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看德國,想台灣

面對未來,德國與台灣有什麼相似點?

兩個數據,台灣與德國都居世界前三名:缺工、人口老化。在主要國家中,德國缺工速度為全球之冠,台灣名列第二;到二○三○年時,台灣的老人小孩比是二.一五,德國人口老化速度則僅次於台灣和日本,為世界第三。

兩大問題都棘手。怎麼解決?

梅克爾選擇了擁抱難民。九月以來,德國每天接收一萬位難民,至今已接收了五十萬名,預計達百萬。但這個方案的代價極其昂貴,對外,歐盟各國袖手旁觀,希臘、土耳其甚至以此要脅更大金援,一個原本是全歐洲的問題,現在卻變成德國的問題;對內,德國社會對立日漸凸顯,恐怖攻擊是去年的三倍。

此刻的德國已入冬,攝氏零下的溫度,難民的生活日趨艱辛,而當時勇敢擁抱難民的梅克爾,則面臨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她過得了這個冬天嗎?連英國金融時報都打了問號。

當特派記者劉致昕向我提案要以此為題進行國際採訪時,我並沒有太多遲疑。理智上,台灣內有政黨惡鬥,外有強手環伺,誰有餘裕關心德國處理難民的後續?然而企畫書中的一句話打動了我,「一個社會讓越多人能(覺得)『有用』,便能擁有更多的社會能量跟競爭力。」

我在這句話語上停了許久,思量著:現在的台灣,多少人覺得自己有用?尤其有約六%人口有外來背景,他們是否覺得自己在這個國家是有用的?於是,我想讓致昕去記錄,德國人是怎麼想這個事情的。

有人說,如果沒有這群難民,很多小鎮會滅亡,於是有鎮長到收容所主動找學生,卻也有人憤怒,難民所帶來的混亂、支出。人們的猜疑、矛盾,激烈的碰撞著。

然而我更想說的是,關於面對問題的勇氣。難民不是梅克爾造成的,她大可把難民遣送到其他國,更可選擇關閉邊界、蓋起圍牆。但她沒有,她做了跟多數人不一樣的抉擇。

儘管她可能失敗,但是這份勇氣將成為德國的禮物,讓德國未來有更強大的開放環境。從最排斥難民的德勒斯登,到最接納難民的柏林,《商業周刊》深入六個德國城市,記錄這個歷史上關鍵的抉擇。

本文完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