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一年有32個寶寶被忘在車裡熱死...以色列幼教:指責很容易,你看見父母的困難了嗎?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教育趨勢

一年有32個寶寶被忘在車裡熱死...以色列幼教:指責很容易,你看見父母的困難了嗎?

一年有32個寶寶被忘在車裡熱死...以色列幼教:指責很容易,你看見父母的困難了嗎?
圖片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吳維寧

我上的的幼教課程中,有一堂課是「與父母的關係與溝通」。看到課表時,心中有些納悶,不瞭解這堂課的功能是什麼,難道老師與父母的溝通還需要開課嗎?

我的學校在設計課程時,清楚知道老師與父母的溝通是很多教學現場上的大問題,所以特別開了這門課。

上週,教授告訴大家上課的主題是:「看到父母」

廣告

她首先拿起報紙,讀了一則在以色列幾乎每年初夏都會發生的慘事:家長把幼小的寶寶(通常是2歲以下)遺忘在車子裡,造成寶寶脫水死亡。

她問我們這些在教育現場第一線的幼教老師,是怎麼在看待這種把幼兒忘在車子裡的父母。

教授要我們當下的第一反應回答,她則將同學講的寫在白板上:

一,怎麼會發生這種事呢?太沒有責任感了
二,沒有身為父母的覺醒
三,太扯了,他們還能算是父母嗎
四,這種事絕對不會發生在我身上
五,這種人要禁止他們做父母
六,小孩好可憐,有這種父母

廣告

全班罵聲一片。

教授拿出調查數據:以色列一年約有32起遺忘嬰兒在車子裡而就醫案件,其中約1/10的嬰兒死亡。「這可是有送醫的,通常是夏天的案件」教授說「可能有很多把嬰兒忘了一兩分鐘馬上折返的,如果是在冬天,除了父母很愧疚,什麼也不會發生,所以,實際發生案件可能更多!」

接著她讓大家看了Youtube 上由RedCastle Media上傳的“One Decision” 影片,報導了美國的狀況:從1998到到2012年共有575名寶寶被留在車上而熱死,平均每10天就有一則死亡事件。

「你們看到這樣的數據,會覺得『原來世界上有這麼多壞父母!』還是會開始有些疑問?只是指責做錯事的父母很容易,卻不是一個專業的幼教老師該有的反應。簡單來說,你們在看到小孩總是晚到學校、父母總是忘記來接小孩,或父母來到幼稚園就問個不停,好像很不信任老師時,你們也只會指責父母嗎?」教授這樣問「有沒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可能帶來理解與解決方案呢?」

這時有人舉手,是個養了4個小孩的媽媽說:「小孩是父母的寶貝,誰會故意忘了小孩?不一定是因為晚上要起來照顧小孩,白天工作壓力又太大了?長期睡眠不足與壓力有可能讓人的記憶力與專注力變差…。我在小孩都很小時,也有一段時間總是睡眠不足,忘東忘西…感謝上帝沒讓這種事發生在我身上,不然,我的一輩子就毀了吧!」

這位同學講完,班上安靜了下來。

教授接著說:「這位同學說到一個重點,父母也是人,只要是人都會犯錯。不見得都是故意的,有時就算是很小心,很盡力了,仍然不夠,仍然心有餘而力不足。」

大家突然開始可以設身處地的想這件事:這個家庭有很多小孩,也許這位家長已經連續好多年睡眠不足?也許那位家長工作壓力很大而又一早就被上司與客戶狂扣的狀況下,腦子只能想著工作的事情,所以下意識就把車子開到公司附近(而不是褓母家),並且一下車就鎖門,然後一邊回客戶電話一邊進辦公室?(就像他過去幾年常做的事情一樣?)

接著,大家開始談起自己忘記重要事情的經驗:忘了重要的約、忘了鎖門、忘了帶錢包…,漸漸的,大家開始覺得,把寶寶忘在車上聽起來雖然超扯,但仔細分析,愈小愈不吵鬧的寶寶,愈容易被忘記,因為進入父母的生活不長,父母之前生活上的慣性還改不了…發生這樣事情的家長,不該只是被貼上各種負面與批評的標籤。

大家開始討論如何降低事情發生的機率。

討論出來的第一方案竟然是:「不要太信任自己記憶力與對孩子的愛,有時習慣與下意識動作會主導一切。所以,把手機與辦公室錀匙或 whatever 接下來工作要用到的東西與寶寶放在一起或旁邊」

也有同學很有創意的說:「上車就脫下一隻鞋子放到寶寶的後座,人太累了什麼都會忘記,但總不會只穿一隻鞋子就進辦公室還沒有感覺吧!」

大家聽到這裡都笑了!

看著我們的態度從指責到同理,從同理到發現問題關鍵,從發現問題到提出解決方案,教授很滿意的說:「這就是『看到父母』,知道父母一樣只是一個人,不是成為父母就會變成完美的家長。他們一樣有弱點,會犯錯,一樣會無助,挫折,不知要如何面對自己的小孩。」

「如果對父母的行為有不同的解釋,我們可能會產生出不同的解決方式。當我們認定父母就是不責任,那就是句號,反正就是這樣,做多了也沒用;但如果我們認定父母是有困難,卡在某個地方出不來,我們就有幫助與提供解決方案的可能性,溝通才變得可能!」教授說。

這樣的思考,同樣適用在不同的關係上,所以,我們今天「看到」小孩了嗎?「看到」我們的另一半了嗎?「看到」我們的朋友了嗎?

作者簡介_吳維寧



吳維寧,台灣雲林人,台大研究所畢業。曾任高中老師,教育部政次秘書。

大學畢業適逢「教改運動」興起,開始改入教改行列。曾任「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研究助理。兩年內細讀台灣教育改革過程以及民間學者提出的改革大方向-諮議報告書;之後任職高中老師以及教育部政次秘書,一路觀察台灣教改方向的發展與政策落實的差距。

2005年遠嫁以色列做為外籍新娘,重新學習新語言與新文化,繼續認真觀察以色列的教育哲學與政策。育有三女。目前為以色列幼教教師,教導從四個月到大班的學前年齡兒童,並參與園內行政管理與帶領新教師的工作。著有「孩子,我要你做自己」一書,為「人本教育札記」專欄作者,並不定時為國內媒體撰寫以色列教育與文化政策相關文章。

「台灣媽媽的以色列教養法」專欄文章列表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指責 以色列 幼教 寶寶
台灣媽媽的以色列教養法
台灣媽媽的以色列教養法
吳維寧
展開箭頭

吳維寧,台灣雲林人,台大研究所畢業。曾任高中老師,教育部政次秘書。

大學畢業適逢「教改運動」興起,開始改入教改行列。曾任「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研究助理。之後任職高中老師以及教育部政次秘書,一路觀察台灣教改方向的發展與政策落實的差距。

2005年遠嫁以色列做為外籍新娘,重新學習新語言與新文化,繼續認真觀察以色列的教育哲學與政策。目前育有三女,為以色列幼教老師,負責帶園,訓練新進師資。著有「孩子,我要你做自己」、「猶太媽媽這樣教出快樂的孩子」等書,為「人本教育札記」、「商業周刊」、「英語島」、SOSreader、「親子天下嚴格部落格」…專欄作者,並不定時為國內媒體撰寫以色列教育、文化、政策相關文章。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winnieil/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