生道路。」

換言之,所謂「開朗又溫順的乖孩子」,其實帶著精神性死亡展開了人生。無法信任自己內心的孩子,試圖透過取悅父母來獲得認同。他們學會一個道理:「只要能讓父母開心,就可以獲得讚賞」,而這樣的態度也一直延續到他們長大成人。

取悅他人的確並非壞事,但如果動機是為了得到對方的認可、企圖得到讚美,問題就會浮現。

套用馬斯洛的說法,假使起因為「成長動機」,取悅他人便是一件好事;而出發點若是「匱乏動機」就不太妙了。這即為兩者的差別。

這裡提到的「成長動機」,是為了滿足基本欲求、實現自我的欲望而驅動。相反地,「匱乏動機」則是因為缺乏安全感、所屬或親密關係等基本欲求時,為了填補不足而起的動機。按照這個說法,害怕失去人心而違背自身本性的行動,就是源於匱乏動機。

馬斯洛也說,以這些孩子的狀況來看,「獲得他人讚美」跟「信任自己」是彼此對立的。他們越是努力想要得到他人讚賞,就越無法信賴自己。

德國心理學家卡倫.霍妮(Karen Horney)也說過同樣的意見:「迎合他人的結果,就會感覺無法倚賴自己。」美國心理學家羅洛.梅(Rollo May)也說了以下這段話:

「當我們為了得到他人讚賞而採取行動,這時行動本身會讓人赤裸裸地回想起自己的懦弱,以及自己缺乏價值的不堪。」(小野泰博翻譯自《重整消逝的自我》,誠信書房出版)

羅洛.梅甚至毫不留情地批判,認為對人類來說,這種態度是最殘酷的屈辱,會導致一個人膽小怕事。

然而,人們如果在情緒不成熟的父母身邊成長,便會誤信要得到他人喜愛方法,就是想盡辦法得到認可。這種人固執地認為,毫無偽飾、真實面貌的自己無法得到任何人喜愛,因此他們開始偽裝自己,最終完全忘記自己的真實模樣。

心理療法中的一套技法認為,「Don't be you」(不要做你自己)這句話是「父母摧毀孩子心靈的訊息」。「不要做你自己」是一句很驚人的話,轉過來思考,馬斯洛或許說的也是同一件事吧!

孩子甚至會為了得到父母喜愛,而否定自己感到歡愉的體驗。他們嘴裡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是父母愛聽的、舉止態度都是父母所中意的。因為,倘若他們不這樣做,父母就會面露不悅,這正是「不要做你自己」的訊息。當孩子開始放棄自己的感受方式、斷了自己心中的念頭,便會喪失自我。

幼年時期的我就曾經歷過這樣的過程。我總是採取父親喜歡的行動,而最具體的做法,就是貶低社會觀點中的偉大人物。如果我不這麼做,父親就會極度不悅,說出「你怎麼變成這樣無趣又沒用的人啦!」類似這樣的話,然後對我深深嘆氣,表示他的失望。

很明顯,這就是對我強迫施予了「不要做你自己」的訊息。這種孩子將會使出任何手段,逼自己得到讓父母喜愛的特質。唯有得到這樣的特質,他們才能換取到父母的愛。而這樣的愛,是必須透過父母自我陶醉才能入手。

經歷過這些成長過程者,心理狀態總是動蕩不定。他們認為,只有自己成功時,才能得到對方的愛;唯有自己說出對方喜歡的話語,才能得到對方的青睞。但如果沒有繼續這樣的行為,說不定在某一天就會被對方拋棄。而這樣得到的結果是,他們對於周遭的期待會過分敏感,並壓抑自身的意願。

於是,他們越努力不懈,渴望成為對方所中意的角色,就更加對自己喪失信任感。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人生的悲劇 悲劇 人生的悲劇從當個乖孩子開始 人生的悲劇從當個乖孩子開始電子書 人生的悲劇從當個「乖孩子」開始 乖孩子 乖小孩
暖心讀冊
暖心讀冊
出版社
展開箭頭

愛書人來讀冊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