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請特休假不是享權利,而是盡義務!日本心理醫師教你「不執著」工作術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請特休假不是享權利,而是盡義務!日本心理醫師教你「不執著」工作術

請特休假不是享權利,而是盡義務!日本心理醫師教你「不執著」工作術
圖片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香山理香
暖心讀冊 2016.07.22

不光是「加油!」,也要有停一下、喘口氣的勇氣

2011年3月11日發生在日本東北近海之芮氏規模九級的大地震,其伴隨而來的海嘯與餘震造成一萬五千餘人死亡,將近3000人行蹤不明,並引發了福島核電廠輻射外洩事故。

我想對沒有「直接」受到災害波及的各位,問候一聲「難為大家了」。我心裡是這麼想的。

廣告

原因有二。

第一,因為在這麼大規模的災害下,就算沒有感覺到地震的搖晃,卻不敢說「完全不受到影響」。

由於電力供應不足而實施分區分段停電,不少人因而無法出門上班、或生活受到妨礙等。不光是災區,就連全日本也陷入食品與生活用品、汽油等物資不足的困境,郵件與包裹的運送也經常發生延遲。而像是「因企業的就業考試延期或取消下年度新進員工的招募,未來該如何是好?」等來自正在應徵工作的學生們的煩惱諮商需求,目前也仍在持續中。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比起震災的直接波及,「心理上的受災」更為嚴重。這就是我也想對許多沒有直接受到震災的人們,說聲「大家辛苦了」的第二個原因。

廣告

我目前正在東京的心理諮商門診進行臨床治療。震災發生之後,定期回診病患們的症狀全都惡化。因為「從那時起就睡不著」「小小的餘震便陷入極度恐慌」等症狀而要求進一步治療的人也在增加中。

最新的心理醫學研究發現,即使並非天災的災民或恐怖攻擊事件的受害者,如果長時間在電視前收看報導,心靈也會遭受到不小的創傷。從這一次震災的發生開始,電視台連日連夜,幾乎在24小時嚴陣以待的狀況下持續播放特別報導。

現在一般人常抱著「一定要拍下來」的心態,利用手機或數位攝影機拍攝眼前發生的實況,並且已經變成一種反射動作。因此,電視台也接二連三地播出「由觀眾提供的影片」,並附帶跑馬燈的逼真畫面。

此外,利用推特(twitter)等社群網路傳遞即時的災害相關資訊,也是這一次震災的特徵。當然,藉此有助於確認平安與否,以及救援的觸角能夠深入受災區域等,也是不爭的事實;另一方面,缺乏可信度的資訊或一眼就能看穿的謠言等也相當多,其中更有訊息提供者間互相叫罵的情況。

像這樣持續淹沒在排山倒海而來的資訊洪水中,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受到創傷的,我想全日本約有幾百萬、甚至幾千萬人之多,說這些人是「二度受災戶」也不為過。

不知怎麼地就是提不起勁、動不動就熱淚盈眶、情緒反倒高漲且非得四處走動不可、極度煩躁、頭痛或頭暈、呼吸困難等,就是覺得身體某個地方不對勁…。像這樣對些許異常變化敏感的人,可能已經出現了創傷症候群的後遺症。

特別休假不是享權利,而是盡義務

這些人該怎麼辦才好?只能「放慢腳步喘口氣」而已。

別管那麼多,先讓自己遠離電視節目的影像與網路的資訊,放鬆情緒。吃些美食、泡個舒服的熱水澡、聽一些可穩定心情的音樂等,不管怎樣,有必要先紓緩身心的緊繃狀態。不光是直接受災的民眾,誇張一點來說,在這塊土地上所有的人,以及包括住在海外的日本人而言,也有放慢腳步喘口氣的必要。

我想,也有不少上班族為了應付震災而疲於奔命,等到處理完緊急事態之後,在此建議他們請假(特休),到溫泉或度假村放鬆一下。

當然,有人可能會不認同。

「這麼做簡直太不應該了。因為震災,工作進度都停擺了,不比平常更努力個兩、三倍左右,掉下去的業績怎麼補救得起來?不要說申請特休去玩,現在正是員工應該總動員的時候。就連災民都打起精神,我們也該犧牲假日全力以赴…」。

那樣的心情我了解,但即使如此,我還是要說「再仔細思考一下」。

就像之前所說的,受到前所未有災害的影響,而持續在電視機前觀看那些影像的我們,其實心靈正遭受傷害。在這樣的狀況下,比平常多工作個兩、三倍會變得怎麼樣?在上緊發條時固然沒問題,可惜的是,人類的能量是有限的。有一天燃料會突然用完,可能變得「奇怪,明明到了上班時間,卻還是沒辦法起床,究竟是哪裡不對勁?」,也就是工作倦怠(身心俱疲)。

或者,也有原本性情溫和的人,變得凡事都看不慣、大聲斥責他人等性格一百八十度大轉變的情況。這也可以想成是創傷症候群的一種。

情況變得如此,就算初衷是「為了災民」也無濟於事了。在緊急狀況下,企業界人士也被要求用平常心來維持一定的品質,並持續工作下去的「安定力」。為了做到這點,企業界人士需要的是「規律的飲食與睡眠,儲備體力與精神」與「覺得累了,更要好好休息」。

當然,這些也是除了震災等的非常時期外所需要的能力。

在診療室裡,如果問一些上班族求診者「有沒有申請特休好好休息放鬆?」,對方竟然得意地回答:「沒有,我從不申請特休!」。明明就是因為沒有安排休假、不眠不休地工作才變成憂鬱症等而求醫,但是,他們仍然認為「不休假才是勇者的寫照」。

我知道他們很忙。我也明白他們顧慮的是請假會給週遭帶來困擾。但應該試著想想,硬撐的結果往往造成身心更加疲勞、生產力明顯降低,甚至,因為心理問題而長期停職,反而對自己與周圍更加不利。

除了每周的周末假日之外,如果忽視自己想休息的需求、讓自己放個假,久而久之當然會精疲力竭。特休是給薪假,既不是權利也不是犒賞,而是在工作者崇高的義務。

喊著「災區重建!加油!」這種工作過度的風氣四處蔓延,但工作真的是全部嗎?積極向前看是沒錯,但大家在心靈的損傷尚未充分復原時就全力投入工作,是非常危險的事。

「嗯,看樣子像是平息下來了。在這裡小憩片刻吧!」

我覺得主動申請特休,並從假期中不疾不徐地停整回原來的腳步,是更好的方法。

如果我是公司負責人,即使用強制的手段,也會給員工每人一星期的特休,讓他們放鬆身心。我不會說「趁早把業績彌補回來!」,而是「先忍耐一年業績不振,之後再慢慢恢復上來」,甚至連「暫時禁止穿西裝,改為穿夏威夷衫上班」的公司規章都有可能出籠…。

「欲速則不達」──不慌亂、不急躁,在充分休息的同時,一步一腳印地累積,我想這才是目前最需要的。

書籍簡介__不執著的生活工作術



書名:不執著的人生工作術
作者:香山理香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出版日期:2013年3月21日

一本書,告訴你淡定人生的魔法--
偶爾試著裝傻、不在乎、大而化之、左耳進右耳出,
好好儲存自己的心靈能量。
當你放下「凡事當真」的執著,
就能為自己的心靈保留一方綠洲,
邁向心有餘裕、細水長流的淡定人生!

「老闆剛剛對我說話時,好像很不高興。」
「大家都在談論這件事情,我竟然都還不知道。」
「不趕快把這個技巧學好,可能連工作都不保。」
其實,這些都是平白耗損心靈能量的顧慮。

香山理香(Rika KAYAMA)是日本著名的心理醫師,有感於憂鬱症的發生,多與當事人追求完美、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有關。本書中,她親自傳授淡定人生的魔法,告訴讀者偶爾試著裝傻、不在乎、一笑置之、左耳進右耳出,好好保存自己的心靈能量,放下「凡事當真」的執著,讓心情放個假。

【商業周刊圖書】官方粉絲頁

名人書單、商管心法、高效成長、趨勢新知、精選書摘,所有商業周刊新書資訊、限時優惠都在這!閱讀,讓你看見台灣,掌握世界大未來。

立即加入官方粉絲頁:商周讀書會
看更多書摘:商周讀書會專欄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權利 請特休 義務 特休假
暖心讀冊
暖心讀冊
出版社
展開箭頭

愛書人來讀冊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