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小孩不聽話別急著罵他,你應該這麼說...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4/16(二) 晚上7:30 看直播!【高效率跨世代管理快論壇】
至頂箭頭

職場 | 教育趨勢

小孩不聽話別急著罵他,你應該這麼說...

小孩不聽話別急著罵他,你應該這麼說...
圖片來源:basibanget@flickr,CC BY-SA 2.0
撰文者:李林淑
暖心讀冊 2014.11.25

與自己的內在小孩對話
媽媽想要好好養育小孩,對正確的教育方法都心知肚明,但也有可能就是不想為他這麼做。為什麼?會不會是因為媽媽自己心裡也住著一個受傷的「內在小孩」(Inner Child)?

所謂「內在小孩」,是指小時候的心理欲望沒有被滿足,或者受傷的心沒有癒合,依舊停留在當初的人格。生理上雖已長大成人甚至為人母,但若心中有個沒有成長且不停傷心難過的孩子。就必須先安撫栽培她長大。

為什麼只要孩子一哭我就難以忍受?

廣告

為什麼我無法輕鬆接納孩子所犯的錯?

為什麼只要孩子一纏著我,我就想逃?

如果很難找到答案,不妨試著想想自己的「內在小孩」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是將家人的問題一肩扛起,轉而犧牲自己的角色?惹是生非引發關注,或者表裡不一的問題兒童角色?父母不負責任,所以自己成了代替父母照顧弟妹的角色?父母親身為彼此伴侶卻沒有盡到本分,所以自己成了代理伴侶?還是,一直被父母忽視的拋棄兒童?或是,每次都讓步承受委屈的順從者角色?

小小年紀的孩子,要在成長過程中扮演這些角色,會有多麼孤單難過?該是時候好好安慰照顧一下這個「內在小孩」了。試著用雙手環抱住自己,並念出以下這段話:「妳應該很辛苦吧,沒人知道妳受過這麼多苦,所以很難過吧,讓我來好好安慰妳,至少妳也長這麼大了,真棒,值得鼓勵。」

專家的治療型對話法

用真心對話

媽媽的坦誠對話有助於孩子了解狀況。舉例來說,怒火中燒時,與其強忍怒氣嘴巴上說沒有生氣,不如誠實對孩子說明,自己有一點生氣但正在忍耐當中。

妳若難過就坦白告訴孩子難過的原因,明確告知允許範圍,有助於孩子了解自己 該採取何種行動。如果想要教育孩子,就坦白說「媽媽希望你可以學懂這個,否則我擔心你最後會變成一事無成的人。」不是出自你真心的話,就根本不會起任何作用。

「媽知道你有多想看電視,好啊,儘管看個夠,看完再寫功課。」我希望妳千萬不要撂下這句話,然後觀察孩子究竟可以看電視看多久,因為結果可想而知。

「媽知道你有多想看電視,媽可以等你三十分鐘。」如果是這樣對孩子說,孩子就會知道媽媽對他的期待,且明確了解自己的行為界線。

展現關心的肢體語言與話語

與孩子對話時,記得要將身子轉向孩子,與他四目相交,唯有如此,小孩才會感受到媽媽正在關心自己。要是能面帶微笑且眼神柔和,就更加分。「嗯,是喔,原來是這樣啊。」如此對孩子所說的話做出回應,孩子就會說得更起勁,更願敞開心胸表達自己的心聲。

當孩子在說話時,記得要用彷彿全世界只剩下你們兩人一樣的目光凝視他,讓他感受到好像擁有全世界。若是邊洗碗邊講話,或對著正在玩遊戲的孩子後腦勺講話,都不會有任何效果,因為這些話都不會進到孩子耳朵裡,而媽媽還會因孩子都沒在聽而感到生氣憤怒。

包容、感同身受、傾聽

所謂包容,就是承認並接受孩子可以與我有不同情感、不同想法、不同行為。重要的是,不能有「與媽媽不同就是錯誤的」想法。舉例來說,與其放學後因為沒有先寫作業而責罵他,不如接受「原來我的孩子喜歡先休息一下,等等再寫作業」的事實。

「原來你喜歡那種東西。」

「也是,的確也有可能會那樣認為。」

「在那一瞬間,確實有可能會突然冒出那種話。」

光是知道「媽媽了解我的心情、包容我」的事實,就能讓孩子的內心產生變化,而會想要為心愛的媽媽做些良好的舉動。

包容是指即使與小孩的情感或想法有所不同,也以「原來如此」的心態接受;感同身受則表示媽媽也與孩子有著相同的感受與想法。

「媽媽也曾經這樣過。」

「要是媽媽聽到那種話,也會像你一樣生很大的氣。」

如果能這樣將自己體會孩子感受的話表達出來,孩子就會覺得有個穩固的靠山,而獲得力量,進而展現準備接受媽媽教導的狀態。

傾聽,則是用心聆聽孩子的心聲,並將媽媽所理解到的訊息,再次說給孩子聽。 將孩子體會到的感受用具體的話語使他再次領悟,並讓他發覺自己可能沒想到的事實。

「朋友不跟你玩,所以很難過喔。」

「媽媽突然對你凶,所以很害怕。」

「媽媽沒有察覺到你的內心想法,所以覺得被冷落了,你應該有埋怨媽媽吧。」

孩子往往無法準確知道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透過媽媽說出的具體話語,孩子再次了解自己的心理。而能夠充分了解自己的小孩,將來才能成為人生的主人。

如果妳還分不清楚包容、感同身受和傾聽,也沒有關係,只要記得說:「什麼都不說也沒關係,媽知道你心裡一定不好受。」這種溫暖接納孩子情緒的話即可。

將媽媽的經驗說給孩子聽

「媽媽也有過這種經驗。」

如果與孩子有過相似的經驗,不妨將自己的感受與想法說給他聽,甚至可以將自己因為那次經歷所學到的心得與他分享。當孩子猶豫不曉得該不該說自己的故事時,若媽媽可以先講出類似經歷,便會讓孩子出現「媽媽也有過這種經驗嗎?」的反應,進而解除內心警戒,說出自己的遭遇。

傳達媽媽的想法
「媽媽看到你這樣做,很開心。」

「媽媽要是看到你那樣做,會很難過的,好像故意冷落我一樣,我會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媽媽希望你可以這樣做。」

這是對孩子準確傳達媽媽內心想法的方法,不是用「你要」來開始一句話,而是從媽媽內心的角度進行說明。如此,孩子比較不會覺得被責罵,也比較能專心聆聽媽媽所說的話。這是媽媽在生氣時明白說出為什麼生氣、高興時為什麼高興、期待孩子做出何種行為的方法。只要媽媽愈懂得運用傳達「我」的方法明確表達,小孩就愈容易聽媽媽的話。

確認彼此的想法

為了讓治療型對話可以順利進行,就必須進行一段確認對話,確認媽媽與小孩彼此正確理解了想溝通的訊息,否則就容易產生誤會,甚至出現衝突。原本答應會認真學習的小孩,如果被媽媽看到正捧著漫畫書看,媽媽只會再度抓狂,因此,媽媽必須將自己所理解到的訊息向孩子進行確認,「你是說⋯⋯的意思,對吧?」不妨用這樣的句子跟孩子再做確認。

「你是想要一個禮拜邀請朋友來家裡玩一次的意思,對吧?」

「你的意思是,弟弟可以玩你的玩具,但是又擔心他弄壞,對吧?」

「你其實不是不喜歡媽媽叫你去寫作業,是不喜歡媽媽表情太凶,對吧?」

沈默

沉默也是一種對話方式。對著放學回家後垂頭喪氣的孩子,無論說任何話都沒有反應時,不如選擇沉默。有時候,沉默可以讓彼此沉澱心靈、整理思緒,並促進下一階段的對話。彼此沉默時,媽媽可以觀察孩子的表情或肢體,便能察覺孩子的心理變化與擔憂。用溫和表情看著孩子的沉默方式,可以安撫孩子不安的心理,也能幫他整理想要說的話與想法。過不久他就會自己主動向你開口了。

幫孩子點出正面態度的對話

「原來你是想要讓媽媽開心啊。」

不想讓媽媽感到失望或生氣的小孩,有時會選擇說謊。這種時候,記得先點出孩子想要讓媽媽開心的美意。孩子就會逐漸減少說謊的次數。

「原來你是想要分給弟弟一點啊。」

與弟弟正在爭搶食物的孩子,與其責罵他怎麼分給弟弟比較少,不如先點出他想要分給弟弟一點點也好的善良之心。就如同在養育一顆種子般,孩子的善心也會被逐漸培養茁壯。

「原來你很想寫作業,但是因為太累所以想先休息再做。」

每個小孩都心知肚明必須要做作業,雖然要做但是因為太累而休息時,不妨先點出他有想要寫作業的好態度,只要休息一下下,他絕對會開始自發性的寫作業。

將焦點放在孩子問題行為的對話,會阻礙孩子的成長,不如找出那些雖然很小但 是正面的念頭,以及能夠成為孩子成長能量的好想法,進行鼓勵,孩子的行為便會出現明顯且正確的改變。

書籍簡介

書名:媽媽是最好的心理諮商師:每天10分鐘,療癒孩子受傷的心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14/11/6
作者:李林淑

李林淑(이임숙)

1963 年出生於釜山,成均館大學兒童心理與童書研究所畢業,現為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師以及溝通專家。目前在諮商中心、地區兒童中心、學校等各種機構,以童書閱讀、表達真實情感與想法的心情寫作方法,進行治療、研究與演講。現任「父母角色訓練(PET)」、「青少年自我成長訓練(YQMT)」、「青少年領導角色訓練(YET)」課程講師,也是「陽光森林讀書治療研究所」所長。

著有《孩子不斷長大,父母卻老是說著同樣的話》,榮獲 2013 年文化體育觀光部優秀教養圖書獎;《超簡單心情寫作》,獲選為 2012 年文化體育觀光部優秀教養書籍;《媽媽親自執行的讀書治療》──2009 年韓國刊物倫理委員會優秀著作獎;以及《讓我的小孩愛上讀書的幾個問題》、《有夢想的媽媽比較會帶小孩》、《閱讀治療的真相》(共同著作)等書。


【商業周刊圖書】官方粉絲頁

名人書單、商管心法、高效成長、趨勢新知、精選書摘,所有商業周刊新書資訊、限時優惠都在這!閱讀,讓你看見台灣,掌握世界大未來。

立即加入官方粉絲頁:商周讀書會
看更多書摘:商周讀書會專欄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教養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 小孩不聽話 心理 小朋友不聽話 孩子不聽話
暖心讀冊
暖心讀冊
出版社
展開箭頭

愛書人來讀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