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在英國18歲就準備進入專業,在台灣30歲還找不到職涯方向,原因是...?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教育趨勢

在英國18歲就準備進入專業,在台灣30歲還找不到職涯方向,原因是...?

在英國18歲就準備進入專業,在台灣30歲還找不到職涯方向,原因是...?
圖片來源:CollegeDegrees360@ Flickr , CC BY 2.0
撰文者:謝宇程
學與業壯遊 2015.03.30

「大一應該不分系,讓學生充分了解各領域再做選擇。」談到我從美國教育看到的優點,我有這樣的感觸。

「不,大一就該認真分科系,之後就認真進行專業領域教育。」留學英國的朋友慧琳,毫不留情地否定我的話。看來,一場辯論無可避免。

慧琳告訴我她對英國教育的觀察,「英國學生不用在大學階段浪費寶貴的時間在茫然和游移上,不再花時間在修通識、基本共同科目,他們全力衝刺專業,不但三年大學畢業十分常見,而且都具備該學門深入的研究能力。在21歲就做好充分的準備,開展專業生涯。」

廣告

和英國相對比,慧琳認為台灣許多人一拖再拖,專業方向一改再改,到30歲還沒有定向,真是太晚太浪費時間(聽起來是在罵我呢)––畢竟人類體能的黃金時間有限,到35歲開始就必然在走下坡,當然愈早完成專業教育愈好。

「但是,要18歲的孩子找到志向根本不可能,一定要給他多點時間探索和了解才可能做比較周全的選擇啊」,我爭辯。

「探索和了解很重要,但這件事根本不用留到大學來做,在中學課程就該完成。」於是慧琳拉著我研究了英國中學內容、升學考試,我真的驚訝到嘴巴合不起來。

英國升學考試項目極多,依升學方向自由選取

之前我總以為台灣很重視考試,在考試上投注很多資源與力量,理解了英國的升學考試實況後,才發現台灣的考試還是太粗糙了。

廣告

英國用以申請大學的考試也有好幾套 (台灣有指考和學測兩套),但精神與概況相通。就舉 edexcel 的 A-level 考試為例,它有43個考科,大學科系可以要求學生提供非常相關的考科成績作為申請依據。

升學考科和科系有多相關呢?可選擇的考科包括了:商學概論、應用藝術與設計、經濟、工程、食物科技、全球發展、媒體、休閒研究、商品設計、表演藝術…。

商管科系要學生提供商學概論的成績,經濟系有學生的經濟成績可以參考,要申請傳媒科系的學生可以在媒體這一門科目好好表現,想要就讀工程類科系的學生可以從這個考科來估計自己是否適合。

無論是對學生還是科系教授來說,升學考試提供了相當好的工具,評估學生是否合適、是否準備好進入某個專業領域。

台灣考科種類選擇少,指標作用極為粗糙

反觀台灣,以指考為例,只有國文、英文、自然組/社會組數學、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每個人考的科目完全相同,而且太多大學科系,學科特質和這些考科差異極大。

這樣造成什麼結果?學生要用自己的自然與數學成績,來猜測自己是否適合工程類科目,商管教授要用數學、英文、加點社會科的成績來猜測哪些學生可以讀商管。說實話,如果這樣看得準,根本就是半仙了。

當然不是說這絕對不行,就像要找結婚對象的時候,用對方的三圍和月收入來做衡量的標準––不能說全錯,但至少相對而言非常粗糙。

一魚三吃的修課選擇模式:專業打底+志趣探索+能力測試

台灣常常詬病我們是「考試指導教學」,其實英國也完全是如此,只不過指導得十分合理。

在英國的中學階段,大部分的課程都是自由選課;學生選課的依據,就是他未來有興趣的專業方向,以及他想就讀的科系所要求的考科。

因為大學的專業領域高度反映於升學考科,而升學考科也要高度反映在中學授課。英國中學根本是小型大學,學校可能開設的課程讓我們看了會很驚訝––包括會計學、銀行學、經濟學、電子學、資訊科技(ICT)、傳播媒體––這些學科名稱都像大學專業科系大二的基礎課程了。

慧琳告訴我––當然在現實上,英國的中學也有些分類(有的重學術,有些重技能,有的重藝術或設計),而且一間學校不可能把所有課程都開的出來。若學生要學的領域,要準備的考科,學校無法找到老師開課程,學生也可以自己修習,偶爾請學校老師指導。

英國中學階段,學生選課的範圍是比台灣大得多,自由度也大得多。教學配合學生預備未來,而非限制學生配合學校教學的便利。在學生準備升學考試的同時,他們就在為大學專業打底,同時測試自己是否合適––這一切當然讓他們比較清楚該選擇什麼方向。

相較之下,台灣的中學生,能接觸到的學科非常少。自然領域三科:生物、物理、化學從小學到大。要依此判斷自己該讀電機工程、機械工程、醫學系、或是化學系,當然被「資訊不足」所嚴重困擾。

升學考試與授課內容嚇人––深刻,而且貼近現實

那些在台灣中學無法想像的各種科目,英國在中學階段要如何教、如何學、如何考?這可能很難一概而論。我們就拿一分 AQA A-level「企業研究」科目考題來當做例子吧,這一分考題也嚇到我了––它真的是研究,主題是「英國製造業」。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是2015年3月27日,我下載到了今年 6 月17日的考題。報名「企業研究」這個考科的學生會收到一分材料(在網路上無法下載),學生要分析研究、蒐集資訊,可以向教師請求指導。

到了考試當天,學生要在考場寫這些題目:

1. 科技改變對於英國製造業造成什麼衝擊?
2. 全球化風潮對於英國製造業造成什麼衝擊?
3. 政策調整對於英國製造業造成什麼衝擊?
4. 英國製造業選擇設廠地點,有哪些考量因素?
5. 英國製造業面對的機會和威脅有哪些?

在題目下方的說明文字中,還建議學生研究幾個具體的產業, 比較不同業種在面對環境變遷上的異同。

這是英國18歲學生要研究和撰寫的題目!看得我背脊發麻。

所以,那些要進商學院的學生,要考「企業研究」的學生,在高中就要研究產業,就要分析全球變動局勢,就要思考政府、科技、全球化這些因素對企業經營的影響。

在這種狀況下,能在「企業研究」科目得高分的學生,他還可能「不知道商學院在讀什麼」,還可能「讀了商學院才知道自己不適合」嗎?

高中基礎博通,大學立刻分系,遺害所有人

概略來說,美國中學到大學的分流邏輯是:中學只做基礎博通教育,那麼就採取大一大二不分系為主,讓學生有一段時間自由探索與嘗試––這合理。

英國中學到大學的分流邏輯是:探索與嘗試的時間放在高中,而且中學就開設大量專業課程供選修,讓學生準備好以分科系的狀態進入大學,進大學後直接專業教育––這也合理。

而台灣呢?台灣中學只做基礎博通教育,而且沒有選課的機會與自由,但卻要求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就做好科系選擇,這合理嗎?

想必聰明的讀者,心裡都有數了。

作者簡介

謝宇程,執著「人生現場」的研究者;從自然科學轉到社會領域,從公共政策到個人生涯,最後停在「學」和「業」這兩個字上。

「學」 – 學習、教育、取得知識與能力的過程塑造了我們的信念與思維,讓我們用某種方式看世界與自我,甚至決定了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

「業」 – 專業、企業、產業不只關於一筆收入,它決定了我們生活的形貌、也決定我們在世界上造成什麼影響、世界要怎麼對待我們。

科技、經濟、世界現實正在快速變化,「學」與「業」也該快速改變因應,但是,應該如何改?邀請您一起來思考這個時代最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收看最新文章,請訂閱臉書粉絲頁

最新著作《人才,自造者》。台灣年輕人,以及關切教育的讀者,可在本書中找到啟發與行動方案。博客來誠品金石堂,人才自造中!

「學與業壯遊」專欄文章列表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職涯 英國 方向 專業
學與業壯遊
學與業壯遊
謝宇程
展開箭頭

謝宇程,執著「人生現場」的研究者;從自然科學轉到社會領域,從公共政策到個人生涯,最後停在「學」和「業」這兩個字上。

「學」 – 學習、教育、取得知識與能力的過程塑造了我們的信念與思維,讓我們用某種方式看世界與自我,甚至決定了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

「業」 – 專業、企業、產業不只關於一筆收入,它決定了我們生活的形貌、也決定我們在世界上造成什麼影響、世界要怎麼對待我們。

科技、經濟、世界現實正在快速變化,「學」與「業」也該快速改變因應,但是,應該如何改?邀請您一起來思考這個時代最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收看最新文章,請訂閱臉書粉絲頁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