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糊塗蟲才會一直往前衝!》為什麼最聰明、最敏感的人,做事情反而最容易拖延?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糊塗蟲才會一直往前衝!》為什麼最聰明、最敏感的人,做事情反而最容易拖延?

糊塗蟲才會一直往前衝!》為什麼最聰明、最敏感的人,做事情反而最容易拖延?
elkokoparrilla@Flickr CC 2.0
撰文者:大衛艾倫
商周讀書會 2016.10.21

事實上,最聰明、最敏感的人,反而有最多生活及清單中尚未做出決策的事務。為什麼呢?為了證明這個理論,請想像自己正走進一間超市,並逐漸接近光線明亮的蔬果區。

到了嗎?好,現在走向放橘子、葡萄柚和檸檬的柑橘類區域。

看見一大堆黃澄澄的檸檬了嗎?

廣告

旁邊有塊砧板與水果刀,請拿起一顆碩大的黃檸檬,縱向切開。快聞聞那清新的香味!檸檬汁多到不斷滴到砧板上。

現在,拿起半顆檸檬,再切一半,並拿起1/4顆的檸檬片。好,現在,還記得小時候是怎麼做的嗎?將檸檬片放進嘴裡大口咬下、用力地啃吧!

若你和我一起演了這齣戲,可能會注意到嘴巴裡的口水含量增加了一點點。

那些畫面明明只存在於大腦中罷了,但你的身體竟然試圖處理檸檬酸!若身體會對你想像的畫面產生反應,那麼在計算稅務時,生理上會有什麼感受?會不斷傳遞輕鬆、向前邁進、實現、成功與「我是贏家」的畫面給自己嗎?應該不會吧。

廣告

因此,邏輯上來說,哪種人最會拖延呢?當然是最有創造力、最敏感與最聰明的人!

因為他們的敏感度和創造力會在腦海中勾勒執行專案時可能會遇到的惡夢情境,以及若沒有處理完善將產生的負面結果!這些人會瞬間驚慌失措,然後選擇放棄。

哪些人不會拖延呢?會果斷拿起一件事然後勇往直前的,往往是心思不夠細膩的糊塗蟲,因為他們並不會意識到所有可能出錯的地方,而其他人卻時常被那些五花八門的事綁手綁腳。


申報稅務?喔不!這件事沒那麼簡單,我確定今年一定會有所不同。我看過今年的表格了,看起來很不一樣。或許需要搞懂許多新規定,也可能必須把該死的資料全讀過一遍;長的表格、短的表格、中等長度的表格;要和伴侶一起合報還是分開報?如果要主張某些新的扣繳額度,就需要提供很多附件,也就是必須取得所有收據。喔天哪!我不確定收集到所有收據了沒,假如沒有足夠的收據卻還是決定使用扣繳額度,之後要是被查帳怎麼辦?查帳?喔完了,這是稅務詐欺耶!會被抓去關的!

不少人由於自己的聰明、敏感和創造力,導致在瞄到稅務表格時,就已經把自己關進心靈監獄了。在我多年的輔導經驗中,這種模式出現的次數不可勝數;而且通常都是最聰明、最善於思考的人,才會在辦公室、家裡、電子信箱和腦袋中,裝了一大堆停滯不前的事項。

大多數我輔導過的高階主管,辦公室的某個檔案櫃或鐵架上至少都有數個大型、複雜而未整理的專案;他們腦內似乎一直存在著彷彿害怕怪物般的念頭:「只要不想、不看這些專案,或許就能假裝這些東西不存在!」

那該如何解決呢?答案永遠都是:坐下來,喝一杯吧!麻痺自己、讓這些想法變得木然吧!你是否注意過,許多人在喝了酒、大腦被酒精影響的反應?酒精是一種抑制劑,照理說人的能量應該會立刻下降,但實際上一開始往往會出現精力提升的現象。為什麼呢?因為酒精會壓抑某些事務,亦即降低大腦中的負面自我言論及不舒服的想像。若停止了「無法把事情做好」的想像製造的沮喪感,精力當然會因此提升。

雖然這種麻痺方式暫時是最佳解決辦法,但也只是治標不治本,那些事並不會就此消失。不幸的是,人們無法選擇性地麻痺,所以靈感、興趣及個人能量的泉源也會因此隨之麻木。

有智慧的麻痺方式

另一種解決方案是:弄清楚所需的下一步行動,並使用有智慧的方式來麻痺大腦。

無論承諾要做些什麼事,一旦決定好能推動事務進展所需的下一步行動時,人們就會頓時感到從壓力中解脫。本質上,這世界並不會因此有任何改變,但將專注力轉換到大腦認知為可行的任務上,確實能增強人們的正面能量、方向與動力。如果已經在清空大腦的過程中,確實捕捉到所有占據專注力的事項,現在應該立刻把清單拿出來,並決定每件事的下一步行動。請在此同時觀察自我能量產生的變化。

清單上的事項不是充滿吸引力,就是會讓人想逃避,沒有中立的灰色地帶。人們不是積極執行、渴望完成某些行動,就是對某件事情感到消極、不願思考且抗拒參與。下一步行動的決策通常都能主導這兩種極端想法。

思考並做出決定需要花費不少心力;當人們發現自己的環境中有許多未完成、但還沒決定下一步行動的事項,可能會因此感到很累而不堪負荷!因此,多數人對於清單和管理工具的反應都很負面,其實這種消極反應並非針對其內容,而是因為尚未充分思考其中項目。

我在追蹤實踐「搞定」模式的人時發現,迫使人們放棄的微妙原因之一,就是有些人會將行動清單恢復成任務或子專案清單,而非維持個別獨立的下一步行動。由於這些人實際上還是有在記錄待辦事項,因此仍然領先大多數人,但隨後往往會發覺自己陷入泥沼,接著開始拖延;因為他們默許行動清單中包含這類事項:「與宴會委員會開會」、「強尼的生日」、「櫃檯人員」、「PPT簡報」。

換言之,他們的待辦事項又回到了「雜事」階段,而非從最基礎的行動層次開始。那些「雜事」沒有任何明確的下一步行動;塞滿類似事項的清單會讓大腦在每次檢視時立刻超載。

因此,大部分的人到底是在什麼時候針對雜事做出下一步行動決策?是事情發生時?還是事件爆發後?若人們能一開始就處理好這些知識工作而非拖到最後,生活品質是否會有所不同?你覺得哪一種才是最有效率的生活方式:在專案出現時立刻決定好下一步行動,接著將其依據所需行動的類別進行有效率的分類,以便在同個情境中逐項完成;抑或是在「非做不可」前都不斷逃避,不願思考該怎麼做,接著一邊努力滅火、一邊趕進度,急急忙忙地完成所有行動?

或許聽起來很誇張,但當我請人們推測自己的公司是在何時做出大多數決策時,除了極少數人之外,他們都會回答:「事情爆發的時候。」其中一位在國際公司服務的客戶,曾針對其公司文化做過一份壓力來源的調查,而呼聲最高的抱怨就是,團隊領導人無法在一開始做出正確決定,迫使團隊時常要在最後關頭處理工作危機。

書籍簡介

書名:搞定!工作效率大師教你:事情再多照樣做好的搞定5步驟
作者:大衛艾倫
出版日期:2016/10/06
出版社:商業周刊



【商業周刊圖書】官方粉絲頁

名人書單、商管心法、高效成長、趨勢新知、精選書摘,所有商業周刊新書資訊、限時優惠都在這!閱讀,讓你看見台灣,掌握世界大未來。

立即加入官方粉絲頁:商周讀書會
看更多書摘:商周讀書會專欄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糊塗蟲 往前衝 往前 糊塗 往前冲 敏感的人
商周讀書會
商周讀書會
商業周刊出版部
展開箭頭

「商周讀書會」集結《商業周刊》出版的精選書摘。歡迎加入FB粉絲團商周讀書會商周閱讀網,精彩好書不錯過!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