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不要再迷信「企業愛用XX大學」了,你遵循的可能是「落後指標」!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教育趨勢

不要再迷信「企業愛用XX大學」了,你遵循的可能是「落後指標」!

不要再迷信「企業愛用XX大學」了,你遵循的可能是「落後指標」!
圖片來源:Flazingo Photos@flickr,CC BY-SA 2.0
撰文者:謝宇程
學與業壯遊 2015.05.25

「我們現在已經不會建議學生一定要讀頂尖國立大學;現在許多畢業生都會和我們聊起學用落差有多嚴重,這也是我們都建議學生要考量的事…」台上某位高中老師一面說,我一邊感到欣慰,但下一句話,就讓我眉頭緊皺,因為事情很可能沒有這麼單純:

「例如,我們會建議學生也參考:企業主愛用的大學畢業生、大學畢業就業率…等人力銀行調查結果,為未來做更長遠的考量。」聽完這段話,我不禁沉思:到底在就業率上表現亮眼的大學,被企業主認為畢業生「很好用」的大學,真的是另一種遠見前瞻的考量嗎?或者,這是另一種短視?

這個疑點,我的一位好友,也許有很多想法可說。

廣告

優秀、積極、勤奮的員工,被主管抵制排斥

一年多前,我的好友嘉緯離開台灣出國讀書,據他的計畫,是希望之後在國外工作與移民。據我的觀察,他是一個非常優秀、積極、勤奮的人;但是,他上一分工作的主管和同事,可不見得這麼想。

他之前在一間成立頗為悠久,規模上千人,也具有公營色彩的公司工作,薪水不錯,父母是很滿意;但嘉緯並不覺得很滿意。

嘉緯曾經和我提及他在公司中觀察的事情,例如,在許多會議之中,資深同事直接指點,只要接受長官的指示就好,下屬不要有意見,尤其是資淺同仁。公司員工會對主管鞠躬,嘉緯也感到不習慣;他也不會明明沒事卻裝忙加班,事情做完他就會離開辦公室。

廣告

顯然,同事和主管並不很喜歡嘉緯。主管和資深同事和他傳承經驗的時候,嘉緯會問背後的原因,而這件事就讓一些人很感冒,覺得「這個新人很不好帶」。有時候,嘉緯會提出想法:為什麼這件事不用另一個方法做?這也為他贏來「跩」、「自大」的名聲。

讓嘉緯離職的原因很多,主因是他的主管。起因是,嘉緯曾對於公司內部電子系統的不穩定、不整合,寫過一篇改善的分析,呈給主管。主管認為,那不是該單位的事,不應該「撈過界」,所以把他的提案壓下了,也數落了他一頓。幾個星期後,一個更高層的主管,在一個會議上聽到了嘉緯的建議,和他要了那份報告,之後竟然指示,要往這個方向辦理。

自此之後,他的主管覺得嘉緯不尊重他,給他難堪,多方刁難嘉緯,常在公開譏刺、私下抵制。有人建議他道個歉息事寧人,但嘉緯覺得自己沒錯,不願道歉。雙方關係惡化之後,同事們對他就更不友善了。直到嘉緯覺得不想再待下去為止。

懂得「入境隨俗」的員工,真的值得歡欣驕傲?

可想而知,嘉緯的前同事、前主管,很可能對他評價甚低,說他得了「台大病」。但,這真的是那間大學的培養訓練不夠好,嘉緯不是個人才嗎?

嘉緯倘若能好好學習公司中多數同仁的工作模式,他會在他的公司生存得很好:明明事情做完還假裝加班、對不同部門的事情不關切不理睬、在長官面前沒有意見全然接受指示、不深究事務的原因和改善方案、不認為自己錯仍自欺欺人地道歉。嘉緯要入境隨俗,其實並非能力上做不到。

若以這間公司為例,面對「企業最愛僱用畢業生」調查,得出來的結論很可能是,嘉緯(以及特質相似的畢業生)不擅長團隊合作,而其他在這間公司待十幾二十年的資深員工,他們是企業愛用的典範,為母校爭光。

但從另一個觀點來看,也可能是嘉緯的前公司管理制度落後。這間公司不鼓勵深究思考,階級森嚴,階級之間以及部門之間無法溝通,在在顯示這間公司並不太有創新的企圖與潛力。讓這間公司的主管和資深員工,來指導台灣學生該讀什麼學校、該成為什麼樣子的員工,真的合適嗎?可不見得。

當然,台灣的公司有數十萬個,各種各樣都有。但其中,究竟嘉緯的前公司這類會佔多數,還是 Google、臉書那類的創新公司會佔多數?

未來該走向何方,詢問舊時代遺物?

台灣的情況並不樂觀。

看一分研究吧。富比世調查 2014 年「最擅長以創新增加營收」世界百強企業,其中有一間南韓企業,一間新加坡企業,6間中國企業,8間日本企業…沒有一間台灣企業。一間都沒有。

在我們關切企業最愛僱用哪間學校的畢業生之前,應該要先弄清楚,台灣多數企業僱員用人的標準,究竟是先進還是落後的,是前瞻的還是短視的?台灣多數企業的眼光、文化與做事方式,是現在年輕人們學習效法的典範,或者它們本身就是需要改變與革新的舊時代遺物。

台灣上個世代的多數企業,以「仿制代工」和「低階服務」起家,那個時代,他們欣賞的就是「肯做不偷懶」、「聽令不說話」、「吃苦不抱怨」的員工。當全球競爭的大浪一來,許多這類企業陷入獲利困境。有不少這樣的企業,靠著不斷壓低薪資、延長工時、油電水價補貼,還可以在台灣苟延殘喘。在「企業愛用的大學生」調查中,這樣的企業,恐怕也佔有一些比例。

調查「企業愛用的大學生」當然沒什麼不好或不對,但是值得警惕的是,這樣的調查結果,有可能正是落後指標,反映的是企業主目前的經營哲學,反映的是台灣明明該升級,卻怎麼催油門都升不上去的產業環境。

以就業門檻為目標,取法乎下僅得乎…

大學之間競爭「畢業生就業率」和競爭「企業愛用誰」,可以說是同等程度的不高明。

許多職場專家、人力銀行常常煞有介事地指導年輕人們如何才能順利就業、得到工作機會。事實上,就業明明是個很低的門檻。

2014年12月,台灣的失業率是 3.79% (來源) ,這真的很低很低。在台灣要走投無路,完全得不到任何工作機會,其實和考不上任何大學一樣,相當不容易。我居住在台北市西門町地區,動不動就看到餐廳和手搖杯店在徵人。即使和世界各國相較,台灣的失業率也算這真的很低 -- 比南韓和新加坡高些,但是低於德國、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等我們欽羨的歐美國家 (來源)。

明明失業率很低,明明得到一份工作這件事本身並沒有那麼困難,但「就業」卻被炒作成一個大危機,是大學階段要全力預防的事,「畢業就找到工作」竟被吹捧成一件了不起的成就。

這不僅是個誤會,而且有害。

誤以為失業是個多麼可怕可恥的事,求職者會傾向接受低薪、高工時、劣質管理、沒有前景、不培養長期技能與眼界的工作 -- 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是一件極少益處的折磨,對員工人力資本的成長累積助益有限(甚至有害)。隨著工作時間過去,這個年輕人愈來愈不可能 (或是再不追求),爭取到比較優秀的公司、比較有成就感的職位上。

取法乎上,僅得乎中;取法乎中,僅得乎下。學校若把「不失業」這樣的低門檻當作人才培育的目標,學生若把「不失業」當作自己的成就定位點,那就叫做「取法乎下,僅得乎劣」。

當接近畢業的大學生,投入許多時間心力在學習如何美化履歷、如何迎合面試者,而不是瞭望大局、前瞻長程、慎重選擇自己的工作崗位,我們幾乎可以確知一件事:台灣許多不長進的企業,還能靠新鮮的肝繼續撐持一段時間;在此同時,每天下班回家訐譙老闆抱怨公司的酸民,還會繼續哀號下去。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企業喜歡的大學 公司愛用大學 企業大學 企業愛用大學 企業愛用 業界愛用大學 企業愛用大學排名
學與業壯遊
學與業壯遊
謝宇程
展開箭頭

謝宇程,執著「人生現場」的研究者;從自然科學轉到社會領域,從公共政策到個人生涯,最後停在「學」和「業」這兩個字上。

「學」 – 學習、教育、取得知識與能力的過程塑造了我們的信念與思維,讓我們用某種方式看世界與自我,甚至決定了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

「業」 – 專業、企業、產業不只關於一筆收入,它決定了我們生活的形貌、也決定我們在世界上造成什麼影響、世界要怎麼對待我們。

科技、經濟、世界現實正在快速變化,「學」與「業」也該快速改變因應,但是,應該如何改?邀請您一起來思考這個時代最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收看最新文章,請訂閱臉書粉絲頁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