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要讓小孩「動」,不要怕小孩「髒」!舞蹈家許芳宜:身體快樂了,心智就健康!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教育趨勢

要讓小孩「動」,不要怕小孩「髒」!舞蹈家許芳宜:身體快樂了,心智就健康!

要讓小孩「動」,不要怕小孩「髒」!舞蹈家許芳宜:身體快樂了,心智就健康!
圖片來源:Steve Slater@flickr, CC BY 2.0
撰文者:張麗玉、羅家玉
暖心讀冊 2015.02.12

英文的「Play」一詞,涵義更為多樣,除可翻譯成「玩」之外,還代表「扮演」、「遊戲」、「戲劇」、「劇本」等。因此,在「Play」多義的光譜裡,包含了各式各樣的遊戲與戲劇形式,例如:孕婦與胎兒間的假裝遊戲、孩童自發的想像遊戲、說演故事、正式登臺的劇場演出等,從隨意即興、形式自由、場地不拘的一端,到須重複排練以求完美演出的另一端,可說是包羅萬象。無論是親子間的遊戲,或舞臺上搬演的戲劇,對孩子的發展都有正面長遠的影響。

玩遊戲是人類最初的社交活動,可惜的是,長久以來受到「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影響,不少臺灣家長認為「玩=浪費時間」;而為了替孩子把握所謂的學習關鍵期,常以各式語言、才藝課程填滿孩子的時間表,就怕他們虛度光陰、輸在起跑點。

其實,「玩」才是孩子最無可取代的學習方式,爸媽則是孩子人生中的首要玩伴;陪孩子玩戲、扮戲、看戲,可以滋養孩子身體、情感、社會、認知等全人發展,是成長過程很重要的一環。

廣告

我在英國念書時,住的是校園裡的家庭宿舍區,幾乎天天都會看到一群小朋友在庭院中玩耍。這些不同國籍的孩子,沒幾個能以英語溝通,大多邊說母語邊比手畫腳。「玩」成了他們的共通語言──扮家家酒、射水槍、踢足球、翻跟斗、堆沙丘,即使雞同鴨講,都能玩得不亦樂乎。這樣的玩耍常持續到天色昏暗才結束,而英國的夏日天黑得特別慢,到了晚上八、九點,庭院裡仍不時傳出孩子追逐玩樂的歡笑聲。

年紀、個性和文化背景相異的一群孩子,一整天相處下來,難免發生爭執衝突。少了共通語言作為解決紛爭的媒介,孩子反而可以用更豐富的表情與肢體語言,輔助有限的語彙表達想法。遇到難解的糾紛,有時孩子不免轉向爸媽求助。家長通常聽完孩子告狀後會說:「我知道你很生氣、很難過,但你要不要自己去跟他說?他可能不知道你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家長鼓勵孩子自己去解決人際互動的問題,而非越俎代庖介入孩子的衝突之中,養成孩子依賴或仗勢的心態。

結伴遊戲,學習解讀情緒感受

某次,我坐在庭院的長凳上曬太陽,院子裡有幾個小朋友追逐玩耍著,鄰居家一個小女孩聞聲而出,站在旁邊靜靜看了好一會兒。我問她為何不過去一起玩,她搖搖頭說:「因為他們不想跟我玩。」我不解地問道:「妳怎麼知道他們不想跟妳玩?」她回答:「因為他們剛剛有看到我,可是馬上就轉過頭去,然後講話也變小聲了。」我很訝異那麼小的孩子,竟已能解讀別人肢體動作所隱含的訊息。

眼神交會傳遞了重要的非語言溝通訊息,然而現在的孩子被越來越多的3C產品圍繞,跟他們眼神交會的不是人,而是電子螢幕。數位媒體並非全然不具教育價值,但極易受3C產品聲光刺激吸引的孩童,目光一旦被螢幕吸住上了癮,便很難轉移。已有研究顯示,如此黏著電子裝置,缺乏與人眼神交會、面對面互動的結果,讓孩童無法精確解讀真實世界裡人們的情緒與感受。

廣告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以兩組十一至十二歲孩童為對象進行實驗。其中一組五十一名學生,參加了為期五天的戶外夏令營,營隊期間不可使用任何電視、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另一組五十四名學生則過著和平常一樣上網、滑手機、看電視的生活。兩組學生於實驗前後,皆看過四十八張包括快樂、悲傷、生氣、害怕等各種情緒的人臉照片,以及演員互動演出不同情緒的影片。學生看完後,須辨識其中人物所表達的感覺和情緒。測驗結果顯示,遠離螢幕五天的學生,解讀臉部表情和非語言情緒線索的能力,相較於另一組照常作息的學生,有顯著進步。

這項研究發現指出,非語言情緒線索的掌握,無法從螢幕上學到。過度使用3C產品,缺乏面對面的溝通,會降低對他人情緒的感受力,逐漸喪失重要的社交技巧。由此可知,童年一定要有玩伴!結伴的遊戲,提供了孩子與同儕接觸的機會。與不同個性玩伴相處磨合的過程中,孩子自然而然懂得如何察言觀色、洞察他人情緒感受,學會調整應對進退的分寸。

身體學會的,誰也拿不走

人生為動物,本就好動,尤其對事物滿懷好奇的孩童更是停不下來。他們正在成長的小小身軀裡,充滿了躍躍欲試的渴望,所有大小肌肉、骨骼、關節、平衡感、協調力的發展,都需要透過「動」來達成。除非累了, 孩子很難抵擋「動」的召喚,就像我們無法叫肚子不餓一樣。

放手去玩,肢體感官更敏銳

在英國時,我常看到孩子在草地上、泥土堆裡玩得全身髒兮兮,卻不見家長喝止。有次在愛丁堡近郊的自然公園裡,幾個孩子把小山丘當溜滑梯,不是用屁股坐著滑下來,就是趴著把胸口當滑板溜。下坡途中碰到坑洞,還會踉蹌前滾翻好幾圈,但也沒人喊痛不玩了,反而是一陣驚呼大笑之後,又手腳並用地爬回坡頂,爭先恐後往下滑。整個下午幾乎沒有一刻是停下來的。孩童在攀、爬、坐、滑、跑、跳、滾、翻、抓、握之中,對於肢體的掌控越來越精熟,感官覺知也更形敏銳。

憶起多年前在臺灣山林裡健行遇到的小女孩。那天秋陽正好,就在我沉醉於大自然的懷抱時,突然發現前面有個小女孩,雙手交叉在胸前搖搖晃晃地走著。小徑上到處是隆起的樹根和滿布苔蘚的石頭,我擔心小女孩會跌倒,於是提醒她用手扶著兩旁的樹幹,幫助身體保持平衡。沒想到小女孩噘嘴堅決地搖頭說:「那很髒耶,我才不要碰!」小女孩的堅持讓我十分訝異,無法理解她為何寧願冒跌倒的風險,也不願弄髒手。後來走到了山頂,我看到小女孩的媽媽用抗菌濕紙巾仔細地幫她一根根擦完手指後,才准她拿東西吃。我趁機跟媽媽聊女孩不願伸手碰樹的事,她聽了笑著說:「是啊!我平常就告訴她不可以亂碰外面的東西,太髒了,萬一生病怎麼辦?」

或許是教養觀念不同,英國的父母不怕孩子弄髒自己,他們希望孩子可以從小大量接觸外在環境,讓身體找到與無所不在的細菌和平相處之道。這樣的想法,允許孩子有更多自由自在活動身體的空間。

反觀臺灣,孩子的身體長時間困在教室桌椅之中;放學離開學校後,通常又進了安親班繼續坐著,能盡情活動身體的時間相當有限。再加上不少家長怕孩子會熱、會流汗,乾脆讓孩子待在冷氣房裡,如此一來,不僅限縮了孩子的活動空間,也減少了他們的排汗量。

日本醫學博士五味常明在《你流對汗了嗎?》書中指出,現代人由於長期處於空調的環境,能正常排汗的人逐年減少。但人類是需靠排汗調節體溫的恆溫動物,無法順利排汗的人體,會以減少代謝的方式降低熱能產生,而代謝循環變差,身體容易跟著出毛病。因此從健康的角度來看,孩子能在戶外活動流汗,才是對身體有益的事。

「動」身體,累積深刻經驗

從事教職二十多年來,我發現活動中的孩子,很少不是開懷暢笑的。他們樂於探索使用身體的方式,也喜歡觀察同儕如何「動」身體,並跟著模仿。孩子隨時準備好要挑戰自己身體的極限,想要跑得更快、翻得更俐落、跳得更高更遠。在不斷的身體試驗中,找到跌倒時比較不會痛的方法。就像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所說:「身體學會的,誰也拿不走。」

從小好動的我,曾受「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傳統觀念影響,壓抑自己愛動的身體。直到念了大學,脫離升學壓力的桎梏,才又有機會找回「動」身體的快樂。後來去英國進修,更從身邊無數熱愛運動的朋友身上,看到「動」身體的好處。我曾泳渡日月潭、騎單車環島、上武嶺、完成520K雙塔(富貴角燈塔—鵝鑾鼻燈塔)的挑戰。在身體力行中,不斷驗證「四肢發達、頭腦才靈活」的道理。我也發現,每每坐在電腦前腸枯思竭、腦袋一片空白時,站起來走一走、動一動,甚至出去跑跑跳跳、騎騎車,總能引來女神繆思恩賜源源不絕的靈感。

由於親身的體會,我常跟家長分享一個想法,與其買那麼多玩具給孩子,又或者送孩子去學各種才藝,不如從小培養他對運動的喜好,在各種跑跳活動喜悅中長大的孩子,身體裡會留下深刻的記憶,長大後也更能保持運動的習慣,受益終生。

舞蹈家許芳宜,在接受《康健雜誌》的訪問時表示:「當我的身體快樂了,心智就健康,心智健康才能專注、創造、享受生命。」她也同樣提到3C產品對於現代人身體產生的負面影響,「許多人用慣3C產品等『無感』的工具,人也變得無感,結果對於身體的感受只在病痛時覺得『痛』,對它太不公平了。」每個人的身體都有它喜歡動的方式,所以許芳宜建議:「不喜歡跳舞,那就跑步、快走、游泳吧!好好享受流汗、毛細孔打開的感受,用力伸懶腰、把嘴巴張到最大,就可以感受到肌肉緊繃再放鬆的感覺。」

如同許芳宜所強調:「讓身體快樂,是生命最好的投資。」讓孩子可以在遊戲中自由自在活動身體,並進一步建立使用肢體的自信,是父母可以給孩子最棒的生命禮物。

自在玩耍,無價的學習

有「幼兒教育之父」之稱的福祿貝爾(Friedrich Froebel)認為,遊戲是兒童的內在本能。知名的俄國發展心理學家維高斯基(Lev Vygotsky)也強調,遊戲中的孩童總有超越原本年齡的表現,好像比自己高出了一個頭。哲學家笛卡兒(René Descartes)說「我思故我在」,對孩童而言,則是「我玩故我在」。孩子玩的時候全神貫注,充滿創意與想像,即使玩到筋疲力盡也樂此不疲。

不急著長大,保有「空白」時光

《英國:創造力的學習》一書,介紹了英國最大的華德福學校如何滋養學童的創造力。學校裡一位老師提到:「這裡的小孩最幸福的一件事,就是他們不必趕著長大,他們被准許當個小孩,而且可以當很久。」 不論晴雨,幼兒園的孩子每天都要出去玩,因為那是童年最重要的工作;而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電腦技能,華德福的學生卻等到十三歲才開始學。

臺灣的《商業周刊》記者團,曾實地走訪丹麥小學,當地一位受訪記者說:「丹麥的孩子,有作為孩子的自由, 他們被允許有時間、空間玩耍,接近大自然、爬樹、跌倒等等, 而不是從小就逼迫他們學習技巧。」

帶著孩子旅居歐洲五年的作者沈佳慧,在《沒有邊界的教室》書裡探討了德國父母的教養思維。她指出,德國的孩子擁有許多「空白」時光,家長不送孩子上補習班學才藝,他們希望孩子從小就要練習做決定,學會安排自己的空白時間,如此「才能夠真正主宰自己的人生」。「玩」才是德國孩子的主修,因為他們可以從中獲得更多的學習。

玩樂嬉鬧,增進社交能力

從生物演化的觀點來看,對存活無益的行為,通常會在物競天擇的過程中遭到淘汰。但自然界卻處處可見動物間的玩樂行為,甚至不同種類的動物也能玩在一起。長久以來,許多科學家認為,小貓小狗等幼畜看似嬉鬧的追逐、閃躲、撲抓行為,其實是狩獵捕食的技能練習。然而,近年來的研究,卻對此有了不同的解讀。

醫學博士史都華.布朗(Stuart Brown)於著作《就是要玩》(Play: How It Shapes the Brain, Opens the Imagination, and Invigorates the Soul )中,以貓為例指出,即使被禁止嬉戲打鬧,也不會降低其日後的狩獵能力,真正受到影響的,是與同類互動的社交能力。錯失玩樂過程的群居哺乳動物無法區辨敵友,不知如何理解同類間交流的信號,進而產生不是過於激進,就是過於退縮的行為表現。

布朗博士認為,動物的玩鬧打鬥能幫助牠們學到「情緒智能」(Emotional Intelligence,又稱EQ)──亦即「能意識到他人的情緒狀況,並採取適當反應的能力」。這些觀察結果,應該也可為人類教養孩童的觀念帶來一些啟發。

遊戲中,孩子勇敢做自己

對於人類的玩樂行為,有學者主張,人之所以玩,是為了消耗過多的精力;但也有學者認為,人是為了樂趣、放鬆而玩,而放鬆的身心狀態,有助於激發創造的靈感。

對孩子而言,遊戲除可發揮創意外,還具備一個重要的象徵意義──遊戲中的孩子可以自己做主,不須依附於大人之下。一般來說,開始有行動能力的孩子喜歡凡事「自己來」──自己開門、爬樓梯、穿衣服、綁鞋帶,透過一件件獨立完成的事,為自我建立掌控周遭世界的自信。而在遊戲的情境中,孩子也同樣擁有了平常沒有的自主權。

近年來,臺灣有越來越多教育工作者開始正視孩童自由玩樂的價值,不少幼兒園願意給予孩童充分時間與空間自由遊戲探索。但孩子能否無憂無慮地在玩耍中成長學習,決定權掌握在父母手裡。

玩,真的很重要!不過,一切需要爸媽的支持和鼓勵,孩子才能把握人生中重要的學習契機,快樂成長!

書籍簡介




書名:遊「戲」童年:扮戲 × 看戲 × 陪孩子玩出潛實力

作者: 張麗玉、羅家玉

出版社:大好書屋

出版日期:2015/02/04




【商業周刊圖書】官方粉絲頁

名人書單、商管心法、高效成長、趨勢新知、精選書摘,所有商業周刊新書資訊、限時優惠都在這!閱讀,讓你看見台灣,掌握世界大未來。

立即加入官方粉絲頁:商周讀書會
看更多書摘:商周讀書會專欄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小孩 身體 許芳宜舞蹈 心智 許芳宜
暖心讀冊
暖心讀冊
出版社
展開箭頭

愛書人來讀冊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