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信箱老被廣告塞滿?荷蘭爸爸:用「一張貼紙」垃圾減量,台灣也做得到!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教育趨勢

信箱老被廣告塞滿?荷蘭爸爸:用「一張貼紙」垃圾減量,台灣也做得到!

信箱老被廣告塞滿?荷蘭爸爸:用「一張貼紙」垃圾減量,台灣也做得到!
圖片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韋岱思

住在台灣一陣子,有一個我完全受不了的現象,就是在台灣人非常愛製造紙類垃圾,特別是各種大大小小的廣告傳單,尤其是補習班、房地產仲介、健康食品店,更是傳單界中當中的佼佼者。

我們家巷口常常會出現一家健康食品店的工讀生,每天早上狂發趕著上班的行人,永遠都是那幾句,「早安!好吃的早餐在這裡!」、「新鮮的三明治喲!」

我每天上班走同一條路,每天都看到同樣的工讀生在同樣的位置推銷,我都很想要問他「弟弟,你每天都在那麼大的太陽之下那麼辛苦要拉客人,有效果嗎?你發那麼多傳單,多少張會直接被丟到垃圾桶呢?客戶真的因為你在這邊灑傳單而變多嗎?」

廣告

不過,街頭上發推銷傳單的人也常常看到我,認為白人大概看不懂中文,乾脆不發給我,這樣也好,省了麻煩。

比較討厭的是寄到家裡信箱的推銷傳單,每天晚上回家開信箱,總是有一堆房地產仲介與補習班的廣告,這些廣告一點也不讓人心動,唯一的感想就是「為什麼這家公司要增加我們家裡的廢紙呢?」

更令人惱怒的是,各種各樣的補習班通常會在信封上面寫上我們家的地址,而收信人是「貴家長」,有一陣子我收到這樣的信,我都會打電話給補習班,接電話的人通常聽起來很熱情,好像他等我的電話等很久了。

通常我問的問題很簡單:「你們公司為什麼會覺得我對你們的商品有興趣呢?用什麼決定把廣告寄到我家呢?」 「對啊,我們現在正在招生,決定把我們課程的資料寄給這個區域中所有的家長,希望大家會有興趣!」

廣告

「但是如果我沒有小孩,或是我的小孩還很小,根本不是你們的客戶群,你這個廣告不是白寄了嗎?你們這樣豈不是製造很多垃圾,又沒達到招生效果?」我追著問。

面對我連珠炮的質詢,對方通常都會支支吾吾的講不出話了。

也許有些人覺得收到這些廣告也沒什麼,大不了就拿去回收或丟掉嘛,不過,因為我是我們家負責倒垃圾的人,垃圾量不斷增加我就會開始焦慮,這種推銷的方式既不環保又沒效果,為什麼業者還是想不透呢。

如果一家補習班寄三頁的廣告信給全大安區12萬戶,這36萬張紙、12萬信封、12萬郵票、列印這12萬封信的墨水、送信郵差摩托車的油,不是全都浪費了嗎?更不用說全台北甚至全國無數的補習班加起來浪費掉多少資源。講著講著我都聽到亞馬遜雨林的樹木在哭泣了。

荷蘭90年代其實也有類似的問題,每天郵差也會送到一大堆廣告郵件,當時政府為鼓勵公司停止這種浪費地球資源的推銷習慣,便設計了一張信箱的貼紙,上面寫明郵差是否可以送廣告到這個郵箱,貼紙有三種,第一種叫做「要/要」貼紙,表示居住者想「要」收到送給每一個戶口的免費報紙和「要」收到廣告郵件,第二種貼紙是「要/不要」,意思是居住者「要」收到免費的報紙,但是「不要」推銷信,第三種是「不要/不要」貼紙,是指居住者既「不要」免費報紙也「不要」廣告郵件。

因為絕大部分的人貼上了「要/不要」和「不要/不要」貼紙,政府的貼紙對許多公司是一個大衝擊,本來可以用的推銷方式,變成一條死路,而現在荷蘭的住戶也不會再受到推銷廣告的攻擊了。

一張貼紙,減少全國的垃圾量,也讓全國的人民以及全國的公司更愛惜地球的資源,最好的環保方式有時候真的很簡單。真期待在我家信箱上貼上貼紙的那一天!

作者簡介_韋岱思

韋岱思,國立中山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台灣大學社會系博士,在荷蘭出生長大,唸大學時因為想多了解東亞來到台灣學習中文。2010年變成阿兜仔女婿,2014年升格成為荷蘭爸爸。

很享受觀察女兒長大的過程,把女兒的學習進度視為人生最大的成就。成為爸爸的過程中,發現荷蘭與台灣的育兒文化大不同,開始反省自己的文化,也開始思考台灣的教養方式。透過寫作紀錄女兒的成長故事並分享兩個文化之間的教養經驗。

荷蘭爸爸在台灣的育兒週記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爸爸 荷蘭 信箱 廣告
荷蘭爸爸在台灣的育兒週記
荷蘭爸爸在台灣的育兒週記
韋岱思
展開箭頭

韋岱思,國立中山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台灣大學社會系博士,在荷蘭出生長大,唸大學時因為想多了解東亞來到台灣學習中文。2010年變成阿兜仔女婿,2014年升格成為荷蘭爸爸。

很享受觀察女兒長大的過程,把女兒的學習進度視為自己人生最大的成就。不過,過程中發現荷蘭與台灣育兒文化大大不同,開始反省自己的文化,也在思索台灣的教養方式。透過寫作紀錄女兒的成長故事並分享兩個文化之間的教養經驗。在2017年出版「荷蘭爸爸的教養真心話」一書。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