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台灣男人有房有車才娶得起老婆?荷蘭爸爸:為什麼不是相愛的兩個人一起努力?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教育趨勢

台灣男人有房有車才娶得起老婆?荷蘭爸爸:為什麼不是相愛的兩個人一起努力?

台灣男人有房有車才娶得起老婆?荷蘭爸爸:為什麼不是相愛的兩個人一起努力?
圖片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韋岱思

「我老公賺的錢用來養家,我賺的錢就是我生活的零用錢,我愛怎麼花就怎麼花」,一個女生朋友跟我解釋他們家裡的經濟分配。

「為什麼啊?結婚不是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嗎?應該共同分配啊!」

「我丈夫可是新好男人呢,他說他辛苦工作,就是為了要負起男生應該負的責任!」

廣告

「那麼,如果妳賺的錢比他多呢?」我繼續問。

「哈,我也這麼問我丈夫,他居然笑我說『不可能』!這一天要是真的到來,我應該可以買很多名牌包吧!」

「那岱思,你們家呢?你當窮博士生的時候,你們家裡怎麼過日子啊?你太太養你嗎?」

「我們先看兩個人賺的薪水各占總收入多少比例,假如太太賺6萬、我賺4萬,家庭總收入就是10萬塊,我太太貢獻60%,我貢獻40%,我們家裡的支出也就按照這個比重分配,如果我們的薪水被調整,我們也得調整彼此對家裡的支出。」

廣告

「什麼!?怎麼不是男生出全部,或各出一半呢?當你的太太好辛苦啊!」

雖然說娶到好太太這部分我個人是很贊同的,但上述的財務規劃,可是兩人經過思考的共同決定喔。

這個方法,是我們簽署結婚協議書的公證事務所建議我們的。太太和我都是性別平等的信仰者,也同意兩個人要維持一個家的話,兩人的貢獻也需要公平,當時公證人聽到我們的想法,就建議我們按照薪水的比例來算夫妻各要支出多少,由於每個人在生活不同階段賺的錢不一樣,薪水也是時高時低,所以不建議各出一半,因為兩個人薪資差太多的話,這個做法不太公平,讓一個人付出太重,另一人負擔相對太輕。

譬如一個家庭一個月的支出共計6萬元,太太一個月賺10萬,先生卻只賺3萬,若是堅持各付一半,先生每一個月要貢獻全部的薪水,太太卻只要付出自己薪資的30%,不太合理吧?

此外,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財務分配方式對我們來說也不是辦法,因為這意味著男生因為對全家的財務負責,而導致男方掌控一切,相對的也意味著女生賺的是小錢,可有可無,這樣也太不重視我太太在事業與職場上的辛苦,實在不符合我們對性別平等的價值與概念。

台灣男生認為,要有房有車才娶得起老婆,但對我們來說,結婚應該以愛為主,不是由男方口袋深度決定。

雖然我們家的算法比較複雜,但是也比較符合性別平等的價值,夫妻兩個人賺錢都用來養家,而且因為按照薪水的比例,兩個人的貢獻相對來說是一樣的,假如太太賺6萬,我賺4萬,家裡支出是3萬的話,太太出一萬八,我出一萬二,家裡的支出佔各自薪水的30%。

對家庭經濟基礎貢獻一樣,夫妻兩人的事業也一樣重要,我們並不覺得男生一定要事業有成才是人生勝利組,也不覺得女方的事業只是年輕的時候加減賺,更不用說,有了孩子就得要離職回家顧小孩。這些都是刻板印象。

這種公平也反映到家事分配上,夫妻兩人都在職場辛苦賺錢養家,維持乾淨舒服的家庭環境也是兩個人共同的責任,洗碗,掃地,丟垃圾,刷廁所都是夫妻兩個人可以做的事情,即便對家庭經濟的貢獻是一樣的,男生女生對家庭的「苦力貢獻度」應該也要一樣。

也許像我們家算比例的方式不適合每一個家庭,但是我想真正的性別平等就是這個意思,無論男女都有自由追求自己的美夢人生,而不是被類似「男生賺的錢用來養家,女生賺自己的零用錢」的社會價值觀綁住,追求性別平等,何不就從家裡的經濟分配開始呢?

作者簡介_韋岱思

韋岱思,國立中山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台灣大學社會系博士,在荷蘭出生長大,唸大學時因為想多了解東亞來到台灣學習中文。2010年變成阿兜仔女婿,2014年升格成為荷蘭爸爸。

很享受觀察女兒長大的過程,把女兒的學習進度視為人生最大的成就。成為爸爸的過程中,發現荷蘭與台灣的育兒文化大不同,開始反省自己的文化,也開始思考台灣的教養方式。透過寫作紀錄女兒的成長故事並分享兩個文化之間的教養經驗。

荷蘭爸爸在台灣的育兒週記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有房有車 台灣男人 荷蘭 老婆
荷蘭爸爸在台灣的育兒週記
荷蘭爸爸在台灣的育兒週記
韋岱思
展開箭頭

韋岱思,國立中山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台灣大學社會系博士,在荷蘭出生長大,唸大學時因為想多了解東亞來到台灣學習中文。2010年變成阿兜仔女婿,2014年升格成為荷蘭爸爸。

很享受觀察女兒長大的過程,把女兒的學習進度視為自己人生最大的成就。不過,過程中發現荷蘭與台灣育兒文化大大不同,開始反省自己的文化,也在思索台灣的教養方式。透過寫作紀錄女兒的成長故事並分享兩個文化之間的教養經驗。在2017年出版「荷蘭爸爸的教養真心話」一書。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